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特别报道

從“棚改”看貴州城鎮發展

2014-11-04
来源:香港商報

  規劃效果圖-牛大場鎮

  彭家灣棚戶區花果園城市綜合體建設部分已經建好完工

  施秉縣西街供銷社片區棚戶舊改建設項目

  貴州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作為典型的山區省份,在城鎮化戰略中,不管是“城市上山”還是“農民進城”,都會遇到諸多難題。可以說,城鎮化是貴州發展的一大“短板”,也是最具潛力的內需。

  棚改,是破解城市內部關健的二元結構的關健舉措。作為城鎮化繞不過的一道坎,不僅與城市升級改造有關,還與相關產業、當地經濟發展緊密連在一起,是一項關乎利國惠民的生計大事。

  歷年來,貴州高度重視棚改工作,創造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根據城鎮化發展需要,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居民參與”的方式,充分結合當地舊城改造、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大力開展各類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

  截止2014年9月底,國家下達貴州省各類棚戶區改造目標任務41.44萬戶(其中2014年15.59萬戶,占歷年來貴州省棚戶區41.44萬套總量的37.62%),共爭取中央補助資金79.15億元,省級落實財政補助資金9.64億元。實物安置住房建成9.06萬套,貨幣安置11.69萬戶。

  從‘憂居’到‘宜居’,對于貴州,不僅是要做好城市及國有工礦、林區、墾區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等五大類棚改工程,還要在自然生態特色、民族人文特色、山地城市特色、產業特色、城市風貌特色上下功夫,力促城市整體提升。

  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的意見》中明確要求,要加快推進集中成片棚戶區(危舊房)改造,穩步實施城中村和零星棚戶區改造,逐步開展基礎設施簡陋、建筑密度大的城鎮舊住宅區綜合整治,重點推進三線企業集中地區的棚戶區改造和獨立工礦棚戶區改造,推進城鎮化進程,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針對有開發價值、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棚戶區(危舊房),要結合100個城市綜合體建設,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方式確定項目開發建設單位。對開發價值低的非成片棚戶區(危舊房),尤其是大中小學校的危舊房改造,要與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統一實施,或與具有開發價值的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捆綁實施。

  預計2014年至2017年,貴州每年按15萬戶的規模,共改造各類棚戶區60萬戶,其中城市棚戶區58.2萬戶;完成直接投資1000億元左右,拉動城鎮化率3個百分點左右,使居住在棚戶區中的180多萬群眾居住和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香港商報記者 許入介 黃慶松 周克訥

  地方掃描——融特色 聚產業 促投資 增經濟 共發展

  貴州省各地在實施過程中,根據自身特點,創新安置房建設模式,取得良好的成效。貴陽市立足于“政府讓利、企業微利、百姓得利”的原則,大規模開展城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在改造過程中按照“規劃一片、改造一片、提升一片”的要求,大力推進了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步伐,受到了李克強總理的贊許;畢節市將棚戶區與城中村連片綜合改造,既改變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又推進城鎮化進程;遵義市、黔東南州等歷史名城和少數民族聚居地通過對非成片舊住宅區整治,既消除安全隱患,完善了居住功能,又維護了民族傳統風貌和歷史名城古鎮的文化特色。

  棚改新格局

  ——貴陽:疏“老”建“新” 組團開發

  棚改地區很多都是城市核心區,位置優越但是連片的低端住宅,讓城市的基礎設施改造很難。貴陽,作為省會城市,更應起到輻射引領的帶動作用。今年1月,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提出,貴陽要加快棚戶區改造,力爭3年內完成全部1300萬平米的改造任務。

  事實上,貴陽近年來堅持將加快棚戶區改造作為“疏老城、建新城”的重要內容,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從2010年至2013年底,貴陽市已開工花果園、五里沖、白金片區、漁安安井等121個項目(地塊),累計投資600億元,改造棚戶區城中村居民5.8萬戶、改造面積2280萬平方米,惠及20.3萬人。此外,貴陽市成立了工商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盤活部分國有工礦企業資產,以國有企業棚戶區改造為載體,成功探索出一條“深化國企改革,解決好職工安居和就業”的好路子。

  “新老”結合 雙增雙降

  據最新調研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7年,貴陽市能夠實施改造的集中成片棚戶區、非成片棚戶區(危舊房)共有544個地塊20.5萬戶,面積為320萬平方米。

