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聚焦】A股未获准纳入MSCI 三大原因与对策

2016-06-15
来源:香港商报网综合

   【香港商报网讯】6月15日北京时间凌晨05:00,全球领先的指数和投资决策工具提供商——MSCI明晟公司宣布,迟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该公告的公布,意味着此次A股冲击MSCI宣告失败。

  MSCI董事总经理和全球研究主管Remy Briand表示,国际机构投资者希望在中国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前看到A股市场准入情况得到更进一步的切实改善。

  MSCI将履行我们的标准惯例,密切关注近期所公布新政的执行进展并收集市场参与者的反馈。

  在经历前两次冲关失败之后,MSCI去年提出的“额度分配程序、资本流动限制和投资收益所有权”等问题已基本解决,市场对这一次成功进入的期待很高。然而不幸的是,市场再次失望。

        三大原因:1、在QFII机制下,中国还需要取消每月20%的资本回撤上限,这也是MSCI的一大担忧。2、成功采取措施,防止大规模自愿性停牌。3、外国投资者要推出A股对冲产品,必须先获得上交所、深交所的认可。MSCI希望中国能取消这一规定。

  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美国着名指数编制公司——美国明晟公司的简称,从1968年推出第一只指数产品至今已47年,其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覆盖股票市场、固定资产、对冲基金等。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

  一图读懂MSCI

  每年6月,MSCI都会在与国际投资者进行讨论咨询后,公布其指数评估的国家或地区名单,并公布下一个评审周期内,可能对其市场重新分类评估的国家或地区名单。今年是A股第三次“冲刺”MSCI指数。

  中国政府的任务列表中,至少还有两件事没有做

  MSCI自2013年开始启动了将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的审议,并于2014和2015年对纳入A股进行了两轮市场咨询,最后都以决定暂不纳入A股告终,但A股继续保留在审核名单上。

  MSCI在3月底的声明中表示,A股可否纳入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

  国际投资者对QFII政策变化的正面反馈,包括对市场准入和资金流动方面的效果

  受益所有权问题的解决办法

  成功采取措施,防止大规模自愿性停牌

  中国证券交易所施行的反竞争措施完全取消,该措施限制了国际投资者使用投资及对冲工具

  从近几个月的动作来看,中国已经在前三点问题上做出了相应努力。中国监管层推动A股纳入MSCI的决心可见一斑。

  然而,彭博分析报道称,在中国政府的任务列表中,至少还有两件事没有做。

  其一是讨论了一年有余,却迟迟未开的深港通。其二是取消交易所施行的反竞争措施。MSCI在3月底公告中称,该措施限制了国际投资者使用投资及对冲工具。

  全球有超过10万亿美元的资产追踪MSCI指数,一旦A股纳入,可能会给这个今年来全球表现最差的股票市场带来大量海外资金。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其担忧包括:QFII每月汇出资金规模不得超过境内资产的20%,指数产品的反竞争条款,以及沪港通每日投资额度。高盛认为,落实比时机更重要。

  招银国际的策略师苏沛丰称,目前A股纳入MSCI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政府的过度干预。未来如果股市大幅波动再现,政府会否干预仍是未知数。他还表示,中国停牌新规未能100%打消外国投资者的疑虑,因为对停牌的处理方式仍然比较模糊。

  截至5月30日,在中国A股市场300余支处于停牌状态的股票中,有28%的股票停牌时间已经超过3个月,市场有待交易所的进一步行动。

  除此之外,外国投资者要推出A股对冲产品,必须先获得上交所、深交所的认可。MSCI希望中国能取消这一规定。

  香港《明报》援引MSCI董事总经理谢征傧表示,取消ETF等A股挂钩衍生产品海外上市的预审权对于A股纳入MSCI至关重要。内地监管机构虽然改进了停牌机制,但对于至关重要的预审权却毫无动作。

  再者,证监会也没有权利解决MSCI所有的问题。中国央行和外管局控制每年外资机构对A股的投资配额,并在QFII和RQFII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QFII机制下,中国还需要取消每月20%的资本回撤上限,这也是MSCI的一大担忧。

