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涉黃過後 今日頭條未來最大的敗局或許在版權上

2017-04-19
来源:品途商業評論·讀娛

  引子:高樓已起,但不知未來是聳立還是坍塌。

  開年以來,今日頭條可謂頻頻站在媒體的風口,先是傳已完成10億美元D輪融資,投後估值已達120億美元;接著又與BAT輪番戰鬥。這不,圍剿還沒脫身,今日頭條又陷入了涉黃漩渦。

  日前,央視曝光了今日頭條等客戶端不定期向用戶推送「艶俗」直播平臺的問題,其推送的直播秀鏈接直接進入「火山直播」板塊,其中不乏一些低俗而不堪的畫面內容,而在整個直播過程中平臺幷沒有提出警示或暫停。

涉黄过后今日头条未来最大的败局或许在版权上

截圖

  問題不斷,却難動堅挺的今日頭條——不過,讀娛君(ID:hanguoxingyule)認爲,未來今日頭條會像百度敗在醫療問題上一樣,輸在版權上。

  視頻搬運工

  去年9月,今日頭條張一鳴宣布,入局短視頻分發,補貼視頻原創者10億元。

  張掌門表示,之所以加大短視頻投入,是因爲短視頻製作門檻降低,視頻更有機會成爲IP。他還給出一組靚麗的數據證明,今日頭條已成爲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如每天有10一次播放,視頻已超過圖文和圖組,成爲最大的內容載體。

  然而,且不說這10個億是否真的能如數補貼給視頻原創者,仔細研究會有這樣的疑問:原創的標準如何界定?另外只要是原創就會享受補貼嗎?原創標準從目前頭條裏面的視頻作品質量可以大致判斷,暫且不論,單說享受補貼這回事,顯然是與流量挂鈎的。只有達到一定流量等級才有可能享受流量分成。因此,今日頭條實際上幷不很在乎你的作品是否原創,你只要能給我跑量,把量做起來,能吸引到廣告主,一切都好辦。

涉黄过后今日头条未来最大的败局或许在版权上

頭條號截圖

  打開今日頭條視頻下面的「影視」分類,可以看到各種不知名的視頻號,內容大都是某部影視劇的精彩片段,或者吸引人的特效。如《怪咖電影》播放的《章鯊》續集,顯示158萬次播放;《洋洋剪刀手》播放《生死歸途》片段,點擊106萬次。最近熱播的《人民的名義》裏陳院長嫖妓被抓的現場片段,點擊7萬次。還有的是某部電影上映前的片花預告。這些視頻號一般都配上吸引人的標題,有些視頻裏配上自己的解說,算比較有良心的了。

屌絲男士片段集合,被剪輯後閱讀近200萬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圖文類信息流廣告一樣,今日頭條已經開始在視頻流裏插入視頻廣告。可以說,文字信息流那套打法完全複製到視頻流的運營中了。

  跟文字信息流對傳統媒體侵權一樣,這些視頻號基本都是搬運或稍加剪輯影視作品片段,吸引點擊量,毫無疑問大都侵犯了原作品的版權。對于這些視頻號的作者來說,點擊量多了可以獲得流量分成或補貼,對于今日頭條來說,短視頻的流量做大了,一方面有了靚麗的數據可以爲進一步融資打下基礎,一方面吸引視頻流廣告,何樂不爲。

  隱秘的做號群體

  那麽,這些視頻號的作者都是些什麽人呢?

  實際上,據讀娛君采訪業內人士瞭解到,起碼就影視這個子分類的視頻號而言,有很多是專門的做號者掌控發布的。影視宣發公司出于票房壓力,一般都會在影視作品上映前多番造勢,製造觀看懸念,因此選擇在大的內容分發平臺進行宣傳。他們一般最喜歡的渠道就是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微博和微信收費貴些,所以大都扎堆在今日頭條。知情者透露,這些做號者在今日頭條發布一個視頻一般收費400多元。很多接的都是廣告單,接了單後再付費購買流量刷數據。

  關于做號者的隱秘江湖,幾天前刷屏的《殺死今日頭條》中透露了些許端倪:一些內容質量不高、版權存疑、不能正常接廣告商業化的自媒體,「騙取平臺補助」、「猜測算法規則獲取高額流量廣告分成」是他們變現的主要途徑。有視頻自媒體人以視頻剪輯爲賺外快的手段,他的賬號上綫三個月,累計播放量已經有600萬,每月獲得的額外收入超4000元。

  據瞭解,一些短視頻一般都是從影視作品裏剪輯某些片段,配上炫目的標題,製作成本極低。還有些做號者長期趴在YouTube、優酷等各大平臺,收集搞笑有趣的作品,然後從中剪輯成短片,發在平臺上。其中以今日頭條這裏客戶端最多。這種不自己製作却扒作品的自媒體號比那些認真的製作團隊多出很多。因爲沒有什麽製作成本,他們更新周期很快,今日頭條一天能更五條,他們不會拉下一條。

  當然,視頻類這些做號者的操作手法,與圖文類做號者的做法幷無太大的差异。除了單打獨鬥,一些升級版的做號者幾個人形成團隊或者公司組織,他們手頭掌握多個號矩陣,不求質,但求人海戰術做出上百萬的點擊量,以此獲取平臺補貼。據業內人士透露,北京附近某個城市有個做平臺號的公司,有近百名員工,平均每天出幾千篇文章,單個平臺每天閱讀量1000萬,雖然被平臺封殺了旗下上千個違規賬號,但其生意却似乎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頭條的版權應對與隱憂

