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改革开放40周年:共享荣光港澳媒体联合采访启幕

2018-04-16
来源:香港商报网

 

港澳媒体自驾采访团队合影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小美静通讯员王鋮、雅雯报道: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成长为“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民族复兴迎来新的光明前景。为了让港澳同胞了解祖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荣光,1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举办的《共享荣光•改革开放40周年》香港澳门媒体联合自驾采访活动正式启幕,第一站活动自驾到达云南省。40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跨越,未来更富艰巨挑战性,但未来也必将更美好,这是此次港澳媒体自驾行对云南各族少数民族村落的真实期待。

  云南省全面贯彻中央统一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努力建成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定位,立足云南特点,促改革、扩开放、闯新路,发动改革这个引擎,让社会活力加速绽放。云南道路艰险,自驾采访团队需要翻山越岭,考验尤为艰巨,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条件再艰苦也阻止不了港澳媒体用车轮丈量祖国的美、用摄像机和录音笔记录祖国的大好河山。12日,我们跟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港澳节目中心组、蚂蚁自驾俱乐部到达采访首站: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下辖片马镇,片马口岸海关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和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

  片马口岸:云南怒江州经济腾飞中的一翼

  片马口岸地处云南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腹地,位于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片马镇,南、西、北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坡腹地,是怒江州唯一对外开放的省级口岸,已成为怒江州经济腾飞中的一翼,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使片马口岸成为怒江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目前正朝着资源开发、加工、进出口贸易等多功能综合性口岸发展。

  片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重要的边防屏障,也是古西南丝绸之路通道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文化。早在600年以前,该地区就有中缅、中印的贸易往来。1987年,泸水县委、县政府开始与缅甸克敌邦第一特区合作开发境外木材资源,打通了金索朗至缅甸楚玉河大黑山的边境通道。1991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放口岸,2003年,片马口岸列入国家级二类开放口岸。目前泸水县区域共有片马口岸以及省政府批准的岗房、俄嘎和金索朗三条边民互市通道,一口岸多通道格局。在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大战略中,片马口岸将成为促进怒江州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支撑和发展动力。但由于受历史、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片马口岸发展建设也受到制约,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与云南其他口岸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影响了口岸对外开放作用的发挥。

  据当地居民介绍:“片马”在景颇语中意为“码板子的地方”,也是“木材堆积的地方”,唐宋为南诏的西域领地,元属云龙甸军民府。在二战期间,片马口岸是驼峰航线的必经之地,日军占领了缅甸之后,片马并未明确是中国还是缅甸的,英国占领缅甸以后,也对这块土地也是虎视眈眈,直到1910年,缅甸的1000多名英军武装占领片马地区,片马当地的士兵带领老百姓与驻缅英军展开了顽强斗争,最后把驻缅英军赶出了片马。

  片马口岸

  中缅贸易稳中求进 片马口岸货物往来为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指示:“要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片马当地政府联系群众身体力行,正努力向着“平安建设”方向探索和实践。

  昆明海关驻怒江办事处监管科科科员于涛在片马口岸为港澳媒体记者介绍了片马口岸贸易的一些具体情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涛说:“2014年以前片马口岸进口矿石类,包括宝矿石、 矿产 、铁矿砂 、硅矿、 钼矿等 ,2014年之后,缅甸政府禁止了原木材的出口,现片马口岸主要以进口矿石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木炭和空心竹。”在记者问其口岸监察工作内容时,于涛说:“在工作中,我们会根据进出口货物的基本属性进行稽查监管,分外形查验和彻底拆开查验两种方式。为防止违禁物品进境,海关要求所有进出口货物100%检查,其中,矿石属于大众散货,较容易从外表来鉴别,袋装货物则需要根据相关指令对货物的前中后段进行拆封抽样查验。”

  片马口岸主要是货物往来以及边民贸易往来。港澳媒体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中国出口货物除了日常的生活物资,还以建材、水泥等机械设备为主,目的是帮助缅甸修建公路和建筑设施。片马口岸2017年年货运量基本达到10万吨(其中出口2万吨),机械小车的净出口量为每天100辆次。

中缅边境

  片马海关人员:深山峡谷里的国门卫士

  望着夕阳的余晖,聊聊生活,谈谈梦想:“片马口岸的生活比较单调、枯燥,自己也曾经有过彷徨、迷茫,但身为海关关员始终肩负着为国把守国门的那份责任和担当。”海关人员和港澳记者们一起聊天时这样说。延绵450公里长的边境线,冬季结冰的路面和封山的大雪,夏季泥石流、塌方和奔腾的怒江水,以及日复一日坚守在国门的执着,这就是怒江海关人常年工作、生活的全部。

  昆明海关驻怒江办事处于2015年6月26日正式挂牌,19名海关关员组成了这个新的集体,怒江迎来了第一个正式的海关机构,结束了常年由各个相邻海关轮流管理的历史。然而,这里落后的经济、医疗、教育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差的交通状况以及滞后的口岸建设,重重困难无一不考验着海关人坚守的决心。“其实我们不太愿意被定义为关区最艰苦的地方,而更愿意被大家称为昆明关区最年轻最有希望和朝气的队伍。因为我们这支小队伍平均年龄还不到三十岁,今年一位老同志即将退休,到时候我们又年轻一岁。因为年轻,小伙伴们充满朝气,不畏艰险,总能怀着一颗热忱的积极投身工作。这些在家里都是父母宝贝的80后90后用自己的担当撑起了办事处的一片天,也撑起了怒江的海关事业。每一名关员都为去口岸驻点而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晕过车吐过早点,但是从来没人说过不。大家一起在大雪中推过车,给车子上过防滑链。大雨里也曾一起救过因为路滑而撞在山上的车子,由于塌方而被困在口岸十天半个月也是家常便饭。去年为了实现业务现场两简案件零的突破,两名关员主动申请在口岸值班,不办案件不下点,最后整整在口岸待了一个月,吃了好几箱方便面。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从来没有退缩过,尽忠职守从未缺席。当然热爱工作的同时大家也热爱生活,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也齐心协力取得了一些成绩。” 办事处关员说道。

  据了解,昆明海关驻怒江办事处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先后获得了县级、州级文明单位,州级青年文明号称号,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扶贫工作小组,积极投身志愿者活动和扶贫攻坚行动。“我们也是许许多多边关同志的缩影,常年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医疗、教育环境,找不到对象,照顾不了家乡的父母或者分居两地的家人和孩子。但是,总是要有这么一些人凭着一腔热血去付出去奉献去坚守。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到了这里,因为有人知道大家的努力,愿意倾听大家的故事,并且愿意成为大家的坚强后盾。”

  怒江有享有东方大峡谷美誉的怒江大峡谷,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有人神共居的地方丙中洛。同时也有溜索医生邓前堆,全国道德模范高德荣,和朴实的傈僳族、独龙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当然还有这支昆明关区最年轻的海关队伍,矢志不渝的坚守在中缅边境。他们将不断发扬坚韧不拔,奔腾不息的大山、大河精神,和年轻的怒江办事处一起奋勇向前,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