首页 > > 40

香港亞視停播:“傳奇”如何前行?

2016-04-22
来源:人民網

  每年4月1日除了是西方的愚人節,也是國際影視歌巨星張國榮逝世的紀念日。而今年,就在很多人依然為巨星的隕落悵惘時,捧紅張國榮的香港老牌電視台亞洲電視也在愚人節這天壽終正寢——於當晚11點59分,未及與相伴59年的觀眾正式道別,亞視的訊號就消失於大氣電波之中。

  在大部分華人聚居區,人們對被冠以“全球華人地區首家電視台”的亞視並不陌生。亞視早年的不少劇集被引為經典,在內地、台灣、日韓及東南亞引發追劇熱潮,也因此捧紅了張國榮、關之琳、甄子丹等一批港星。而近十年來,亞視不是引進內地劇集,就是重複播出八九十年代的老片,深夜節目甚至還會出現黑白片的畫面。一個擁有著香港電視行業輝煌曆史的大台蹣跚至此,不禁令聞者傷心——一個一直在“吃老本”的電視台,躺在昔日的輝煌夢鄉中,再也沒有站起來。

  如今,香港的老牌免費電視台只剩香港無線電視(TVB)一台獨大,但TVB的境況同樣令人揪心。2016年3月,TVB公布2015年度全年業績,在競爭對手亞視潰不成軍的情況下,TVB持續經營業務方面虧損428萬港元。藝人出走、制作人北上、劇本敷衍特效不精、制作屢被觀眾批駁……相比內地地方電視台借鑒外國綜藝、專注節目創新,TVB的電視劇與綜藝節目話題性越來越少,關注度越來越低。就連不少觀看TVB電視劇長大的內地“80後”“90後”網友也認為如今TVB乏善可陳,憂其成為“下一個亞視”的聲音也不絕於耳。前車之鑒在此,香港電視行業的未來又將如何?

  亞視在香港雄踞半世紀,見證了香港從一座平淡無奇的城市發展為舉世矚目的國際金融中心,見證了僅有1104平方公裏、幾百萬人口的移民城市成為豐富多彩的文化之都。曾經的亞視與TVB源源不斷地向亞洲各地輸出電視劇、電影、粵語歌以及香港人奮發而樂觀的獅子山精神,加深了各地觀眾對香港文化符號的認同,也造就了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的巔峰。然而,正如人的生老病死,香港文化產業盛極轉衰似乎透露著必然。特別是網絡時代將原本異度的日韓美劇送至人們眼前,港劇不再是市民的唯一選擇;同時,內地文化產業依靠雄厚資金投入異軍突起,廣闊的市場與資源造就了近年來多部優秀制作收視與口碑齊紅。內地不再以香港的文化娛樂口味馬首是瞻,香港長久以來的文化輸出漸漸幹涸,與內地的主客場地位也慢慢發生調轉。

  眼見亞視熄燈而深感兔死狐悲的看客不止是香港媒體,電視產業的凝滯局面也敲響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警鍾。從自由貿易港到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作為內地長期以來的“標杆”一直是內地城市學習、追趕的目標。特別是近年來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深圳對創新科技領域的重視吸引大批IT人才留駐,滬深兩地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勢頭不容小覷。面對後來者的追趕,一路領跑的香港如何背負往昔的傳奇與輝煌持續前行,更是考驗。

  亞視的風光是上世紀的事,若無持續的自省與創新,香港對內地的“超越”與“領先”也並非一成不變。令人欣喜的是,近來已有香港網絡電視嘗試推陳出新,打破節目制作的傳統桎梏,收獲了不少好評;香港亦開始全民思考,如何進一步促進與內地在資源、人才、行業方面的合作交流,以加強特區的區域優勢與政策優勢。

  三十多年的發展將內地、香港及周邊地區的界限變小,令市場與前景擴大,也使得愈加激烈的競爭在各行各業上演。然而,優勝劣汰下,“經典”的消失也非憾事,因為它警醒世人:無論是電視文化產業還是金融經貿地位,過度留戀曾經的輝煌就難以負重向前,更何談再攀高峰。(陳瑤)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