  經過與傳統媒體的一番纏鬥,今日頭條在版權方面也做出了一些預備動作,但其成效如何,值得觀察。

  其在版權方面的首個動作,是引入版權保護系統。自去年以來,今日頭條把更多的資源向短視頻傾斜。據頭條方面提供的數據,今日頭條上視頻資訊的日均播放量超過12億,比2015年增長了6倍,超過文圖資訊日均11億次的播放量。如此多的視頻內容,如何保證不會出現版權問題?據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趙添今年1月在新榜大會上透露,2017年頭條號將啓動Content ID 視頻版權保護系統,即該系統將接入視頻版權內容,包括綜藝、影視劇、MV等。該系統可以在每段視頻上傳時,將它們與源片庫中的作品進行比對,如此就可以發現那些侵權的視頻。

  計劃雖然很美好,但這套系統真的能順暢運轉嗎?讀娛君認爲,很可能跟工業企業那些污染大戶花費巨資安裝的排污裝置只是擺設一樣,這套版權保護系統難以起到設想的作用。首先,該系統接入所有上述版權內容得逐個跟版權方去談,版權方是否願意提供內容接入?今日頭條是否願意提供某種激勵機制?如果沒有激勵,版權方可能幷不願意勞神費力接入這個系統。其次,這套系統如果晝夜不息地運作,去試圖發現侵權視頻,其服務器運行本身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鑒別、通知視頻製作者都需要時間成本、溝通成本。最後,也是最要命的是,如果這套系統真的運作起來,可能目前短視頻內容庫裏面很大部分視頻都將被認定爲侵權,都得面臨下架,如此一來今日頭條主推的短視頻戰略可能陷入尷尬局面:沒有海量的視頻流帶動,就不會吸引廣告主投放廣告,商業變現也就無從談起。

  第二個動作,是購買優質版權。今日頭條意識到其目前的圖文、視頻類內容多是惡搞等質量較爲低劣的作品,開始加大購買版權的力度。今年3月份,今日頭條宣布購買中超未來3年的短視頻版權,另外還有體奧動力版權期內的中國之隊、德甲、足協及超級杯的比賽版權。但長期貼上內容搬運工標簽的今日頭條真的會花費重金去不停地買買買嗎?在擁有版權內容方面,今日頭條要與BAT等競爭,恐怕有些吃力。先看在短視頻領域與其競爭的騰訊,其依賴天天頭條與近期收購的快手圍堵今日頭條,兩者可以依賴騰訊視頻大量的購買的版權;阿裏系的UC與專門發力短視頻的土豆,有優酷等版權資源可以利用。而在短視頻的其它競爭對手方面,梨視頻有全球獨家拍客網絡生産的獨家視頻內容。秒拍由于和微博的戰略合作關係,一定程度上有社交屬性,因此有强烈的UGC屬性。可見,版權是今日頭條的一個短板。

  其三,今日頭條與內容方展開版權合作。如去年奧運期間,今日頭條與央視在短視頻等方面合作,共進行了超過100場直播。更早的2015年,央視新聞就開通頭條號,借助今日頭條的機器算法來吸粉。但央視願意與頭條合作,是建立在頭條目前在業內的領先地位上的。但在目前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包括BAT巨頭都紛紛加大內容分發領域的競爭力度,一場圍剿今日頭條的戰鬥已經打響。

  發力內容背後的邏輯是,人們意識到,現在的流量入口是內容。用戶在何處消費內容,流量就在何處,商業變現的機會也隨之出現。騰訊除了有騰訊新聞和天天快報,還購入快手,入股知乎;曾經以搜索獨占PC領域內容分發鰲頭的百度,如今也推出百家號,其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就組建了超過百人的團隊,而其技術上的優勢或許足以碾壓今日頭條引以自重的機器算法。阿裏則將UC訂閱號、優酷自頻道賬號打通統一升級爲大魚號,幷將扶持額度從10億升級爲20億。

  從上述三點來看,今日頭條在版權應對方面的力道算不上很足,版權資源的「板凳」深度不够,護城河挖得不深。

  因此,今日頭條雖然再傳融資10億美元,但百億美金估值光環下其實有諸多潜在的憂慮。

  其一,頭條自以爲傲的智能分發技術門檻不高。前面已經提到,百度這種主業是搜索引擎的公司,本來就是在智能分發方面擅長的,只不過原來在搜索情境下是人找信息,如今開始是信息找人,對于百度來說,只要換好跑道,技術方面不會次于今日頭條。就其它巨頭而言,這也算不上門檻很高的技術。

  其二,頭條缺乏生態系統的構建。對于今日頭條來說,單一業務、單一廣告模式是最大短板,對使用者來說它就是一個個性化的閱讀客戶端,在生態系統的搭建、産業鏈的完善方面與BAT顯然無法相比。一旦出現更新技術支撑下的新型産品形態,用戶開始轉移,則今日頭條可能將因爲單一跑道更換的巨大成本而被拋弃。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