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為實用主義正名

2016-08-31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潘浩宇

  說到實用主義,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平的那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句樸實的話說出實用主義中「結果」的重要性。但是有一位北大教授吳國盛之前在為自己的新書做宣傳的時候,竟說出「過分強調實用是國人對科學的重大誤解」,仔細琢磨這話,貌似有對實用主義進行批判的味道。

  這里退一步來思考,他這話其實包含了兩層意思。首先,科學必須是實用。其次,但是不能太強調科學的實用部分,還要談科實用科學背后的自由精神和獨立思考。這樣理解的話,那個北大教授的話,其實也算是對實用主義進行赞賞,就好比,做菜放鹽,放到位就行,放多了就不太好。

  「賽先生」一直被誤解

  從洋務運動以來再到五四,「賽先生」就一直被國人誤解,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大家只是學到了科學的表層,即是實用的部分,沒有學到科學的精神,如大膽試錯并不斷糾錯,突破既有「一貫正確」的權威等。

  吳教授說,科學就要純粹一點,為學術而學術,什麼都不為。這話確實有點虛,當然,他或許說的是科學不要為金錢和權力以及名聲所綁架之類。換個角度,這話要是放在實用主義的框架來理解,如果研究的科學,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產生不了實際可見的效果,那麼就是學而不用。牛頓晚期研究煉金術、上帝無果,為信仰而學術,拿不出之前類似「三大定律」的實用結果,這算是對科學的誤解吧。

  對科學的理解,就包括對實用主義的理解,而對科學的誤解,也包含對實用主義的誤解。實用主義強調結果主導的同時,并非對遵守特定規則的排斥,那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把實用主義看作只是一種功利工具,這是對實用主義的誤解,不少國人就是當然地把實用主義等同於價值虛無,沒有良心操守的只為功利結果。

  現實中,大家經常調侃用的「理都懂,然并卵」,這也是表達了對「實用」的赞賞;如果有些人談論的話題太虛,就會有人質疑,這有什麼用?實用主義已無形中成為大家的一種信奉原則。實用主義不是洪水猛獸,不要聞之則色變。在科學問題上,還是其它問題上,在規則範圍和價值操守內,有拿得出手的實用乾貨是最有信服力的,為實用主義正名,就是為取得可預期的結果和解決問題正名。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