  未获纳入A股料承压

  招银国际苏沛丰:不纳入的话,A股肯定会跌,跌幅或在5%左右。

  旭方基金王晨:若未获纳入,鉴于市场此前对纳入的预期较高,预计沪指可能会回落到2800点附近。基于周一收盘价,意味着1.2%的下跌空间。

  毕盛叶威延:如果A股未获纳入,短期对市场有负面心理影响,但下跌空间应该不大,因A股已经超卖。

  瑞银证券高挺:不纳入市场可能会失望,但也取决于MSCI公布决定之后的解释,包括暂不纳入的理由。A股不一定下跌,取决于MSCI何时再评估,是否会启动更频繁的评估等。

  元大宋劲:若不纳入,也不会大跌。即使今年不纳入,明年纳入概率会高于今年,外资仍会增加对A股的关注。

  平常心对待

  此前,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对于A股市场本次是否能纳入MSCI,各方当以平常心对待。如果本次顺利纳入MSCI,这说明A股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得到认可;如果本次MSCI再度婉拒A股,我们也不必急躁,这说明A股的体制机制建设依然亟待提高。

  文章中指出,不管本次A股能否纳入MSCI,我们依然要不断夯实市场基础制度,促进股市健康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资本市场,A股是MSCI不能忽视的市场,纳入只是个时间问题。当然,从中国股市自身看,尽管发展迅速,但基础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市场结构存在扭曲,市场脆弱性较为明显。因此,要培育一个让国际投资者高度认可的股市,必须尽快完善各项基础制度建设,提高监管有效性。

  A股三年“冲摩”终失败 谁偷偷的投了反对票?

  

  根据美国著名指数编制公司明昇公司(MSCI)的官网介绍,在决策A股纳入MSCI指数的过程中,将向其主要机构客户进行问询,大客户的反馈对于最终决策至关重要。

  凤凰财经梳理多项公开资料,发现了这些机构投了反对票。

  反对派:罗兰贝格和瑞信

  凤凰财经在陆家嘴论坛期间举办凤凰早餐会,业界学者、官员、企业家共同探讨《重新审视中国股市功能定位》。

  罗兰贝格全球首席执行官常博逸在凤凰财经早餐会上明确表示,如果要投票决定是否支持A股纳入MSCI指数,“我会投反对票。(I will vote for NO!)”

  知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或许不是个例,相信MSCI在问询过程中有不少“反对”票,才使得MSCI最终第三次拒绝A股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

  在多家投行中,瑞信是坚定的“悲观者”。瑞信分析师在5月报告中指出,A股获MSCI确认纳入的可能性有10%,获得原则性批准的可能性为30%。

  从最终结果来看,“反对派”占了上风,连续3年将A股挡在MSCI指数门外。

  骑墙派:“狡猾”的高盛、花旗、汇丰

  相比诚实说“NO”的罗兰贝格,几家老牌投行则更加“狡猾”。他们给出的概率基本是50%-51%,不管是否纳入,他们的预测都没错,可谓是两边都不得罪的“骑墙派”。

  高盛表示,中国政府有关股票停牌和证券权益拥有人的最新规定及解读提高了MSCI指数6月纳入A股的概率,纳入预期达到70%;该行预计MSCI指数纳入中国A股的概率升至70%,4月份预计的概率为50%。

  虽然高盛给出的70%纳入预期看似乐观,实则不然。去年A股冲击MSCI指数之前,高盛在2015年5月报告中指出MSCI有50%概率在2015年6月份宣布将A股纳入其基准指数,如果今年无法加入,2016年A股纳入指数的概率接近100%。

  一年时间内,高盛默默将2016年A股纳入MSCI的预期从100%降低至70%,三成降幅或说明高盛对于A股的担忧。

  香港汇丰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对MSCI将于14日做出肯定决定的预期均大于50%。

  “大规模的停牌是阻碍A股被纳入MSCI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所以我们把预期定在51%,”花旗银行首席中国策略分析师Jason Sun在最近的一项公开声明中指出:“51%意味着很有可能,但并不是一定。”