  今年,貴陽提出“三年完成老城區、五年完成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的目標任務,并制定《貴陽市棚戶區城中村改造2014—2018年行動計劃》,通過政府主導、政企聯動、異地平衡、整體推進等方式,加快城市棚戶區改造步伐。

  按照計劃,年底全市將改造各類棚戶區216萬平方米,其中城市棚戶區改造面積185萬平方米,“三線”企業棚戶區改造面積31萬平方米。對于貴陽中心城區中最破舊的市非成片集中的棚戶區,今年將啟動開工改造項目38個。

  目前,國開行已提供了140.1億元棚戶區改造專項貸款,為34個老城區集中成片和非集中成片棚戶區改造項目,有效破解棚戶區改造融資難題,為推進全市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接下來,貴陽市還將加大二環四路城市帶、軌道交通一號線沿線、南明河流域沿岸以及大營坡、花溪孟關重點棚戶區改造項目以及漢湘街、龍泉、星云家電城、電視機廠等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推進力度。

  與此,還將編制疏老城建新城的布局規劃,建立老城改造和新區建設聯動平衡的機制,嚴格控制開發的強度。按照“雙增雙降”的原則,也就是增加綠化,增加公共空間,降低人口密度和建設強度,明確了只拆不建、多拆少建、少拆多建等8種形式的地塊的建設方式,確保公共綠地和公共空間得到大量的增加,建筑的總量得到嚴格的控制,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得到明顯的下降。

  預計未來老城區人口要由現在的150萬減少到110萬,人均的公共綠地面積要從現在的4.4平方米提高到8.8平方米。到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控制在320萬人以內。

  組團式發做大城市空間

  未來,貴陽將優化市開發模式,利用好級差地租提高償債能力,依托已建和即將建成的城市干道、軌道交通、快鐵,組團式做大做強貴陽市。將建立“規劃樹”的編制層級體系。加強“樹根”類別的城市道路交通、水資源、公共服務和市政基礎設施等專項規劃;圍繞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強“樹冠”類別產業、居住等城市主要功能的規劃。

  目前,貴陽市編制完成了中關村貴陽科技產業園空間布局規劃、貴陽市城市空間布局和組團布局規劃等大量的規劃,圍繞疏老城建新城的要求,優化了城市的空間布局結構,推進了城市的組團式發展。形成兩個都市核心,3條生態增長,8個功能板塊,27個功能組團的布局形態,形成老城和新城的有機聯動。

  看點:國內超大盤花果園

  由宏立城集團投資總額為900億元的彭家灣片區改造工程——花果園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算是貴陽棚改最成功典范。這個被譽為中國第一大樓盤,占地6000余畝、總建筑面積1830萬平方米、規劃居住人口就高達50萬人的超級大盤,包含1家三甲醫院、6大公園、8所中小學、多個幼兒園、10個商業中心、12條市政主干道、31條公交線路,15萬個就業崗位。

  過去,彭家灣是貴州省最大的棚戶區、貴陽最大的“城中村”。隨著2010年彭家灣危舊房棚戶區改造項目正式啟動。彭家灣很快將舊貌換新顏,取而代之的是宜居、宜商、宜業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站在高處鳥瞰彭家灣,昔日的臟、亂、差已然消失,市民李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前自己在彭家灣的家屬于不折不扣的“蝸居”,現在政府改建棚戶區,自己終于能夠住上寬敞亮麗的新房了。

  年過八旬的許定昌老人用領到的拆遷過渡費租住花果園小區附近的房子,他每天走10分鐘就可以到達小區中心的濕地公園,看天鵝游弋鴛鴦戲水,順便也去看看正在緊張施工的那片工地。在那一棟棟正在施工的高樓里面,有自己未來的新居。提起即將入住的新房子,老人家滿懷憧憬:“以前的環境跟現在真的沒法比。我把原來那套95平方米的舊房子換成了一套50平方米、一套45平方米的小兩居,等房子到手了,一套用來出租,租金可以改善自己和老伴的生活,另一套用來讓自己住得舒舒服服。

