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4

董明珠的格力岁月:累计获2亿分红

2016-11-07
来源:新华网

 

  “我進來不鼓掌,這是第一次”、“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么樣?”10月28日,格力電器(22.400, 0.00, 0.00%)臨時股東大會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訓斥”前來參會的中小股東。
 
  在該次會議上,格力電器擬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的議案因大股東格力集團的支持涉險通過,但配套募集資金的議案則被中小股東以過半數的反對投票否決。
 
  2012年,正是因為中小股東的支持,時任格力電器副董事長、總裁的董明珠得以接任格力創始人朱江洪,出任董事長,開啟了格力電器的董明珠時代。但四年過去,曾經擁護董明珠的中小股東們,此次并不支持她。
 
  4年內中小股東從“擁護”轉為“反對”
 
  10月28日,格力電器將籌劃了7個月之久的資產收購預案交由股東大會審議。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軍,這是格力電器多元化嘗試的重要一步。
 
  但投票結果頗具戲劇性。在大股東格力集團的支持下,資產收購議案以整體66.96%的支持率涉險通過,但參會中小股東過半投下了反對票;配套募資議案因大股東回避表決,被中小股東投票否決。
 
  “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講這個話一點都不過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股東大會上,因中小股東與管理層意見相左,董明珠“發飆”。
 
  而在2012年,董明珠正是因為中小股東的支持,被選為格力電器董事長。
 
  2012年5月5日,格力電器沖刺千億銷售大關之時,格力電器公告股東大會上將進行董事會換屆選舉,其靈魂人物、彼時的董事長朱江洪不在董事候選人名單中。
 
  2012年5月10日,珠海市有關方面正式任命董明珠為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地產(6.070, -0.03, -0.49%)董事長魯君駟為集團副董事長,周少強為黨委書記、總裁。大股東格力集團“換帥”,是格力電器“交接班”的前奏。
 
  彼時40歲的周少強,是由珠海市國資委副主任兼黨委委員,調任格力集團總裁兼黨委書記。當時市場消息猜測稱,在“朱董配”結束后,格力電器將迎來“董周配”時代。
 
  然而,在股東大會上,由耶魯大學、鵬華基金推舉的馮繼勇高票當選格力電器董事,周少強意外落選。除周少強,包括董明珠在內的其他候選人支持率都在95%以上。在格力電器中小股東投票下,代表大股東珠海國資委、格力集團的周少強被擋在董事會門外。董明珠一人兼任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格力集團董事長3職,格力進入董明珠時代。
 
  18次現金分紅,董明珠拿到2億
 
  10月28日的配套募資議案未通過,使得格力收購珠海銀隆充滿不確定性,對此董明珠在股東會上直言參會股東是“每個人帶著不同心思來的”。“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5年不分紅給你們,你們能把我怎么樣,給你們越多越得意,越多話越多”。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自1996年上市以來,除2006年未分紅外,格力其余年份均進行過分紅,其中18次都有現金分紅,僅1997年未派發現金。上市以來,格力累計分紅309.64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760.52億元,分紅率40.71%。
 
  而自董明珠2012年就任董事長以來,格力的分紅力度更甚以往。
 
  2013年格力凈利潤74.46億元,現金分紅30.08億元,股利支付率40.4%,此前5年格力股利支付率最高僅為2009年的32.04%。2014年,格力的股利支付率提高到63.31%,當年142.53億元凈利潤中90.24億元被用于分紅;進入2015年,雖然遭遇上市以來的營收、凈利同比雙下滑,但格力仍提高了分紅比例,股利支付率達到71.48%。
 
  董明珠時代累計分紅255.68億元。享受格力電器高分紅好處的不僅僅是中小股東,董明珠個人也因為格力電器的高分紅,獲利頗多,累計獲得現金紅利2億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三季度董明珠已持有格力4429.35萬股,但在1996年格力上市之初,董明珠以員工身份僅持有格力500股。董明珠個人持有的股份,大部來自2006年格力推出的股權激勵。
 
  2006年格力電器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控股股東格力集團做出承諾:股改從格力集團所持股份中劃出2639萬股的股份,作為格力電器管理層股權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包括朱江洪、董明珠等格力電器高管及中層管理人員成為股權激勵對象。
 
  通過股權激勵,董明珠于2006年、2007年、2009年分別獲得150萬股、250萬股、226萬股股權激勵,認購價格分別為5.07元、3.87元、4.49元,共耗資共2743.64萬元。格力稱董明珠認購資金來自自籌。
 
