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如何激活民間投資?

2016-07-23
来源:香港商報

  如何激活民間投資? 根本在深改 立法須完善

  今年以來,伴隨供給側改革等新政的實施,宏觀經濟出現企穩跡象,但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降的問題未能逆轉。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經濟形勢不佳使得本來渠道就狹窄的民間投資獲利變少,難以激發投資熱情。而政府新出台的一些措施,如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也尚不成熟,不少企業仍在觀望。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民間投資要恢復以前的高增長已不現實,但政府仍可以通過讓利和引導來使民間投資相對活躍。當然,激活民間資本的根本仍在深化改革,讓政府推出的措施能夠真正落地,如PPP要尽快在法律層面構造特許經營的制度和立法體系。香港商報記者伍敬斌實習生徐睿

  回報下降保障不足

  民間投資不斷減速已引起中央高層的重視。7月18日,國務院所有在京領導,以及31個省(區、市)政府負責人和各部委負責人齊聚中南海國務院第一會議室,只為了部署一件事:促進社會投資健康發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強調,必須認識到,民間投資總量大,對消費和就業都有很強的帶動作用。這不僅關系到「穩增長」,更影響著「調結構」;不僅影響目前,還會影響未來幾年的發展。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世界經濟室副主任陳建奇認為,民營企業不願意投資本質上還歸因於投資回報率的下降,特別是在目前宏觀經濟減速及PPI等價格增速負增長的背景下,民營企業投資回報不斷下降,促使民營企業投資動力不足。

  曹遠征指出,「長期以來,民間資本的投資主要集中於房地產和出口產業,而今年的出口形勢并不是很好,房地產也是在下行區間,這影響到了民間投資的整個形勢。」他表示,本屆政府執政以來,雖然一直在致力於開放更多領域給民間資本進入,但一些政策尚未落地,使得民間資本的投資渠道仍然較窄。「比如說PPP,作為一個跨越政府周期的特許經營權的安排,目前還缺少一個法律架構。因為PPP是按合同來進行的,本屆政府的合同下屆政府是否還認同?這無疑成為影響民間投資的一大障礙。」

  曹遠征認為,近年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正逐年上升,很多產業方面,以前許多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現狀已經不如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了,顯示產業升級的緊迫性。「然而,對於許多民間傳統企業來說,升級存在障礙,所以有些民間投資就轉移到了海外,可以看到目前海外的民間投資正在增多。這原因再加上貸款利率較高、一些領域簡政放權還不夠等因素,都構成了國內民間投資出現下滑的原因。」

  做好引資制度安排

  在曹遠征看來,如果要改善民間投資的現狀,首先要認識到,由於中國產能是過剩的,所以投資肯定會下滑,所以也不能指望短期內民間投資會出現回升。「對於民間投資來說,在制造業或者說是產能過剩的情况下,國內能可供投資的領域也就只有基礎設施投資,所以中國政府才會提出PPP來刺激民間投資的意願,李克強也特別強調了像城市基礎設施,包括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等,都還有很多投資空間可供民間投資進入。但要做好這一點,其核心工作就是制度安排。所以必須在法律層面構造特許經營的制度和立法體系,這才能跨越政府,而不是一個政府政策,這是目前引導投資最主要的工作。其他的客觀因素短時間沒法改變,對於政府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深化改革。」

  據了解,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已提出,放寬放活社會投資,激發民間投資潜力和創新活力,并明確「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完善與投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法保護各方權益,維護競爭公平有序、要素合理流動的投融資市場環境。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加快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領域立法進程。

  深改提升投資意願

  「要恢復民間投資的活力應該從加大利益著手。」陳建奇指,首先應注重實施減稅的宏觀政策,提升民營企業投資意願。雖然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提出今年營改增試點全面推行,預計減稅5000億,但是近期發現營改增導致某些行業稅負上升。減稅未能如期落到實處,難以實質性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客觀上導致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投資回報縮窄,投資意願難以大幅提升的問題難以解決。未來應加大力度實施減稅政策,比如中央財政具有較大的財政空間,可以主動實施減稅政策,引導有實力的地方政府減稅讓利,提升民營經濟的投資意願。

  其次,加快推動國有企業改革,構建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民營企業更好地在融資、產業等領域的競爭。國有企業改革成為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的重要內容,也是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的重要舉措。應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積極推動混合所有制等改革,降低行業准入限制,特別是在融資等方面為民營企業創造更加公平的環境,助推民營投資增長。

  第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民營企業提質增效。積極推動企業創新轉型升級,促進企業產業延鏈、建鏈、補鏈,提升企業附加值,實現民營企業提質增效目標,催生民營企業投資長期回報的上升預期,鼓勵引導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民營創新型企業,由此助推民營投資逐步企穩回升。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