  棚改新策略

  ——施秉:融合“產業模式” 打造特色城鎮

  棚改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讓民眾生活得更好。較區市縣而言,棚改工程不單是以老舊房及配套設施不齊全、隱患大的集中連片居住區為主的棚戶區改造工程,還應優化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的選址,將棚戶區改造與城鎮建設、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并同步規劃完善新建安置小區的市政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采訪中發現,黔東南施秉縣就是如此進行的。

  據介紹,施秉縣今年規劃紅線內的新城片區和金家灣片區棚戶區將改造戶數600余戶,涉及房屋面積為48000多平方米。

  環比中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二線城市及周邊的三線城市,這個數字是顯得微乎其微。但小地方也有大手筆,小地方也有新思路,搭上棚改順風車,施秉正全力實施城市功能升級與鄉鎮同步發展的新戰略。

  該縣正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強化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的風貌設計,體現地域建筑風貌特色,進一步完善房屋使用功能,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按照規劃,縣域將形成“十”字形的軸線空間發展形式。橫向發展軸,即黃平--施秉縣城--甘溪--鎮遠發展軸線,主要依托施黃高速公路、施鎮二級公路形成的城市經濟帶,以發展旅游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和生態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縱向發展軸,即牛大場--施秉縣城--楊柳塘--雙井--馬號發展軸,貫穿了全縣主要產業發展集中區和交通便利的主要城鎮,重點發展中藥材加工業和生態旅游業。

  定位于“一帶、一峰、雙核、四壁、多廊帶”的空間格局,施秉在棚改過程中,縱深實施“產城融合”、“景城融合”發展戰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相互促進,同步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為宜居宜業宜旅的山水園林旅游服務城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看點:牛大場特色小城鎮

  作為貴州省100個示范小城鎮之一的牛大場,借棚改契機,正按照打造成集藥農、藥商、藥企為一體的中藥現代產業化集聚地的要求,力建成中藥材特色鮮明、產業效果突出、生活休閑一流的特色小城鎮。

  整個城鎮規劃區為“三心兩軸兩區兩組團一元”的基本結構。即:三心——即教育中心、行政中心、療養中心;兩軸——依托現狀施余公路形成鎮區主要發展軸和結合南北向主要街道形成城鎮次要發展軸;兩區——行政商務科研片區和商貿服務片區;兩組團——以現狀建成區形成老城綜合組團;以中藥材交易中心形成的商貿服務片區;一元——以物流倉儲形成的物流園區。與之配套的鎮域公共服務設施、綜合交通、生態環境保護、空間管制、綜合防災等也在同步實施。

  在建筑風貌上,牛大場以多元素為融合,采用太子參、銅鼓等特色元素建設現代型風貌區,以山水特色為主,民族圖騰為鋪,充分展示筑風格和多樣文化元素。

  在景觀風貌上,以自然山體為鋪墊,以河流為紐帶,以廣場和綠地為節點,形成“一核(結合鎮區中部的中心綠地形成綠核,結合布置活動設施,滿足居民生活對鎮區綠地景觀的要求)、二帶(結合鎮區東西兩側的兩條河流及沿岸綠地,形成兩條濱水綠化景觀帶,在為鎮區居民創造良好景觀環境的同時,形成綠楔,將鎮區外圍良好的綠化山體河流景觀引入鎮區,起到調節區域小環境氣候的作用)、多點(結合鎮區居住組團內部設置的公共綠地和小型廣場,形成空間景觀節點)”的景觀結構,從而塑造出鎮區自然生長的城鎮總體風貌。

  其中,牛大場中藥材現代高效農業扶貧示園區,以特色中藥材太子參為主打品種,核心區規劃面積2萬畝,輻射帶動區面積10萬畝。預計總投資10億元,力爭通過3—5年的建設,實現年產值達100億元以上,年人均收入達10000元以上,帶動全縣3.3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集產、學、研、貿、工、農為一體的綜合性中藥材現代高效農業扶貧產業示范園區。包含了中藥材百草園、中藥材優質種子種苗繁育區、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區、中藥材加工區、中藥材交易及綜合服務區。

  在牛大場林家沖太子參繁育基地里,記者見到了正在種植太子參的藥農陳連發一家。他告訴記者,以前守著一畝三分地,只能種玉米,生活過得艱苦。現在政府連片式的開發,加上產業的融合打造,不僅使環境改善提升,百姓也大大創收。以他家為例,太子參的年純收入近20萬元。現在,牛大場鎮5000農戶中,4000余戶種植太子參,人均收入超6000元,村民建房買車,已成常事,村鎮面貌得以全面改善。

