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本地新闻

濟南:千年古城快步走在蝶變路上 美麗宜居成新名片

2017-08-29
来源:濟南日報

  編者按:2017年已行至過半。半年裏,濟南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700萬泉城人民,緊緊圍繞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省會城市的目標,按照“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中心任務,聚焦“453”工作體系各項重點工作,揚帆起航、劈波斬浪,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發展的活力動力充分激發,奏響了省會崛起的最強音。即日起,本報推出“勵耕半年、看頭頻現”系列報道,力求記錄上半年這座城市發展中的新亮點、新突破、新成績,從而在回看中積累發展的智慧,在回顧中凝聚前進的動力。

  七月的泉城,酷暑之中迎來了難得的清涼之雨。不經意間,千年古城又長了半歲。這半年,濟南讓人刮目相看。

  在曆史的長河中,半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然而,對省會濟南來說,這半年並不尋常——這是濟南開啟“一個率先、兩個基本”五年征程的首個半年,是濟南圍繞“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推進“453”工作體系、踐行“兩年有看頭”目標的關鍵半年,是濟南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的起步半年。

  有些時候,一座城市的重大變化,在看似波瀾不驚的表層下發生、進行,其中具有曆史性意味的轉折時刻,即便許多身處其中者,也未必洞悉其承前啟後的深遠意義。

  時間的日曆已翻過年中,濟南在這半年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這半年,曾經被人稱為“鈍感之城”的濟南,開始讓世人驚呼她跑起來的矯健身姿——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居全省第5、第4、第2和第1位,社會消費品總額增速居全省第7位,進入21世紀以來五大指標增幅首次全部超過全省平均水平。“這是濟南發展史上一個曆史性的時刻。”

  這半年,曾經被人戲謔為“逃離之城”的濟南,開始讓世人感慨她的蝶變之美——史上規模最大的“拆違拆臨、建綠透綠”行動,拆除違法建設57044處,面積2623.04萬平方米,相當於119個泉城廣場面積,是2016年全年拆違總和的43倍之多,新增綠地面積211萬平方米,面積超過4個泉城公園;逐漸退出“十大汙染城市”,藍天白雲一天天多起來;擁堵延時指數環比大幅下降8.9%,擁堵增幅在逐漸減小。一座美麗而宜居的城市,逐漸揭開面紗,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半年,曾經被人調侃為“保守之城”的濟南,開始讓世人點贊她的活力之強勁——在全國率先實施市級大部制改革,出台在全國含金量和吸引力十足的人才新政黃金30條,對標先進城市推進“店小二”式服務,全市上下形成了“氣順、心齊、風正、勁足”的良好氛圍。

  ……

  半年來,濟南的精彩故事一次又一次登上全國舞台,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中央媒體以及省、市各界人士廣泛稱贊。

  “濟南一定要不負眾望、不負重托,努力做好‘大、強、美、富、通’五篇文章,發揮省會‘龍頭、領跑、帶動、示范、輻射’五大作用,在各個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正如城市的執政者發出的莊嚴號召,濟南正奏響省會崛起的最強音。

  昔日的“鈍感之城”跑出發展“加速度”,五大指標全超省平均線創造曆史

  齊魯大地,百花爭豔。作為省會,濟南的使命不尋常。

  然而,作為“大省小省會”的濟南,地位一度尷尬。尷尬的不僅是經濟體量較小,更是發展速度滑落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作為省會,經濟體量不足,如果速度再不快,如何發揮輻射和帶動作用?面對群山環繞的局面,濟南北有京津冀,南有南京合肥,西邊則是鄭州,如果不奮起直追,怎么避免“中間塌陷”?

