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案例】港80後追梦 万元创业

2016-06-29
来源:香港商報

  艺术家给人的感觉,总是离地、不切实际,所以他们工作或创业,很容易碰钉。以上亦是手作工业风首饰品牌Playblack创办人兼创业总监陈宝锋创业初期的写照。他凭广纳不同人才组织团队、虚心向前辈请教,及积极学习商业管理的知识,终於成功创立自己的品牌,甚至将品牌推广到国际。  香港商报记者 谭之颖

  打几口钉、转一转、再用力打几锤,一个工艺品就呈现眼前。虽然笔者轻描淡写形容工艺品的首饰制作,但背後工人为工艺品所付出的心血,并非笔墨所形容,更何况这个工人是品牌创办人自己。与很多坐在办公室大班椅,只做管理工作的首饰品牌创办人不同,陈宝锋除了处理公司日常管理业务,更是每次创作新产品的「主刀」。难怪他笑言,在创业任何时期都有包袱,而且风险很大。

  「创业要好勤力,因1个星期有7天都要工作,而且风险亦很大」 他解释。

  走品牌路线 平衡艺术与生活

  提起风险,陈宝锋不单现时因制作工艺品要碰钉,创业初时亦碰过不少「钉」,当中离不开就是艺术与生活,这个像理想与面包般难解的问题。在本港,普遍从事艺术最困难的地方,不是找到伯乐,而是既做到艺术工作之余,又能赚到两餐温饱。毕业於设计和艺术学系,陈宝锋曾对自己的设计充满自信心,以为只要在设计追求到「好」就能满足愿望,忽略产品设计重要的原则。

  「我刚毕业时的想法很自我,只想到做最好的设计,即是自己喜欢的设计就完成了,但其实没有考虑到产品是否能够生产、产品在市场是否有需求,以及产品能否为行业带来突破等真正让产品设计是否好的因素。」 他概叹。

  直至在创业前,参与一些手作市集买卖,发现产品未能满足生活需求,但他又不想放弃艺术创作,所以他决心要创业,自己做老板,以自己的创作走出商机。

  「艺术家搵餐食最终都要靠收入,创作人最好都是打自己工,成为决策人,决定产品能否将推出市场,可以平衡创作期望与商业目标。」他直言。透过创立品牌,他可以定期要参加商业展销会和展览会,捕捉行业的趋势和顾客的需求走势,令他觉得「创立品牌的方式直到目前为止能令自己创作的路行得通」。

  不耻下问 广纳人才

  从艺术家转型到创业家,艺术讲求美,生意讲求回报,陈宝锋看准发展品牌的商机,但要掌握品牌的帐本,以为为品牌路线定局,初期甚是困难。而且,与很多资本雄厚的创业家不同,他刚毕业都是一穷二白的社会新鲜人,只有一万数千元的资金开始创业。

  他忆述﹕「最初读书时对艺术首饰深感兴趣,所以毕业时就想设计人人都能负担到的当代艺术首饰就OK了,但其实当代艺术首饰本来就是高端定位的服饰配件,没有考虑过产品本身的价位与目标客户的承担能力的关系、更没有考虑过配件的生产成本。」最後,透过参加理工大学和创新中心的创业计划取得资金支援,亦获得导师前辈传授管理经验,加上自己学习商业管理的知识,以及广纳不同人才组织团队,填补艺术出身的他在管理经验和知识不足的漏洞,在两年半前成功创办属於自己的品牌公司,更在新加坡、台湾和内地设立品牌专柜,令品牌走出香港。

  艺术同须创造价值

  讲艺术,笔者未必认识很多,所以在采访前都担心艺术知识薄弱会令笔者在访谈中搭不上嘴。不过,令我出人意外的是读艺术出身的受访者在谈及品牌生意经时,讲得头头是道,由目标客户群、货存周转天数至顾客需求等专业字眼,无一不晓。假如你闭眼细心聆听,可能误以为创办人陈宝锋是一名经验老到的商人。可想而之,为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他恶补自己专业以外的营商知识,努力不懈。

  一个品牌的成功,归因创办人对行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创办人自身的努力。即使创办人本身腰缠万贯,表面上可以承担到创业失利的风险,但若欠缺对品牌心血的灌溉,品牌很大机会会失败,因为顾客很能从产品中,感受到品牌创作人的热忱和心血。

  而且品牌创作的风险就是创办人的投资犹如守株待兔,不知什麽时候会有回报。陈宝锋坦言,「自己做品牌无三五七年,都不知道会否成功,而且创业开头时无钱赚,难找投资者注资。」所以他认为要维系品牌创作的可持续性,除了品牌创作人对品牌有不灭的兴趣,还要有决心,为品牌的核心价值奋斗。至於陈宝锋自己,他找到自己品牌的核心价值,就是对工艺品的追求。

  谭之颖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