  支持派:证监会、央行及中国政府

  A股纳入MSCI指数,最大的支持派是中国政府。

  在MSCI做决定三天前(6月12日)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高官更是罕见发声,为A股“入摩”撑腰。可惜并没有改变A股最后的失败结局。

  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A股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最大的新兴资本市场和最快速增长的市场,理论上讲,缺失了A股的全球指数是不完整的。”

  祁斌指出,中国已经就纳入MSCI做了努力,其中包括外汇局简化了资金转移规定,证交所改进停牌规定,以及证监会认可受益人权利等。对于MSCI坚持要求取消对国际投资者使用投资与对冲工具的限制,他没有作出回应。

  呼吁用平常心对待MSCI的中国央行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发表评论文章称,对于A股市场本次是否能纳入MSCI,各方当以平常心对待。如果本次顺利纳入MSCI,这说明A股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得到认可;如果本次MSCI再度婉拒A股,我们也不必急躁,这说明A股的体制机制建设依然亟待提高。

  央行《金融时报》写道:“投资者持乐观预期当然可以理解,但我们还是要强调,各方当以平常心对待。无论成败,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才是根本。”

  A股3年“冲摩”路失败,明年是否会“苦尽甘来”成功纳入MSCI?凤凰财经将和所有A股投资者一起保持观望,拭目以待。

  欧洲国家股市加入MSCI很容易 中国怎么就这么难?

  几位纽约关注A股的金融人士认为此事乃老生常谈,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A股是否被纳入MSCI将影响今后国际市场的重要指数涨跌和资本的流动,长期来看值得关注。

  入MSCI只是炒作,实质影响不大?

  “这几年一直在讨论A股什么时间可以被纳入MSCI,这对中国资本市场肯定是大势所趋”,美国奥本海默基金公司(Oppenheimer Funds)高级基金经理李山泉在接受凤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我认为中国现在的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不管这次是否能够加入MSCI,它的意义都不会很大。”

  李山泉认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加入MSCI只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并非难事。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监管灵活,资本流动性强、货币流通自由,另一方面也因为它们的经济和股票市场发展得相对成熟。这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大量来自国外的现金流,使产品得以更好地广销海外,体会到了切实的好处。

  但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比较特殊。MSCI公司于2014年3月开始与A股市场进行磋商,讨论纳入事宜。2015年曾经一度要做出纳入的决定。但考虑到中国市场对于外国投资者十分有限的准入、回撤资金难度、市场的流动性和成熟性,这项计划被搁置。从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中国A股猛涨150%。但2015年6月至9月这三个月又骤跌40%,其中包括有政府干预的近半数个股停牌和数万亿金额的做空。这样的波动和政府干预难以取信于MSCI。

  为表入MSCI决心,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罕见地在12日举办的上海陆家嘴[-1.89% 资金 研报]金融论坛上指出,中国监管部门做出了很多努力来达到MSCI的对A股的要求以寻求纳入MSCI的可能性。他表示A股废除熔断机制、允许更加自由的现金汇款和一周以前公布的对受益人所有权的承认都是例证。“中国A股是世界上第二大股票市场,也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和成长最快的市场。不包含A股的全球性股指是不健全的。”祁斌说。中国入MSCI的决心可见一斑。

  李山泉对此表示:“中国的资本管制太严,人民币流通还很不自由,行政审批过程十分繁琐。因此对外国投资者入来讲,进入中国市场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准入问题,他们会遇到一些阻碍。虽然中国政府近期有在放宽这样的管制,但是作用不大。就算MSCI最终决定纳入A股,这样的限制仍然存在,A股还会有一个很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美国ACM宏观对冲基金投资经理陈凯丰也并不对证监会官员的话买账,他在接受凤凰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MSCI基本上是炒作,实质影响很小。或许长期来看会带来一些现金流的涌入,但短期几乎看不到什么影响。”

  加入意味着什么?