  從大時空中收回視線,專注觀察濟南的發展思路,會發現很多新意,其核心問題之一便是,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提速。

  令人欣喜的是,濟南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甚至是驚喜的半年答卷——GDP3417.4億元,同比增長8.3%,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增幅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5位,創近3年來的新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增幅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刷新曆史紀錄;固定資產投資達2044.7億元,增長16.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6.7個百分點,增幅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

  “這是濟南發展史上一個曆史性的時刻。17年來,全市五大指標增幅首次全部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市統計局黨組副書記、市社會經濟調查局局長苑子建這樣點評半年答卷。

  如果說2016年濟南順利實現了破題起勢,主要經濟指標全部達到或趕超全省平均線,那么剛剛過去的2017年上半年,濟南則實現全面超越,鞏固並擴大了優勢。

  當然,濟南的轉型發展,並不是一味“求快”,而是在追求速度的同時兼顧質量。

  很多人或許還對金融危機之下的重汽集團遇到的重卡之困記憶深刻,如今的重汽已經脫胎換骨,今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與此同時,另外兩家工業龍頭企業浪潮、齊魯制藥工業總產值均大幅增長,工業經濟的大幅躍升成為近年來濟南工業的少有亮點。

  很多人也會對堪稱濟南工業巨頭的濟鋼遭遇的中厚板之痛心有餘悸,彼時濟鋼主業下滑一度讓濟南工業不堪重負。如今,運轉59年後濟鋼實現全線停產,這是濟南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產業調整。然而,濟南已經能夠承受濟鋼關停帶來的影響。因為,取而代之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比如,汽車制造業大幅增長72.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4.8%,較年初提高1.1個百分點。

  新舊動能轉換,濟南運籌帷幄,亮點頻頻。

  我國首個商用量子通信專網——濟南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完成測試。5年之後,量子通信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百億,濟南已經搶先站到了產業的風口。

  由中國重汽研發的國內首款氫動力碼頭牽引車在濟南成功下線,讓人對濟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充滿期待。

  齊魯制藥在研的19項重組單抗藥物產品,有10種位於全球生物科技前沿,基因工程藥物“瑞白”、抗腫瘤藥物“培美曲塞”占全國70%的市場份額,齊魯大學生物基材料與功能制品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許多技術國內領先。

  全國首個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浪潮,濟南高新區在全省唯一獲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中關村領創空間、中國科技開發院紛紛落地。

  ……

  半年裏,濟南跑出了發展的“加速度”,正在上演“彎道超車”的鮮活實踐,與此同時還在敏銳地捕捉“變道換向”的機會。

  昔日的“逃離之城”完成華麗轉身,美麗宜居逐漸成為濟南新名片

  過去,有人調侃,濟南最大的亮點有二,一是霾,二是堵。還有人諧謔地將濟南稱為“大縣城”,因為這裏“土裏土氣”、“髒亂差”。

  調侃與諧謔雖有失偏頗,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濟南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短板。

  “以前來濟南開會,每次開完都恨不得立即回去。”經常來濟南開會的外地城市一名領導同志感慨。曾經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聞名於世的泉城,在部分人眼中成了“逃離之城”!

  濟南變了!如今,再穿行於千年古城的大街小巷,隨時可能聽到這樣的感慨。這樣的感慨,不僅來自濟南人,也來自外地人。

  半年來,濟南逐漸摘掉“大縣城”的帽子——

  “為什么一個省會城市、一個副省級城市、一個曆史文化古城會管理成這個樣子?是不會管?不能管?不想管?還是不敢管?”去年12月1日,在濟南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濟寧基層幹部李鐵柱的來信讓濟南人徹底警醒。“鐵柱來信”之後的現實回應是濟南史上最大規模、最大力度的拆違拆臨攻堅大戰。截至7月21日,全市共拆除違法建設57044處,面積2623.04萬平方米,相當於119個泉城廣場面積(按22萬平方米計算),是2016年全年拆違總和的43倍之多。拆除力度之大、速度之快、面積之多令人震撼。同步實施的建綠透綠成效顯著,目前1974處綠化美化完成後將新增綠地面積211.2萬平方米,面積超比4個泉城公園。通過拆,拆出了空間,拆出了綠地,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半年來,濟南逐漸摘掉“十大汙染城市”的帽子——

  為了還市民藍天白雲,濟南打出一套“組合拳”,有章法、有步驟、有體系,實現了對霧霾的“圍攻”: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關停騰退工業企業40家,提前完成鋼鐵、煤炭產能化解任務;集中開展渣土運輸、工地揚塵治理,淘汰改造建成區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27萬餘戶居民實現清潔能源和清潔燃煤替代;開展“啄木鳥在行動”,加大對大氣汙染違法違規行為的曝光力度;禁放鞭炮列為市人代會議案,距離成為全體市民必須遵守的法規更近了一步;重拳治汙,濟南要關停7190家小散亂汙企業。

