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被螻蟻悲情分裂的輿論場

2016-09-19
来源:香港商报

  伴隨著甘肅農婦楊改蘭一家悲情故事的發酵,一篇名為《盛世中的螻蟻》的爆款文章,掀起了內地輿論場更大的爭議。在《盛世中的螻蟻》一文中,作者「格隆」將造成楊改蘭一家悲劇的矛頭,指向了遍布中國底層的貧窮和絕望,指向了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分配不公、階層固化、對底層個體的忽略。然而,不出意料的是,在高度分裂的內地輿論場上,很快有聲音指出,個人的「犯罪」行為不應由國家和社會承擔責任;亦有專業人士指出,楊改蘭的一系列行為顯示,她似乎早已患有嚴重的抑鬱症。換言之,這起悲劇的根源仍是難以預料的個人因素。

  忘了盛世忘了螻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盛世》一文而引申出來的爭議,隱含著的是兩種價值觀的冲突:對於個人的命運來說,究竟是一個人的性格、家庭、精神狀態重要,還是國家和社會的時代環境和影響更重要?

  如果說,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頂層設計的觀點還有其根據的話,那麼在市場經濟初步建立之后,另一種思潮卻又重新涌起:成功靠自己。於是,各種「心靈鸡湯」、「成功勵志」的段子與中國經濟的崛起共同起飛,「只因你不努力」、「你可見過凌晨四點的天空」之類的豪言壯語,似乎為國人指出了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

  於是在今天的中國,輿論場上一次又一次的分裂已經令人司空見慣,但是在觀點對立的背后,其實相對應的卻是一種兩種相互矛盾的權力體系的共存狀態:一方面,在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下,權力的作用被市場上的自由選擇所消解,個人的才能被鼓勵甚至被極大的釋放;但在另一方面,權力的巨手卻自始至終在市場體系中存在,并以各種藉口施加著市場以外的規則,同樣取得不俗的成就。這也是為何在今日,「權力派」與「市場派」可以針鋒相對卻平行世界般的誇耀著自身的成就與存在的必要性。

  但事實上,「公權力」與「個人選擇」,從來也不是水火不容的存在。盛世中的螻蟻,一個似是而非的比喻。人不是螻蟻:楊改蘭一家的遭遇可以激起全國輿論的熱烈討論,恰恰說明對於底層人群,人們并非像對「螻蟻」死去一般漠不關心。忘了盛世,也忘了螻蟻吧。就讓我們都安安靜靜的做一個有自由,受到公平對待的公民。

        流深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