  相比两位中国的市场分析人士,也有一些其他国家的业内人士更关注长远的变化,对A股入MSCI的可能性表示乐观,前景也比较看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香港汇丰银行和美国花旗银行对MSCI将于14日做出肯定决定的预期均大于50%,美国高盛的肯定预期甚至达到70%。

  “大规模的停牌是阻碍A股被纳入MSCI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所以我们把预期定在51%,”花旗银行首席中国策略分析师Jason Sun在最近的一项公开声明中指出:“51%意味着很有可能,但并不是一定。”

  Jason Sun还预测这项决定做出以后,投资者将拿出约220亿美元分配给A股基准股。而高盛投行的首席中国策略分析师Kinger Lau在接受美国财经行文网站MarketWatch采访时预计A股的进入将会换来150亿美元A股国际指数成分股的买入。

  但MSCI也在早些时候的公开文件中声明,此次的纳入只包含A股成分的5%。待中国监管部门对资本流动性和准入性的监管有进一步放松迹象后,该成分会逐渐增加。待达到100%时,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份额会从1.1%增加到18.2%,对其他新兴国家股市的份额占有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相反,如果MSCI14日最终决定仍延期A股的加入,那中国股市可能遭遇短期的猛跌,鉴于中国投资者之前对此事件的预期普遍比较乐观。沪深A股在继两周前的大涨和上周基本持平的走势后,13日周一大跌。上证综指收报2833.07点,跌3.21%;深证成指[0.33%]收报9862.58点,跌4.40%。

  什么是MSCI?

  MCIS是全球领先并受人关注最多的各类金融市场指数生成和分析公司之一。其新兴市场指数涉及约1.5万亿美元。中国之前已经占据了该指数26.8%的份额,绝大多数得益于香港和纽约的上市公司。A股的完全加入将使这一比率提高到39%。据英国金融时报数据,这对A股将会产生约1800亿美元的潜在买入。

  华尔街情报:“索罗斯们”500亿对赌A股入摩失败

  

  索罗斯

  中国股市又一次站在了海外投资者做空的风口浪尖。

  MSCI Inc.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因该公司此前指出的四个主要障碍中有三个仍然有待得到克服。

  MSCI的董事总经理和全球研究主管Remy Briand表示:“国际机构投资者希望在中国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前看到A股市场准入情况得到更进一步的切实改善。MSCI将履行我们的标准惯例,密切关注近期所公布新政的执行进展并收集市场参与者的反馈。”

  市场影响

  上述消息出来后,澳元兑美元短线下挫17点,最低触及0.7342。交易员称,投机性账户根据MSCI的最新决定沽空澳元,使得澳元兑美元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膝跳反应,资金主要来自杠杆账户。

  中国A股ETF在美股价盘后交易中下跌。德银X-Trackers嘉实沪深300中国A股ETF在纽约收涨1.32%,报23.10美元。

  个股方面,奥星制药以29.26%领涨,新奥混凝土涨7.11%,微博涨5.13%,易车网涨3.84%,阿里巴巴涨3.07%,欢聚时代涨1.41%,亚洲娱乐博彩则以11.17%领跌,中网在线跌10.94%,泰克飞石跌7.34%,网秦跌5.80%。

  异动:金融大鳄500亿对赌A股入摩

  MSCI审核前夕,华尔街情报发现,5月25日,南方富时中国A50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空头头寸比例升至6.1%,创去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上个月,这一比例仅为1.3%。南方富时中国A50 ETF是海外直接投资A股最大的交易型指数开放基金之一。同日,在美交易的安硕中国大型股ETF(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空头头寸比例升至18%,创两年来的最高水平;一个月前,空头头寸比例仅为3%。上次看空情绪如此高涨,还是在去年“股灾”导致A股整体市值蒸发逾30万亿元人民币时。

  与此同时,被喻为“国际赌场”的新加坡富时中国A50期指,赌A股入MSCI“失败”,其未平仓合约(OI)于5月23日突破10万张,至5月30日不寻常地暴增至逾50万张,并持续涨至上周的逾57万张,总值逾418亿,仓位规模之巨,中国股市将会非常波动。

