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中國海外并購日益受到不友好對待?

2017-03-10
来源:FT中文网

  

  
 
 
  中國在世界各地的投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中”現象,但其成功和挫折都被夸大了,以致有扭曲商業和政策決策之虞。更何況,在全球層面上并沒有跡象表明東道國對中國企業敵意增加。
 
  第一個問題是關于成功交易的定義。據若干數據來源,2016年中國海外并購交易額高達2470億美元。但它們所用的指標更接近于“流傳的收購意向”,而不是“交易”。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編制的“中國全球投資跟蹤”(China Global Investment Tracker),以及中國商務部都同意一個初步估計,即2016年中國對外投資為1700億美元。雖然這一數值可能被上修,但其中還包括了“綠地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2016年總投資額出現大幅上升,但據某些人表示,肯定達不到2015年的兩倍。
 
  如果2016年數據是錯誤的,以其作為基準進行比較,將導致對2017年形勢的誤讀。2017年中國可證實的投資假如達到2000億美元,那就是有所增加,而不是意外下降。2016年海外收購在2500億美元左右這樣的數據并無比較價值。
 
  對成功投資的夸大,與對失敗投資的夸大直接相關。如果擬議的交易也計算在內,“失敗”交易的數額必然大增,因為提議階段的交易失敗的可能性很高。
 
  既不算投資、也算不上失敗投資的最大一筆傳聞交易就是紫光集團(Tsinghua Unigroup)230億美元假收購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紫光集團假裝自己有這筆資金,并迅速提交合理報價,但該交易連收購的邊都沾不上。更糟糕的是將它當做一次有意義的失敗,其實它更接近于鬧劇。
 
  因此,這筆交易不能算作受阻于美國政界的反對。事實上,在中國2016年的投資問題中,東道國的反對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以去年初安邦(Anbang)提出以140億美元收購喜達屋(Starwood)為例。安邦之所以放棄,似乎是因為不想與萬豪(Marriott)競爭,但更可能是安邦缺乏資金,且無法從中國國有銀行獲得融資。其原因不包括美國民眾或政府的反對。
 
  這起收購案的失敗原因可歸結于常規商業判斷、企業失誤或中國政府不同意。因為常規商業發展而失敗的交易沒有計算的意義——這種結果不具有商業或政策上的含義。統計這些交易只是生成了一個更大的數字,從而與正常業務的真實問題混為一談。
 
  東道國的反對、中國企業的錯誤和中國政府的反對,都包含在美國企業研究所數據庫里一組叫做“問題”交易的數據中。收集這些數據的目的是只篩選真實的交易,剔除掉因常規商業問題導致的失敗或受挫交易。
 
  幾乎可以肯定這組數據中存在一些錯誤。盡管如此,但它用的是一種一以貫之的方法,其中包括了略多于200筆交易,交易總值超過3000億美元。第一筆“問題”交易是2005年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簡稱中海油)以180億美元競購優尼科(Unocal)失敗,屬于受政治因素影響的失敗交易。實際上,那次收購失敗標志著中國大規模海外投資的開始。
 
  2008年和2009年是中國企業投資最受挫的時期。考慮到當時世界經濟的狀況以及平安保險(Ping An)等中國投資者缺乏經驗的情況,這并不奇怪。最初的那批投資者——主要是大宗商品公司——如今變得老練多了。
 
  2016年,缺乏經驗的情況出現在一批新的中國私營投資者身上。2016年“問題“列表目前顯示有25筆、總值超過310億美元的問題交易,與2015年的數字基本一致。2016年的數字將有所增加,因為隨著時間推移,一些交易會以被長期拖延或者拖了很久終于被縮小規模的形式受挫。
 
  即使2016年問題交易額最終一直增加至450億美元,其增長也只能映襯2016年成功投資的增長,而不能表明中國海外投資遭遇新一波敵意。倒是去年(至少在最初階段)中國海外投資飆升所遭遇的反對如此之少令人驚訝。
 
  人們非常關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統計,2016年由該委員會造成的受到阻攔或縮小規模的交易總值超過40億美元。這看起來或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美國企業研究所估算,去年中國在美投資總額超過了500億美元(2015年僅為190億美元)。
 
  今年中國的全球投資規模可能出現下滑。能確定這一點的比較基數不是意向交易,而是那些正在推進或已經完成的交易。而且,如果真的下滑,北京方面對資本外逃的擔憂可能是造成下滑的原因。目前沒有跡象顯示外國對中國資本敵意增加或存在大量的投資者錯誤。
 
  本文作者史劍道(Derek Scissors)為美國公共政策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常駐學者
 
  譯者/何黎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