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中外文学大咖赴东莞观音山采风

2018-04-16
来源:香港商报网

“中外作家交流营”采风团合影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程功明报道:近日,由“一带一路”中国文化教育与国际交流基金、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讨中心、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联合主办“中外作家交流营”走进东莞观音山采风。来自中国、韩国、美国、白俄罗斯等国家的众位作家在观音山景区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登顶观音广场,庄严肃穆的观音圣像、绿意盎然的自然风光,东莞观音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让众位中外作家神清气爽,倍感亲切,并一同种下中外作家友谊之树,希望友谊之树在观音山常青。

  据了解,本次参加“中外作家交流营”采风活动的成员包括中国文联名誉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主任丹增,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秘书长赵晏彪,人民武警出版社副社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温亚军,茶文化作家夏云峰(美国)等众多中外文学作家。

  观音文化震撼人心

  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的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山环抱,素有“南天圣地、百粤秘境”美誉。四月的观音山,春意盎然,鸟语花香。“中外作家交流营”采风团一行乘坐观光车,沿着山路蜿蜒向上,直奔山顶广场。在观音广场,采风团瞻仰了世界最大花岗岩石雕观音圣像,有作家有感而发,观音圣像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和四面青山簇拥中,显得尤为神圣、庄严而又不失祥和、慈悲。特别听到观音山景区相关负责人讲解了观音圣像的历史和观音文化后,中外作家们被观音山的观音文化深深触动,纷纷双手合十参拜观音圣像。

  观音山藏经阁参观学习,坐落在观音广场南侧和耀佛丛林山谷间的藏经阁,是一座仿明清风格的宫殿式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弘。内藏佛教经典众多。其中三部汉、藏文的《大藏经》共计5000余册,分别从河南白马寺和台湾佛光山等地请回,其藏品举世罕见,十分珍贵,系观音山观音寺镇寺之法宝。中国文联名誉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主任丹增一进入藏经阁内,便对阁内收藏的经书种类和数量赞不绝口,随即便拿起一本经书虔诚品读,特别是对阁内收藏的藏文版《大藏经》十分感兴趣,直夸观音山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

“中外作家交流营”共植友谊之树

  共植中外友谊之树

  值得一提的,本次“中外作家交流营”观音山采风行安排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环节——共植中外作家友谊之树。作家们齐心协力,种下一棵棵象征“和平、友好、合作”的友谊之树。大家热情十足,填坑、培土、浇水……每道工序都认真细致。经过一番劳作,一棵棵中外作家友谊之树在观音山“安家”,翠绿的嫩叶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中外作家交流营”采风团中来自美国的茶文化作家夏云峰,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中外作家植树交流活动,他表示:“植树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我们种下的树种里有被视为“神圣之树” 的菩提树,传说在20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悟出真理,为无数众生找到了脱离生死轮回的真谛,终成正果。菩提树如此意义非凡,更是为这次中外作家交流之旅赋予了更特别的意义!所以,希望今天中外作家一起种下的友谊之树如同我们的友谊一样常青。”

观音山景区负责人为中外作家讲解

  抄经品茶感悟禅修

  为了更好的体验观音山景区的佛教文化氛围,深入领略佛教智慧。本次活动还特别安排了“中外作家交流营”采风团中外作家们走进观音山禅茶养生馆,通过虔心抄经、静心品茶,洗涤心灵的浮躁,体味生活的本真。

  位于群山之间的观音山禅茶养生馆,静谧幽雅,梵音渺然,是放松身心、净化心灵的世外方所。抄经品茶期间,几位来自外国的作家们虽说都是第一次参加抄经品茶活动,但是体验起来感觉一点都不生疏。特别是来自白俄罗斯的达莎,不仅人长得美,而且写得一手漂亮的中国汉字。据她自己介绍,至今已经学习了16年的汉语,除了语言,她对中国的文学、文化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曾在《青年》杂志上发表过若干徐志摩译诗。

  此次采风团中,来自美国的茶艺作家夏云峰对禅茶文化馆十分感兴趣,而且对茶道和禅文化相结合觉得非常的奇妙,在“佛缘”、“茶缘”中他娓娓道来:“我本身是一个茶艺作家,对茶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此次在观音山禅茶文化馆品茗的同时抄写佛家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感觉在繁杂的世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瞬间清净”。夏云峰看着简体的经文,却书写了很多国人都无法书写的繁体汉字,虽然耗时比他人多一倍,但写的格外认真,仿佛这一刻,他只属于心经这260个文字。

  历史奇观令人惊叹

  游览观音山,有两大博物馆是不可错过的,其中一个是古树博物馆,另一个是民俗钱币博物馆。中外作家一行随着景区观光车来到古树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颗平躺着的古树。据观音山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珍藏的具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古树60余棵,按生长年代,分3个区域陈列,并配以说明,形成了一条“树说历史”的主题参观路线。其中最老的距今已达4500多年,为黄帝、尧舜时期的3棵青皮树,也是镇馆之宝,而距今最近的也有几百年,这让中外采风团作家们纷纷感叹古树的神奇。

  随后,作家们还来到附近的民俗钱币博物馆参观,馆内精选了600多枚民俗钱币展出,其中有300多枚仅见品(目前惟一发现的),主要展出镂空、异形两类比较少见的钱币。每枚民俗钱币的构图和结字,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典故或民俗故事。其中,有辽代帝王佩戴的镂空钱币,与明代皇家的宫牌,还有始于汉代、兴于宋金的镂空钱币。中外采风团作家们无不感叹历史的伟大,大赞观音山保护文物的行为,留住了这重要的历史资料。

  创作研讨会精彩纷呈

  采风活动结束后,中外作家们共同出席了“中外作家中国故事创作研讨会”,大家汇聚一堂围绕 “讲好中国故事”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学术交流。会议上,中外文学大咖抒发自见,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屡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会议上,丹增对观音山赞誉有加,他表示:“我对观音山的佛文化、生态理念高度认同”。同时,也对观音山未来的发展提出期望,希望观音山坚持走“以生态为基础,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道路。在谈到中国故事如何创作时,赵晏彪则表示:“扬善勿恶是中国故事创作的主旨,不论是什么样的创作文体和题材,都要围绕行善举、走正道、写好人来创作,这样才能正真的把中国故事讲好”。而温亚军在会议上对当代中国故事创作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的讲话更是让人醍醐灌顶,他说:“当代中国故事创作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缺少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共鸣的作品。而故事小说创作得创造性和想象力都来源于对人生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要通过作品表达出人们的思考和经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