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錢潮涌動下的虛幻

2016-08-31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灵童

  尽管房產集中了國人大部分財富,但不妨礙他們對房子的熱愛,使2016年無可避免地成為歷史上地王最密集出現的年份。據數據,今年8月份,內地單宗土地超過10億元的地塊累計共有45宗,其中溢價率超過100%的地王高達30宗。而2015年前8個月,單宗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的地塊為150宗,其中溢價率超過100%才只有6宗。

  以高總價、高單價、高溢價率為代表的「三高地塊」目前已普遍出現在一線、二線城市。歷史一次次證明拿地保守的公司,在這輪財富爭奪中處於下風,正是在這樣的現實教育下,地價瘋起來了。如果按照單宗土地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溢價率超過100%的雙高標準來計算,今年前8個月份出現的地王數量150宗恰好是去年同期的25倍。

  人幣承擔巨大樓市波動風險

  2015年6月暴跌前,很少有股市投資者對創業板公司高定價、高市盈率產生過懷疑,但事實證明,2015年下半年來的調整,下跌最猛的正是這些創業板股票。業內人士算過一筆賬,若是這些地王要順利入市,當地房價要上漲5成以上,這簡直是一場豪賭,押上的賭注是人民幣增發不停步。美元升勢已確立,而人民幣超發所面臨的匯率壓力和利率調整的壓力,將越來越突出。

  另一方面,當人民幣越來越成為國際貨幣時,中國勢必卷入全球財富爭奪。當年日本曾號稱能買下美國,但現在來看,能主導世界的還是美國。如此洶涌的錢潮涌入樓市,乃至全球樓市(中國人是近年來,在北美、澳大利亞購置房產最多人群),意味著人民幣承擔著巨大樓市波動的風險,中國會不會重演日本的悲劇,不得而知。

  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這樣的上漲其實也是脆弱的。近來,加拿大向海外購置房產者加徵稅,結果,華人最喜歡購買的溫哥華房產,一個月時間里交易跌了六成多。壓倒購房者的是15%徵稅。同樣的道理,如果中國也徵收房產稅,那麼「三高」還能穩穩的站得住嗎?房價收入比是個硬指標,任何的「三高」最后都要回到這個原點上來。泡沫也沒有只吹大而不破滅的一天,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拿地還是悠著點吧。中國所期待的是民間投資從目前低谷走出來,更多投資於未來產業,而不是把中國架空的樓市。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