  數據盤點——推行與做法

  1、寬資金籌集渠道,積極爭取金融支持。

  分別與國開行、工行、建行、農行等7家金融機構簽訂政銀合作備忘錄或框架協議,積極爭取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金融貸款支持。

  截止9月,貴州省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獲得各金融機構貸款資金305.32億元(即實際到位貸款資金),其中棚戶區改造貸款資金261.29億元。二是通過政府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券和基金,全省共籌集資金151億元。三是利用住房公積金積極支持棚戶區改造,全省利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總額14.32億元中,支持棚戶區改造貸款總額為2.6億元。

  2、成立融資平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2014年4月,貴州省組建省級融資平臺——貴州省貴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向國開行爭取棚戶區改造項目貸款授信738.88億元,額度全國第一,現已為全省2013-2017年城市棚戶區改造規劃中的47個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正式授信328.88億元,其中已到位貸款資金76.77億元。

  各地均成立了市(州)級融資平臺公司,將政府各部門掌握的經營性資產、非經營性資產、國有企業資產、自然資源有效整合,使投資、融資、項目規劃和管理、項目維護、監管這些職權在統一的投融資體制下協調運行,減輕了財政壓力,強化了風險管控。

  3、落實優惠政策,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改造。

  在實施城市棚戶區改造過程中,鼓勵地方加大投入,實行財政補貼、稅費減免、土地出讓收益返還等優惠政策;允許在改造項目中,配套建設一定比例商業服務設施和商品住房,支持讓渡部分政府收益,積極引導開發企業參與棚戶區改造。

  4、啟動國有企業棚戶區改造摸底調查工作,切實改善困難職工住房問題。

  全省國有企業棚戶區2013年底剩余改造戶數14.26萬戶,其中,規劃區內10.7萬戶、規劃區外3.56萬戶,并全部細化落實到各年度和具體項目。

  專家建言——

  貴州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棚改是很好的投資領域

  隨著市容市貌的改觀,交通、治安等問題的解決,棚改吸引了眾多外來投資者,刺激擴大了消費,對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改善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工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的情況下,經濟要保持平穩發展,必須要有新的投資領域,既不會帶來產能過剩,又能消化部分過剩產能,還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棚改就是很好的投資領域”。胡曉登認為,新型城鎮化不能老搞‘錦上添花’,還應該搞‘雪中送炭’。貴州在把棚戶區改造作為發展重點時,應突出城鎮化發展不是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和城市平面擴張,而且關系到社會民生、解決城市貧富差距等問題。

  當下貴州棚戶區改造,不是著眼空間擴張,而是城鎮化質量的提高。棚改不僅僅是民生工程,還充當了拉動經濟發展的新手段。

  胡曉登分析,目前地方政府財力緊張,一般不作為投資主體來主導棚戶區改造,只能給予政策,在交通基礎設施等方面給優惠和便利。政府最好是引導、規范、制定政策,然后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政府規劃必須考慮協調發展、平衡發展、健康發展。

  記者手記——

  特色彰顯“個性貴州”

  顯然,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及產業發展空間的最優布局成為貴州棚改過程的核心和亮點。

  的確,越是欠發達地區,越是山區省份,越要重視城鎮化。貴州的城鎮化,尤其要重視縣城和小城鎮,在縣城和之間集聚更多的生產要素。

  對于環境優美、氣候怡人,有著先決條件的貴州,在后天的修士和培育更顯可貴。結合山地優勢,貴州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因時而動,小城鎮建設不“攤大餅”,追求“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易貿則貿、宜游則游、圍繞“綠色”主題,彰顯個性特色,建設精品城市組團,著力打造“東方瑞士”。

  目前,貴州已組團,成立課題組,從貴州少數民族的建筑中吸取、提取好的元素,最后形成一個受認同的貴州特點的建筑符號、建筑風格,形成貴州的城鎮風貌的做法更是為貴州的城鎮化之路增色添彩。

  未來,棚改在“美麗鄉村、綠色小鎮、山水城市、和諧社區、多彩貴州”體現出的不僅是城市的擴容、功能的升級、產業的集聚、城鄉的一體,更是文化的底蘊、時尚的風范、現代的氣息。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