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除了賣電影票 互聯網還能如何改造電影?

2016-06-22
来源:网易科技

  文/網易科技張鈞泓

  去年上海電影節,博納總裁於冬的一番言論掀起了電影圈的熱議,“未來的電影公司都將為BAT打工”,緊接著在博納宣布私有化之時,阿裏影業和騰訊都加入了博納私有化的財團。博納也成為繼光線、華誼兄弟之後,傳統民營三大電影公司裏最後一個被互聯網巨頭染指的公司。

  這邊私有化剛剛落定,而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於冬又喊出,“如果當年碰到馬雲的是我,那么去納斯達克的就是華誼兄弟。”

  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的連續表態,以及博納遇到的變化,或許看到了傳統電影行業在面臨互聯網的沖擊之後,傳統電影公司既焦急又恐慌的心情。

  一方面焦急資本在助推電影公司的估值高漲,另一方面則恐慌互聯網公司是否會沖擊電影公司的過去的根基。

  不能否認於冬作為商人天生的憂慮感,同時更應該冷靜看互聯網+電影目前的狀況,資本、票房之外互聯網是否產生了關鍵的作用。

  資本能否築起電影產業鏈

  過去很長時間,互聯網+電影更多只是“蜻蜓點水”的合作,廣告植入、推廣合作等,而隨著去年阿裏、騰訊高調宣布成立影視集團,一時間掀起了互聯網公司做電影的熱潮,比如藍港互動旗下的藍港影業、巨人成立巨人影業、58集團旗下的影視公司、美團旗下的貓眼電影等等。

  大量遊戲公司、視頻網站加入電影產業的大軍,可以看到類似內容平台的視頻網站和IP產品擁有者的遊戲公司都不在甘願充當綠葉,在電影圈人士看來,這不過是“蹚渾水”。當然並非沒有成功的先例,迪斯尼、暴雪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就中國的電影產業來說,互聯網公司一窩蜂的沖入,目前來看看只有增長的電影市場票房數據才是目前熱鬧景象鮮有的映襯者。

  根據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同比增長48.7%。

  與此同時,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在影視行業,中國企業共計發生了125起並購,並購總金額高達927億元,成為國內資本市場投資並購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票房的增長、資本運作的頻繁都讓電影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像互聯網發展的早期,但是,從整個產業來看,電影產業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火爆,換個方式,票房的爆款刺激的只是品類的成就,遠遠還影響不了整個電影產業走向成熟。

  或許著名導演黃建新的這番話可以作為參考,“現在一些對於電影不了解的資本方,抱著賺快錢的目的進入這個領域,這是違背電影行業規律,會對電影本身的品質帶來破壞。”

  萬達院線總裁曾茂軍也認為,資本過熱對電影產業可能會帶來浮躁,投資者和創作者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對於內容的關注度下降,導致電影質量下降,觀眾審美疲勞,這會影響電影行業的長遠發展,“一些複雜的電影金融產品,甚至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電影從業者的擔心並非毫無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產電影大概每年700部,平均下來每部電影2000-3000萬元的投資,這意味著每年國產電影的制作就需要150-200億資金。

  這龐大的金額就依賴新公司、新平台以及類似電影金融產品提供資金來源。與此同時大量盲目的資本,在加速電影的生產和發行的同時也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此前曝光的電影《葉問2》的投資方通過刷票的行為制造虛假票房來沖抵互聯網金融產品售賣產生類似收益。

  在電影圈人士看來,除了以上可能產生不良反應的資本方法,互聯網在加速電影產業的變革,通過互聯網售票的平台的大量票補也在加速票房的井噴,但是票補的行為還能持續多久呢?一旦停止,電影票房還能保持現有增速嗎?或許誰也無法給出答案。

  而在不久之前光線注資貓眼,淘寶電影獲得融資,微票獲得騰訊、萬達的投資三大線上售票平台齊刷刷的獲得傳統電影公司的青睞,焦慮的中國電影產業從業者又感歎難道也要陷入互聯網的競賽中么?

  售票平台是不是最好的連接器

  資本對於電影產業有利有弊,甚至在一定意義上是相愛相殺,從實際情況看資本依然有極強的投資性。萬達、光線、華誼兄弟等傳統電影公司都在關注線上售票平台,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電影票房的線上購買率已經高達80%,這功勞大大歸功於補貼。

  但是,從2015年下半年的發展趨勢來看,電影票的補貼戰或許已經慢慢在降溫,當傳統盈利的電影公司通過資本的手段投資售票平台,過去作為互聯網公司的售票平台,或許難有更大的補貼資本。

  行業人士向網易科技表態,很難相信類似光線、萬達這樣的傳統電影公司會用制作電影創造的利潤來補貼售票平台來獲取市場份額暫時的領先,而他們的投資更多只是為了自身產業鏈的宣發體系的補充。

  “過去幾年各大互聯網公司通過App和票補,改變了絕大多數電影觀眾的購票方式。線上售票產生的數據,能夠幫助互聯網公司去了解用戶,影響電影的宣傳發行策略,甚至進一步延伸到內容研發和制作。”阿裏影業CEO張強如是說。

  一方面電影公司只是將售票平台當做宣發體系的一環,另一方面這一環對於整個產業的上遊生產從阿裏影業這一年的實踐來看,實際收效並不明顯。

  另外,從貓眼獲得光線注資時的估值83億人民幣看,作為最大的線上平台,相反卻不及老二微票近百億人民幣、老三淘票票(原名淘寶電影)137億的估值,可以看到,資本市場對於售票平台通過簡單的市場份額、銷售規模為模板的估值參考在降低。

  其實更早時間看,類似華誼兄弟、光線等傳統電影公司在投資售票平台上已經有些斬獲,光線投資網票網,華誼投資投資賣座網從目前來看收效甚微,而有些平台近似於消失。

  通過售票行為的改變,反作用於電影的生產和制作的影響也並不明顯,外行人看票房,內行人看制作生產,對於中國電影工業的建立依然還是要回到最根本環節。

  一系列資本動作、對於高票房的喧囂都是資本行為,而對於行業實際產生實效的或許依然是內容生產、人才的培養、

  華人著名導演李安的表態或許給很多頭腦發熱,渴望獲利的人敲響了警鍾,“我覺得以中國目前的影業來講,大家都知道市場在上升,很多錢在這裏。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有電影夢。”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