  除股權激勵外,董明珠還從格力電器領取薪水。2005年,格力電器首次在年報中披露高管年薪。時任董事、總經理的董明珠年薪55萬元,僅次于董事長朱江洪的60萬元。
 
  2007年董明珠年薪首次突破100萬元,達到133萬元,2009年漲至210萬元,兩年后翻倍達到475萬元。2014年,董明珠年薪達到720萬元,為任職以來最高峰,2015年則略有下降至698萬元。
 
  根據格力電器披露的數據,董明珠在格力任職期間至少取得3702萬元薪酬。
 
  而此次被中小股東否決的收購配套募資中,董明珠擬以9.37億元參與員工持股計劃認購,董明珠的持股比例從目前的0.74%上升到1.3%,從第十股東升為第四。此外還將有超過4600名格力員工跟隨董明珠一同認購,格力稱員工持股計劃份額的款項來源于參加對象的合法薪酬及其他合法方式自籌資金。
 
  新京報記者根據格力歷年年報統計,董明珠累計獲得2億元分紅,2005年以來在格力任職期間至少取得3702萬元薪酬。以格力10月28日的股價計算,董明珠持股市值已達9.92億元,且均未質押。
 
  若通過股票質押,董明珠將籌集到足夠的認購資金。而通過這起收購,董明珠將把大股東、銀隆、格力員工甚至自己都牢牢綁定在格力這艘大船上。但中小股東則用實際行動維護自己的利益,否決了收購銀隆的配套募資方案。
 
  董明珠任內,美的超越格力
 
  今年3月,格力提出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珠海銀隆,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軍,這也是格力上市20年來,首次進行非空調業務領域的資產收購。
 
  在10月28日的格力臨時股東大會上,董明珠也強調,格力空調領域市場份額已經達到約40%,“再有增長空間也不大了,是神仙也沒辦法,必須要擴張”。
 
  在董明珠治下4年,格力電器出現業績下滑,凈利潤更是被競爭對手美的超越。2015年,格力實現營業收入977.45億元,同比下滑29.04%,實現凈利潤125.32億元,同比下滑11.46%。
 
  營收、凈利同比雙雙下滑,這是格力上市2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2012年格力營收達到993.16億元,接近千億,當年接任董事長不久的董明珠便提出五年再造一個格力的目標。時間過半,格力營收卻重回3年前水平。
 
  競爭對手美的在“超車”,凈利全面超過格力。2015年美的凈利潤127.06億元,高于格力的125.32億元,較2013年的53.17億元增加了1.4倍。今年前三季度,美的實現營收1164.15億元,凈利潤128.08億元,全面超越格力的營收831.33億元、凈利潤112.29億元。
 
  格力自成立至今,90%以上的收入均來自空調。也是僅靠單一的空調產品,2015年格力在中國市場的份額超過40%,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是23.1%,全球出貨量超過1.7億臺,成就了家電行業的格力神話。
 
  相比于只做空調的格力,競爭對手美的在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領域全布局,2015年美的50%以上的收入來自冰箱、洗衣機及小家電等。
 
  小家電、手機均未見明顯成效
 
  收購珠海銀隆,并不是格力的第一次多元化嘗試。2003年,格力集團旗下格力小家電公司進軍廚具市場,卻導致了格力電器與母公司格力集團“父子”間的品牌之爭。這場爭論最終由時任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出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裁、黨委書記等四職結束。此后的格力電器,依然沉心發展空調主業。
 
  直至董明珠接任格力電器董事長后,格力的多元化之路才重啟。
 
  但歷經兩年多發展,格力的小家電業務并沒有多少起色。2015年,格力生活電器營收僅15.23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僅1.56%,較2014年的17.86億元還有所下降。2015年,美的的小家電業務營收達到354.46億元,占總營收比重達到25.6%。今年上半年,美的的小家電業務營收為203.68億元,同期格力生活電器業務營收7.68億元。
 
  “格力小家電年營收在15億元左右,行業排名在第三集團軍;占格力電器總營收1.2%,貢獻率偏低。可以說,格力小家電做得不出色。”家電行業觀察家劉步塵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劉步塵還認為,格力小家電缺乏特色,產品無明顯競爭力,原名格力品牌,后改名大松,造成部分消費者流失。“前面有不少知名品牌,客觀上對格力小家電形成了市場壓制,也是原因之一。”
 
