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房屋政策應穩中求進

2017-10-18
来源:香港商报

  立法會議員 柯創盛

  自回歸以來,房屋都是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因此每任特首的房策理念都會成為全城的焦點。剛公布的施政報告,新房策以「置業」為綱,并以「港人首置上車盤」、「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以及「白居二」恒常化等政策作配合。香港作為華人社會,對置業有着根深蒂固的訴求,政府提出「置業為主導」本來無可厚非,亦可說是順應民意。惟現實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基層市民在苦苦等候「上樓」,「置業」既非他們能力所及,以「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更會拖延他們「上樓」的步伐。當局為房策定位時,切勿忽略基層的實際需求。

  說起「以置業為主導」,不少人可能會想起董特首時的「八萬五」及「十年內七成家庭自置居所」主張。相比之下,董特首年代推動「置業」的力度,可能還比現屆政府更甚。不過,董特首在鼓勵置業的同時,亦提出了「把輪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時間縮短至3年」。至於董特首以后的兩位繼任人,雖然房策被認為是南轅北轍,但他們在增加出租公屋供應上,卻是殊途同歸。因此,可以說歷任特首的房策雖然不同,但追求公屋「三年上樓」的目標卻是一致的,這種政策上的高度一致,其實代表了一種社會的期望。

  再講,雖然「綠置居」有相當的資助成分,但對數十萬基層市民而言,有能力置業者恐怕只屬鳳毛麟角,故出租公屋成了他們「安居」的唯一選擇。在先導計劃下,「綠置居」的單位是計入資助房屋的「配額」內,換言之是不會影響出租公屋的供應,而基於「綠置居」的流轉功能,反會增加公屋的供應,對縮短輪候冊有積極作用。可惜,若新房策下出現「綠置居」與出租公屋「爭地」,甚至是取代出租公屋,現時公屋平均等候4.7年的時間,就難免會延長,結果最基層的市民變相成了新房策的犧牲者。這不論從實際政策效果,還是從公眾觀感上考量,都不理想。

  筆者認為,新房策重新以置業為主導,背后有其良好的意願,無奈現時土地不足這座大山,實在難以踰越,故此處理房屋問題亦只能按部就班,穩中求進。筆者愚見,以「綠置居」取代出租公屋的步伐不應過快,以減少對輪候冊的影響,亦減少基層市民的反彈。其次,政府應從原先規劃作私樓的土地中,撥用某個比例作居屋或「綠置居」發展,以增加資助置業的機會。第三,政府應積極開展公私合作模式,并以私人土地興建「港人首置上車盤」,避免與其他公營房屋「搶地」。相信這樣既可惠及不同社群,又不致引來過大的反彈,能做到穩中求進。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