  半年來,濟南逐漸摘掉“堵城”的帽子——

  從小處著手,濟南今年將打通25條斷頭路、瓶頸路,實現良性“微循環”;從全市“高快一體”路網建設看,燕山立交、臘山立交與全福立交三大立交的部分路段提前通車,城區東南、西南、東北方向的市民出行有了更快的選擇。隨著今年底二環路快速路網全線通車,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濟南人終於不用在“世界最長”的經十路上擠油油了。根據高德地圖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濟南市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環比下降8.9%,在33個同比上漲的城市中排名25名,擁堵增幅在逐漸減小。

  半年來,濟南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向不文明行為宣戰,利用人臉識別整治行人闖紅燈破解“中國式過馬路”、“為民靠民不擾民”的創城模式得到人民日報、央視點贊。

  “如今再來濟南,每次都會停留下來轉轉,現在才發現,濟南是一個很有文化、很有味道的城市。”濟南的華麗轉身,讓曾經把濟南作為“逃離之城”的這名外地領導同志轉變了看法。

  昔日的“保守之城”如今變成“活力之城”,多項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

  發展的動力,來自改革的活力。曾經的濟南,被人評論為“溫吞、緩慢、內斂、保守”,“無亮點、無特色、無趣味。”然而,今年上半年,活力十足的濟南屢屢以正面形象出現在全國舞台上。

  部門職能的交叉往往會影響效率。為了理順行政管理體制,提升行政效能,濟南在全國率先實施市級大部制改革,構建起大交通、大建設、大水務、大旅遊、大外事、大綠化的體制格局,打破了條塊分割體制和城鄉分治格局,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全省范圍內,濟南率先啟動大平台整合,下決心打破以區域劃分的投融資體制,整合組建了新的六大投融資集團,將28個市直部門188家企業的優質資產一並整合注入新成立的六大集團,目前城市投資集團和城市建設集團資產雙雙過千億,具備了承包大工程、實施大建設的資質能力。

  在全國打響“搶人”爭奪戰的背景下,濟南實施了人才制度改革,出台了人才新政黃金30條,推動人才雙向交流掛職,對頂尖人才團隊綜合資助可達到1億元,其含金量和吸引力走在全國前列。對此,新華社內參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濟南的做法很好地體現了“大人才觀”。

  政府的效率,直接影響發展的環境和速度。“你們多跑路、多費口舌,百姓少跑腿、少費周折。為濟南政務‘店小二’們點上一贊!”這是濟南為打造政務“店小二”,在泉城廣場舉辦首屆政務服務活動開放日後,網友在愛濟南新聞客戶端的點評。而這種“店小二”式服務正是對標杭州學來的,為濟南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務,為重大項目開啟“綠色通道”。

  為了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濟南成立了100億元的教育發展基金,2500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發展基金,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近年來,濟南市堅持“實在實幹實績”用人導向,建立健全“四看一聽”選人用人機制,大力倡導“為擔當者擔當,讓實幹者實惠”,完善落實容錯免責、糾錯、防錯和誣告陷害信訪舉報行為查核處理“四位一體”保障機制,積極構建幹事創業正向激勵機制。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黨委、政府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推動全市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老百姓實實在在看到了變化,打心眼兒裏擁護支持城市發展、城市管理。比如,民意調查顯示,在拆違拆臨工作中,有94.02%的市民支持“拆違拆臨”,98.14%的被訪市民期望“一拆到底”。

  正如有同志所說:“火熱的天,火熱的地,火熱的事業,火熱的激情。”當前的濟南,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氛圍,半年來,大家都在爭著幹、搶著幹、飆著幹,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濟南速度——7月9日,漿水泉隧道曆經469天的艱苦施工,比計劃工期提前8個月實現安全貫通;7月20日,二環東路南延工程老虎山隧道曆經400天苦戰,比合同工期提前8個月;燕子山立交地面道路提前1個月通車;十多年來,一直想打通但沒實現的劉長山路,今年年底將全線貫通。

  2017年上半年,在8000平方公裏土地上,700萬泉城兒女揚帆起航、劈波斬浪,描繪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畫卷。千年古城的新蝶變,注定將在曆史長河中別有意義。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