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2

5.2億索賠壓頂: 魅族駁斥高通黑盒子式談判

2016-06-2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劉佳

  [假設索賠5.2億元成功,這一金額將創下近年國內手機市場最大的一筆專利侵權索賠額,超過此前魅族A輪6.5億美元融資的10%。李楠稱,魅族重視專利,願意付費,但不會接受“黑盒”不合理機制下的強制性行為。]

  “魅族不會未經平等的談判,就接受一家外國公司的合同要約。”

  6月28日下午,魅族科技副總裁李楠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回應近日與高通的專利訴訟事件。

  4天前,高通向魅族揮出“專利大棒”,以魅族未經授權使用高通旗下3G以及4G無線通信標准相關的專利為由,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提出5.2億元索賠金額。

  魅族是國內少有的不依賴高通芯片而做起來的手機品牌。調研機構IDC的數據顯示,魅族是中國第八大手機制造商,2015年出貨量為2482萬部。假設索賠5.2億元成功,這一金額將創下近年國內手機市場最大的一筆專利侵權索賠額,超過此前魅族A輪6.5億美元融資的10%。

  “公平”、“合理”、“非歧視”,是當天李楠口中多次提及的三個詞彙。李楠承認魅族使用到了高通的專利,但稱這是一個可先使用後談判的專利,並在現場每個座位上擺放了“黑盒子”,暗指高通與手機廠商關於收取專利費的談判不夠公開透明。

  “如果能爭取到公平的談判條件,魅族肯定會繳納這筆錢,短期內魅族產品也不會調價。”李楠對記者說。

  互指缺乏誠意的談判

  魅族與高通關於專利的溝通從7年前就已開始。李楠透露,兩家公司從2009年已開始保持溝通,在2015年發改委對高通做出處罰決定後,魅族和高通的談判進入實質性階段,並有過數次深入的會談。

  但時至今日,雙方為什么談不攏?

  按照高通公司的說法,為了與魅族達成專利許可協議,公司向魅族“發起了多輪交涉,試圖通過誠信談判與其達成協議”。然而魅族“始終缺乏通過誠信談判”與高通達成專利許可協議的意願。

  高通公司還表示,在公司試圖與魅族解決爭議的同時,魅族“繼續不公平地利用Qualcomm的創新來拓展其業務”,並拒絕向高通支付相應的技術使用費用。

  高通公司執行副總裁、法律總顧問唐·羅森伯格稱,魅族選擇在未獲得許可的情況下使用這些技術,“不僅違反法律,而且對那些誠信經營、尊重專利權的被許可廠商更是不公平的”。

  根據高通的協議,對於面向在中國銷售使用的品牌設備的3G、4G必要中國專利的授權,高通將對3G設備(包含多模3G/4G設備)收取5%、對不執行CDMA或WCDMA網絡協議的4G設備(包含3模LTE-TDD設備)收取3.5%的專利費;每一種專利費的收費基礎是設備銷售淨價的65%。

  按照高通此前的聲明,高通請求法院判決Qualcomm向魅族提供的專利許可條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的規定和Qualcomm所承擔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視的許可義務;並請求法院判決Qualcomm向魅族提供的專利許可條件,構成Qualcomm與魅族之間針對移動終端中所實施的Qualcomm中國基本專利的專利許可協議的基礎;以及請求判令魅族賠償損失5.2億元。

  此前,已經有100多家手機廠商與高通簽署了專利許可協議。和它們不同的是,魅族是國內少有的不依賴高通芯片做起來的手機品牌。

  按照李楠的說法,魅族產品確實使用了高通的專利,魅族一致認為專利應當得到保護和付費,但在魅族與高通的談判中,高通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利用其自身在通信行業相關專利和產品的壟斷地位,所提出的有關專利許可條件和專利費計算方法,只是高通單方面的商業要約,不具備強制性。

  李楠把與高通的談判,比作對方給的一個“黑盒子”。“我們不知曉其他人的,也不能泄露一切談判內容”,李楠表示,並質疑這種機制帶給整個移動生態的公平性。“高通給了你一個黑盒,要求你一定要接受,盒子裏的條款是不公開不透明的,也就無法保證市場的公平和公正,所以我們難以簡單接受高通單方面的條件。”

  他舉例,“用戶會問我們,為什么要為32G內存多付出專利費?面對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為了談判,魅族說不出答案。”

  “不打破這個黑盒子,所謂的公平、合理、非歧視的條款本身就是空談。”李楠回應。

  專利更需長遠布局

  “如果能爭取到公平的談判條件,肯定會繳納這筆錢,短期內魅族產品也不會調價。”李楠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應。但從長遠看,一定是魅族手機用戶為這筆專利費買單。

  李楠稱魅族會積極應訴,也仍然歡迎與高通繼續談判,但是需要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魅族重視專利,願意付費,但不會接受“黑盒”不合理機制下的強制性行為。

  魅族過去多年來在手機產品中一直沒有使用高通的解決方案。李楠對此表示,MTK、高通和三星的產品在交替領先,魅族會選擇最好的產品,魅族不會全部使用高通產品是出於產品性能的考慮,而非專利。

  不過,在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看來,魅族過去一年在專利布局上的積累與其市場銷量的表現存在一定的“脫節”,這為其陷入專利糾紛埋下了“隱患”。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28日,魅族提交的專利申請中,發明公布數為572件,發明授權數28件,實用新型數44件,外觀設計數153件,與競爭對手相比並不算多。

  李楠也對記者坦言,目前魅族的專利主要集中在手機設計等領域,這些專利並不足以抵抗核心的技術專利。

  此前有業內人士指出,高通、蘋果這類美國高科技企業,往往願意花上幾十年,持續進行資本和人力的投入,以打造基礎性的技術優勢。高通和英特爾代表了全球半導體的核心競爭力——硬件的專利高牆與制造能力;蘋果和穀歌則代表了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優勢——高階的軟件操作系統(iOS和安卓)。

  相比之下中國的半導體行業與軟件操作系統領域,整體仍處落後。

  從愛立信與小米的專利訴訟,到如今的高通與魅族,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豔輝對記者表示:“以前量小的時候也許對方不會注意,但現在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手機廠商應該提前做好准備。”他認為,過去國內知識產權訴訟比較少,往好處講是消費者受益,其實是以傷害企業創新為代價,隨著中國內地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完善,可以肯定未來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的遊戲規則會向歐美靠攏,從這方面看,越早適應海外遊戲規則,未來就越容易應對市場的變局。

  通信專家項立剛也認為,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大背景下,專利將會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他以華為舉例稱,華為一年付3億美元專利費,在自己的技術積累下,收入和回報遠不止3億美元。對待專利問題,企業更應該以長遠眼光看待。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