  对冲基金消息称,流入新加坡A50期指的资金,包括索罗斯驻港基金SFM等国际背景对冲基金,还有中资背景基金和投资公司都有参与,部分是手上没有持股的投机盘,纯粹赌单边图利;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另有手上持有大量A或H股的长仓基金,希望借新加坡A50期指对冲组合的下跌风险,忧虑A股“入摩”不成会引导急跌。

  至于港交所的恒指、国指期货及期权数据,显示未平仓合约同样持续增加,恒指及国指期货的未平仓合约名义总值,已分别达到1226亿及1603亿元,当中期权的Call(认购)、Put(认沽)比例大致相当,反映多空角力将会非常激烈。

  此外,华尔街情报发现,一些宏观基金正在寻找机会,通过做空股指期货以间接从人民币跌势中获利。美联储加息概率增大意味着人民币将承受贬值压力。

  推荐阅读

  这六件事可能使索罗斯再度赢了世界

  《华尔街日报》上周报道说,又有一个颇受尊敬的知名投资人准备为越来越怪异的金融市场倒计时。报道称,乔治·索罗斯又开始亲自交易了,为他认为严重高估的风险资产市场可能出现的大幅下跌做准备。

  索罗斯的交易要成功获利,时机非常关键。而在目前严重受到央行言论和行动影响的市场中,择时变得极其困难。

  上周的市场表现说明,在当前的金融市场,许多不可能、无法想象的事情都可以轻松成为现实。上周全球利率水平继续下降,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距离负值仅相差毫厘,并且该国国债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在历史上首次跌到零水平之下。在日本,15年期国债也加入了10年期国债的负名义利率行列。

  收益率严重下滑放大了近期收益率曲线的无休止平坦化,而根据历史经验,后者通常是衰退即将到来的信号。不过,尽管上周五市场大跌,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一些股票市场依然维持在历史高点附近,而且油价上周表现也相当坚挺。

  这些以及之前的许多异常现象加重了投资者对麻烦很快到来的担忧。以往投资者往往对各种警告充耳不闻,而且他们也有理由这样做。最近几年的一个成功投资策略是押注央行有能力、有意愿不断干预市场,压低金融市场波动并提振资产价格,而且经常是超出经济和企业基本面所暗示的合理价格。

  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央行在打破资产价格与基本面之间的关联上存在极限。还有一种获得广泛赞同的看法认为,如果政治体系不能提高其推行综合性政策的能力、从而降低对央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度依赖,那么要证明当前资产价格的合理性并且将其持续推高将很难。

  然而,这种现状并不足以确保做空当前股市估值将会获得高额回报。时机非常关键,尤其是预测可能成为市场回调催化剂的事件方面。

  所以,如果我们假设政治失误或者某个市场事件可能成为市场回调的导火索,那么以下是未来几周应当密切关注、评估的6大重要事件:

  1. 如果英国6月23日公投的结果是脱离欧盟,则可能扰乱金融市场,尤其是脱欧之后没有迅速达成可靠的自由贸易联盟协议使英国得以继续进入欧洲市场的情况下。

  2. 中国在执行金融政策方面出现重大失误。中国正在试图通过对信贷膨胀、企业负债激增以及股市估值偏高等问题进行有序管理,来平衡对经济的流动性支持。

  3. 是否有任何迹象显示,美国总统大选初选中的孤立主义论调并非只是口头说说和姿态而已,而是数十年来美国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方面领导角色的根本性改变。

  4. 汇率的大幅度变化,在反映了全球经济增速和政治形势的分化扩大的同时,也将剧烈波动带到整个金融市场。

  5. 对欧洲银行业形势的恐惧再次浮现。欧洲银行业在增加资本、强化内部运营方面一直行动落后,而且始终未能彻底克服过度承担风险带来的各种后果。

  6. 市场参与人士的避险情绪增强。由于确信央行会持续确保市场稳定,因此这些人士在追求高回报的过程中在期限、资产对负债、基准或者货币方面产生了严重的错配。而在经常经历周期性相对低流动性的市场中,这种情况更加容易发生。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