  而在生活電器外,董明珠上任董事長后力推的格力手機,被業內認為是格力多元化發展的另一方向,也是格力目前爭議最大的業務。
 
  2015年6月1日,董明珠在召開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正式宣布格力手機開賣,售價為1699元。董明珠豪言:“未來相信賣5000萬部不成問題”。今年年初,格力再發布格力手機2代。
 
  但關于格力手機的銷量,仍未有權威數據。在格力電器2015年的年報中,則僅有一處提及格力手機,即“格力已經建成了‘e+e’智能環保家居系統,以格力路由器與格力手機承載的格力智聯APP為控制中樞,實現互聯互通。”關于格力手機研發、銷售等情況均無。
 
  在10月28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面對投資者提問格力手機的發展計劃,董明珠表示格力手機由格力研發制造,拒絕貼牌生產,短期看不到效益。
 
  劉步塵認為,格力手機基本可以判定為不成功。“手機行業競爭慘烈程度遠超空調,你方唱罷我登場,是這幾年手機市場的顯著特征。而以董明珠以及格力對手機產品的理解,是典型的工業時代思維,無法迎合互聯網時代消費者需求。其次格力在手機上缺乏實質性投入,比如無研發能力、無制造能力,甚至連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能力都不具備。”
 
  “反對了,我們讓他們體驗反對后的結果”
 
  多元化未見起色,業績承壓下競爭對手卻在發力,要想5年內再造一個格力的董明珠,急需為格力找到新的“發動機”,于是新能源車進入了她的視野。
 
  但收購珠海銀隆的方案一經公布,便引來質疑不斷。根據收購方案,格力電器擬以15.57元/股發行8.35億股,作價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同時擬以15.57元/股非公開發行配套募資不超過97億元,全部用于珠海銀隆項目建設,其中公司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認購41.88億元,員工持股計劃擬認購不超過23.8億元,員工持股計劃中董明珠個人認購9.37億元。
 
  外界質疑,在格力今年三季度末賬上還有972.34億元貨幣資金情況下,以15.57元遠低于目前格力22.4元的市場價增發并募資,將大幅攤薄中小股東權益。
 
  在收購方案中,格力稱公司雖有高額貨幣現金,但同時負有高額流動負債,需要持有高額流動資金以滿足正常生產經營的需要,并不適合大量的一次性長期資金支出。
 
  新京報記者發現,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格力電器有1256.06億元的流動負債,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為99.62%。而流動負債中其他流動負債為612.37億元,占比近半。格力稱其他流動負債中,593.55億元為應付銷售返利。
 
  銷售返利是格力電器銷售政策。格力在2012年的《增發招股意向書》對該政策予以解釋,“銷售返利是指經銷商在一定時期內累計購買貨物達到一定數量,或者由于市場價格下降等原因,公司給予經銷商相應的價格優惠或補償等。公司的銷售返利按月計提,分期支付。”
 
  自2007年開始,格力在其財報中開始計提銷售返利,列入其他流動負債項目。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自2012年開始,格力計提的銷售返利余額占營收比重開始大幅提高。2012年占比為14.45%,2013年增加到24.30%,2014年達到33.87%,2015年更是占比過半,為54.27%。
 
  對于銷售返利余額不斷增加,格力在歷年年報中并未給予解釋。在2012年的《增發招股意向書》中,格力曾解釋稱銷售返利逐年增加是因為各期的實際支付金額小于當期計提金額,導致其他流動負債項下的銷售返利余額持續增加。
 
  一位不愿具名的財務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去年格力營收同比下滑超過20%,但銷售返利余額仍大幅增加了60余億元,不排除超額計提銷售返利的可能性。“而銷售返利每年支付的實際金額基本都會小于計提金額,資金還是留存在格力賬戶上,這類負債推高了格力的負債率,但實際情況是對格力的現金流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有足夠的現金能夠支付收購卻以低價向大股東、員工增發,在10月28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收購珠海銀隆的議案在大股東支持下勉強通過,但配套募資議案因過半數的參會中小股東反對而未通過。
 
  11月4日,董明珠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表示,“外界認為股東會沒通過,對我們好像是很大的打擊。其實我認為根本沒必要用這樣的心態看。因為你問心無愧,你的選擇是為了給股民帶來更好的發展。他不理解你的時候,反對了,我們讓他們體驗反對后的結果。”
 
