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地方产业

山東要建三座核電站 濟南的企業能否分一杯羹

2017-08-22
来源:香港商报网

   

 

  近日,宏達科技園廠房內,工人進行乏燃料(反應堆內燃燒過的核燃料)儲罐焊接。 記者郭堯 攝

  【香港商報網訊】 “華龍一號”最近很火,因為它讓核電成為繼高鐵之後,中國“走出去”的又一張國家名片;在國內,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福建福清5、6號與廣西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也正在建設。根據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30年,山東要形成三大核電基地,且煙台海陽核電站年內有望發電;業內預測,核電裝備制造將形成一個萬億級市場。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在推動核能小型堆示范工程,我國清華大學已有實驗,民間用核也正由理想照進現實。在這個從國家到省再到民間的核電工業圖譜之中,濟南的機遇何在?濟南的企業能否分一杯羹?

  1 一度零訂單的堅守

  5月中旬,長清區宏達科技園廠房內,工人正在生產壓力容器,旁邊站著國家核安全局派出的工作人員,工人的每一個動作都在注視之下。這時,廠房外傳來大型卡車的轟鳴聲,這是生產材料運來了,國家核安全局的工作人員又去檢測,如果原材料不合格,會被退回。

  “這是核級的壓力容器,用在核電站上,為了保證安全,整個生產過程,都得嚴格監控。”山東宏達科技集團總經理張德利解釋,比如設備的每個焊縫,都能清楚地查出焊工的名字,並清晰記錄電流、電壓的大小。

  據介紹,宏達公司是山東最早獲得國家核安全局批准的核級壓力容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之一。談及獲得這個許可證,張德利感慨萬千:“2007年左右,包括長清在內的全國壓力容器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困擾,價格下滑、利潤縮水,導致同行間無序惡性競爭,要想生存,只有轉型升級,生產別人生產不了的。”

  於是,宏達公司准備進軍核電裝備制造業領域,申請資格生產核級壓力容器,原因很簡單,核級壓力容器價格高,是普通民用壓力容器的5倍以上;但要求也極為嚴苛,不僅需要硬件上投入,還得提升員工技術水平,而且一申請就是5年,花了6000餘萬元;最後在2012年,拿下這一許可證,企業生產技術水平得到提高。

  “2012年,核級壓力容器訂單幾乎是零。”張德利在轉型後的第一年遇到了當頭一棒。之後,我國核電產業規劃一個個利好政策不斷出現,情況漸漸好轉,2015年張德利完成訂單6000萬元,2016年8000萬元,今年預計能突破1個億。

  2 4500億的大蛋糕

  張德利的樂觀不是盲目的,我國核電企業常駐山東專家李先生表示,從國際上來看,全球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或計劃發展核電,需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盡管我國發展核電起步比較晚,但目前技術水平已在世界第一梯隊。

  這不是浮誇,而是事實,從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受歡迎程度上就可窺一斑。在中國廣核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的努力下,這項技術已進入巴基斯坦、阿根廷、肯尼亞,正在接受英國最嚴苛的技術審查。目前,核電已成為繼高鐵之後,我國第二張國家名片,裝備國產化率達到85%以上,涉及5300餘家企業。

  從國內來看,現有36台核電機組運行、20台在建核電機組,在建機組數量世界第一。李先生說,根據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在運在建核電達到8800萬千瓦。從山東來看,到2030年,投產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2065萬千瓦。

  “每投資建600萬千瓦核電,基本投資就得1500億元,會帶動相關產業4500億元。”李先生說,這顯然會帶動相關實體企業發展。目前,山東在建核電站有兩個,分別在煙台海陽和威海榮成,下一步要適時啟動第三核電廠址開發。

  如果說核電站離濟南人太遙遠,那么低溫核反應堆供熱以後可能普及到每個家庭。“現在業內有個想法,或者說早已有所實施,就是用低溫核反應堆供熱,在大型小區或者城市周邊設置,基本實現近零排放。”李先生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清華大學核能所就建造了一個這樣的反應堆,像個“原子鍋爐”,供熱至今,具有固有的安全性。目前相關技術正在進一步研發中,根據國家規劃,2020年前要適時開展小型堆核電示范項目建設。

  3“群龍無首”的濟南涉核企業

  核能小型堆的應用非常廣泛,不僅可供熱,還可在發電、海水淨化方面派上用場;如果高溫供熱,還可用於石油、化工、煉鋼等工業領域。“比如核動力航母、潛艇,用的就是小型堆技術。”張德利說。

  2015年,濟南市政府曾與中廣核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燃煤鍋爐替代等就涉及小型反應堆領域的合作。“核能不受自然條件影響,一年可發電8000小時,比火電的5000小時還多,轉化效率更高。”李先生說。

  目前,煤炭是山東的主要能源,年消費4億噸,占全國10%,減排壓力非常大。如果未來發展小型堆,保守估計至少100個,會帶動直接投資2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產值7500億元。很多濟南企業看到未來核能利用的市場潛力,也在紛紛布局試圖分一杯羹。

  此前,中廣核集團曾在濟南召開了一個項目洽談會,近30家企業參加,不僅包括能提供壓力容器的宏達公司,還有華淩電纜、北車風電、力諾等。“給核電站供應電纜,要求非常高。”華淩電纜總經理王兆波說,他們從2008年開始研發第三代核電電纜,近幾年才驗收通過,在85℃時的熱壽命為76.2年。

  “濟南在涉核產業鏈方面,還是比較全的。”李先生說,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山東大學的能動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的學生,在核電企業非常受歡迎;在設計領域,有鼎超熱電設計院、國家核電的山東省電力設計院等;在施工領域,有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公司,即原山東電建二公司,早在1987年便參與了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之後又參建嶺澳等多項核電工程。

  但問題也很明顯,濟南涉核企業“群龍無首”,多在分散經營,相互聯系很少,沒有形成產業集群,也沒引起相關部門足夠重視,甚至連個像樣的協會和產業聯盟也沒有。

  4 企業急盼找到個娘家

  對這種單兵作戰的狀態,宏達公司也感覺到了壓力。“公司雖經過將近20年發展,有一定實力,但面對大訂單來襲,還是力不從心。”張德利說,目前5000萬元以上的訂單不敢接,資金墊付不起。

  據介紹,一般情況下,1億元的訂單需要3000萬元的材料費,3年才能回本,資本流動循環周期長,經常需要過橋資金。然而在這方面,濟南核電裝備制造業缺乏相關支持政策。

  反觀煙台,2004年就開始發力核電產業,建設了專門的核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加快發展核電裝備;去年,還聯合我國三大核電集團中廣核、中核、國電投等,成立了我國首家新型核電研發中心。

  “煙台市正在制定支持核電研發中心的專項配套政策,力度非常大。”李先生說,這一點應該引起濟南重視,濟南要打造“四個中心”,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且具備人才、教育等優勢,在核電領域,完全可以發力。另外,濟南地處北京和上海這兩大核電研發中心城市的中間,打造研發中心,也有利於人才交流。

  反倒是核電裝備制造業領域,濟南已然落後,想追趕但沒有項目支撐。不過,也有一些濟南核電裝備制造業企業認為,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核電站多建在海邊,但是未來隨著冷卻等技術成熟,發展內陸核電和小反應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濟南也可以打造產業園,成為全國核電裝備重點發展產業集群地和制造業高地。

  據了解,十餘年前,煙台還沒有核電裝備制造企業,而如今,它要打造中國核電產業的北方基地,到2025年相關產業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另外,煙台還在補齊人才培養這一短板,在當地高校規劃建設核電學院。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