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脈搏】《香港志》:香港的「尋根」歷史工程

2021-02-17 02:5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黃芷淵

 國有史,地有志。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悠久而獨特的文化傳統。香港在明清時期隸屬廣州府新安縣,新安縣曾多次編修縣志,但現在僅存清康熙與嘉慶年間的兩個版本;後來英國佔領香港,再未進行任何修志工作。

 直至去年12月,《香港志》首冊《總述·大事記》正式出版。這部由香港地方志中心負責編纂的著作,紀錄了從西元前5000年先民活動到香港回歸20周年的7000多年間的6000多件大事,涵蓋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等範疇,成為第一本真正屬於香港的地方志。

 《香港志》的出版,終於填補了香港地方志的空白,也標誌着香港自清朝之後再次回歸中華民族的修志傳統。

 志書「述而不論」

 「志」與「史」關係密切,但在功能、體例、內容、資料處理等方面,有明顯區別。其中,志書的編撰以「述而不論」為原則,採用「讓資料說話」的編修手法;而編撰史書則要求解讀原始史料,以觀點統領資料。

 劉蜀永是香港最早開始推動編修地方志的歷史專家。上世紀80年代初,剛從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的他下定決心,要繼承中國編修地方志的文化傳統,為香港編修《香港志》,讓港人找到自己的「根」。為了這個目標,他與另外兩位歷史專家丁新豹、劉智鵬,奔波數十載,一步步搭建起研究團隊,被外界稱為「二劉一丁」組合。

 橫排類目,縱寫事物,以橫為主,縱橫結合。籌備修志初期,推動工作十分困難。「二劉一丁」率領團隊為修志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多年來撰寫了40多本地方史志書籍,並向社會推介地方志,幫助香港社會了解修志的重要意義。

 直到2019年,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董建華責成團結香港基金牽頭成立香港地方志中心,以「團結牽頭、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學者編纂」的民間修志方式,正式啟動香港地方志的編纂工作。

 香港的「百科全書」

 《香港志》如香港的「百科全書」,編纂過程十分艱巨,著作系統地記述了香港千百年社會、人事和風物的發展和變遷,以香港已知最古老的大嶼山石壁東灣遺址下層文化為上限,即西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並以香港回歸20周年的2017年7月1日為下限,涵蓋約7000年歷史。全書內容共分成10個部類,包括大事記、自然、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等共66卷,全書約2500萬字,平均每卷35萬字,並以「總述」與「大事記」合為首卷。

 做好一件事不容易,堅持做好一件事更不容易。在香港社會對地方志幾乎毫無概念之時,「二劉一丁」不遺餘力地投身修志事業,一晃便那麼多年。劉蜀永說,希望通過《香港志》,着重解決三個問題:香港人是怎麼來的?香港是怎麼來的?香港特區和內地的關係是怎麼樣的?而為達到「存史、資政、育人」之目的,《香港志》遵循「史實為記,述而不論」的原則,客觀地記述香港變遷,在對原始資料作篩選、考證、提煉等基礎上,完整記述事情的始末及過程中的重要節點,希望讓年輕人從認識香港歷史發展開始,了解香港與內地的密切關係。

 香港地方志中心的標識,是以「香港」二字演繹而成的樹根,寓意「尋根」。如今,《總述·大事記》的面世,為這項「尋根」歷史工程揭開了序幕,中心的目標是希望於2027年香港回歸30周年誌慶時,完成整部《香港志》,願讓香港歷史與未來扎根於中華大地,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弘揚!

[責任編輯:劉亞寧]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