  ■ 人物
 
  董明珠:我從不犯錯
 
  10月28日,董明珠在格力臨時股東大會上“發飆”,“教訓”中小股東的視頻,讓這位62歲的商界鐵娘子再度成為關注焦點。從格力基層銷售做起,到執掌這家銷售千億的家電龍頭,銷售神話、實體經濟代表、不做作、愛放炮、強硬、固執,外界將眾多標簽貼在董明珠身上,鮮明的個性也讓董明珠備受關注與爭議。
 
  從銷售做到董事長
 
  1954年8月,董明珠出生在南京一個普通家庭。1990年,丈夫去世,36歲的董明珠將8歲的兒子托管給母親,獨自一人從南京來到珠海,在格力的前身海利國營空調廠找了一份銷售的工作。
 
  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占當時格力銷售額的八分之一。隨后被調往南京,董明珠個人銷售額一年內達到驚人的3650萬元,創造了銷售神話。
 
  1994年底,董明珠被全票推選為公司經營部部長。2001年,47歲的董明珠任格力電器總經理。從一位普通員工做到僅次于格力創始人朱江洪的公司二號人物,董明珠僅用了11年。
 
  給自己打最高分
 
  2013年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上,因小米創始人雷軍的一句“如果小米5年內營業額無法超過格力,就輸給你一塊錢”,董明珠放言“要賭就賭10個億”。
 
  霸道女總裁董明珠與“雷布斯”的“十億賭約”讓董明珠轉眼間成為了“網紅”。用財經作家吳曉波的話說,“紅的原因很突然,制造業被互聯網經濟逼到了墻角,這時候便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提刀在手,替自己大聲地喊幾嗓子。”
 
  2015年3月,格力手機橫空出世。“格力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對于格力手機,董明珠曾放出諸多豪言,“格力手機2015年目標銷售一億部”、“打造三年不用換的手機”、“格力手機2代完爆iPhone 6S”、“開機畫面必須是我,這是尊重消費者”。
 
  格力市場部部長陳自力告訴記者,兩代手機實際上都沒有大規模公開銷售,只是內部小范圍的團購。“董明珠把企業聲譽看得比生命還重,她不會用劣質的產品去忽悠消費者。”董明珠在去年8月接受媒體提問“給格力手機打幾分”時,她回答,“我自己打分從來都是最高分。”
 
  “我永遠都是對的”
 
  “我從來就沒有失誤,我從不認錯,我永遠都是對的。”在諸多公開場合,董明珠均如此表示。
 
  11月4日董明珠在接受網易采訪時解釋不犯錯的原因是其不能犯錯。
 
  “如果我犯了一個決策錯誤,對我的員工交代不了。很多企業倒掉的原因就是領導人決策失誤或者管理失誤。一個企業倒了,最受傷害的是員工,而不僅僅是你自己。所以既然我們坐在領導崗位,是一個管理者,你就應該苛刻地要求自己,不能讓企業倒下。”
 
  對于董明珠言行所受的非議,一位她下屬的格力員工向記者講述,“那是種類似于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她很想去改變一些她不認同的東西。”在這位普通員工眼中,董明珠所謂的“狂妄自大”,源于她對格力極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不允許自己出錯,“格力就是她的命”。
 
  無論引來多少爭議,格力是董明珠所有工作的重心。董明珠曾表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格力,可以十幾年沒有假期,全天候的只想一件事——賣空調。
 
  “走過的地方不長草”
 
  今年9月,《魯豫有約》播出了一檔專題節目,節目中能直觀感受到“鐵娘子”董明珠霸氣任性的一面。
 
  在節目中,由于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準備好車,導致節目組需要耗時等待,董明珠邊走邊氣憤地說“不把你們撤了才怪”。回到總部,董明珠在與來賓合影時,指揮員工關掉照在自己和來賓臉上的投影儀的光。然而員工錯把會議室的燈關掉了。董明珠氣憤地指揮員工“把哪個燈關掉,把這個關掉”。董明珠坐車路過園區時,發現不少員工邊走路邊玩手機,也批評了兩句。
 
  有網友看完節目留言稱董明珠“太可愛了”。但董明珠的作風也讓人想起了那句評價:“董姐走過的路,都長不出草來。”
 
  “科研經費不設上限,搞活動她每一分錢都要把關。”談起董明珠的霸道和“嚴母”式的管理作風,一位格力員工說,有一次格力在北京舉辦大型活動,需要租數輛大巴車。為了應對突發情況,這位員工多訂了一輛。“預算表密密麻麻那么多頁,她一眼就看出來了,問大巴車怎么那么多。”讓她感受最深的,除了董明珠的火眼金睛,還有絕不浪費一分錢的態度。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