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視野

2017-05-11
来源:香港商報網

  周八駿

  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踐「一國兩制」20年的經驗證明,「一國兩制」不僅要從由文字展現的制度設計轉變為活生生的實際,而且,這活生生的實際是在不斷演變的。尽管人們對於「一國兩制」的方向、目標和側重點存在着分歧,但是,沒有人相信也沒有人要求「一國兩制」凝固在某個時間點的某種狀態。

  兩地融合不可逆

  目前,香港社會對於「一國兩制」如何演變大體有三種錯誤觀點:一是倒退,倒退至特區第一個5年「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二是實現「真普選」以達至變相「獨立」,乃至公然宣布「港獨」;三是控制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程度、堅守兩地政治區別,將此種狀態延續至2047年6月30日之后越久越好。

  倒退是夢想。爭取變相「獨立」乃至公然宣布「港獨」是一條死路。第三種觀點則是一廂情願。

  從2011年底以來,香港部分居民滋長一股不可小覷的抵制和反對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的情緒,所反映的便是以上第三種觀點。

  這些年,反對派利用這一種觀點和情緒,不斷地制造敵視甚至仇恨內地和內地居民的風波,鼓吹「本土主義」。冒起於「占中」的本土激進分離分子進一步利用這一種觀點和情緒來推動「本土自決」和「港獨」。

  誠然,持有以上第三種觀點者,許多人不屬於反對派。他們之所以形成那樣一種觀點,在頗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缺乏「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視野。

  「一國兩制」結束「井水不犯河水」狀態,是因為香港與內地在兩地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下建立和拓展經濟一體化。在兩地經濟一體化的起始和較低階段,亦即商品貿易自由化階段和內地居民經「自由行」進入香港的最初階段,香港居民所承受的實際影響和思想冲擊是可以接受的。那時,無論香港整體經濟實力,還是多數居民的收入和財富水平,都優於內地城市和內地居民。在那樣一段時間,處於那樣一種狀態,香港居民身在香港,觀望內地,不感覺壓力。

  問題在於,在特區第三屆政府任內,內地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迅速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緊鄰香港的深圳更是發展神速,總體經濟實力緊追香港,若干產業、尤其高科技產業大幅超越香港;但是,香港經濟轉型蹉跎,政治矛盾和階級對立惡化,越來越多香港居民的收入和財富水平被內地、尤其沿海地區先富裕的群體超越。於是,面對兩地經濟一體化由商品貿易自由化推進至服務貿易自由化、內地居民進入香港的人次和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張,香港社會滋長并蔓延不安情緒。諸如「香港永久居民優先」、「守護香港我城」等等的本土主義口號,就是在如斯氛圍里產生的。

  第四屆政府為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積重難返。即將上任的第五屆政府的使命是:如果不能盡快解決一系列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一國兩制」就會被質疑;而切實解決一系列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唯有堅定推動「一國兩制」與時俱進。

  需要新視野

  堅定推動「一國兩制」與時俱進需要一系列政策措施,也需要相應的視野,它包括三個層次:

  一是既從香港角度看國家,也從國家角度看香港。例如,主張「香港永久居民優先」沒有錯,但是,如果過分強調而導致內地居民不快、甚至傷害內地與香港的關系則錯了。

  二是既從香港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也從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角度看香港。例如,廣東方面提議粵港澳大灣區9個城市2個特別行政區實行「錯位發展」,而香港方面建議重點產業分工和銜接發展,分歧的根源就在於視野是狹隘抑或寬闊。

  三是既從香港角度看世界,也從世界角度看香港。上世紀80年代至世紀末,香港一直是國家與世界連接的唯一橋梁。進入新世紀以來,香港仍然是國家與世界連接的主要橋梁卻不再是唯一。隨着全球重心東移愈益顯著,尤其,國家倡導「一帶一路」,香港在國家與世界連接中的位置發生重大變化。

  毋須贅言,在以上三個層次中,第一層次是中心。

[责任编辑:肖静文]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