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新年後又開講啦

2019-04-1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蘇偉 報導:4月13日下午,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2019)首場講座啟動儀式在深圳圖書館正式拉開帷幕。深圳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吳定海在講座前向在坐的“堂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去年推出52場講座
 
  他介紹說,為廣大市民熟悉和喜愛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今天又要開講了。2018年,是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壇踏實奮進的一年。我們緊扣“鑒賞?品位”的主題,秉承“弘揚人文精神,發展公共文化,豐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的宗旨,先後邀請了謝軍、朱虹、朱善璐、朱樅鵬、陳儼、楊東平、薑春良、張慶善等 51位嘉賓,安排了經濟﹒科技、 文藝﹒自然、歷史﹒法治、養教﹒育才、軍事﹒體育、社會﹒民生、改革開放再出發等7個系列主題,推出了52場講座,較好的滿足了廣大市民群眾的豐富多樣的文化需求。
 
  2018年,是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改革創新的一年。我們邀請了祝捷、曲強等8位深圳本土優秀建設者,錄製了8期“滔客Talker”版講座,今年將以季播方式在深圳廣電集團移動頻道、騰訊、優酷、愛奇藝等網路平臺上播出。相信大講堂“滔客Talker”版講座的推出,必將引起大講堂品牌傳播的話題性和新的網路文化風潮。
 
  2018年,是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影響日益擴大的一年。《晶報》專門開設了“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大家說”專版專欄,對大講堂每月重量級嘉賓進行整幅的深度報導。深圳廣電網絡平臺“壹深圳”APP首頁“點播版塊”推出了《大講堂》“往期回看”欄目,大大滿足了群眾時時收看的需求。截至2018年10月底,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微信公眾號的平臺粉絲達72312人,其中深圳粉絲人數約占30%。總推送閱讀量及微視頻覆蓋人數達140萬餘次。同時,大講堂組委會還於2018年7月開通了今日頭條官方號,繼續擴大大講堂在新媒體領域的影響力。
 

  今年是“文化創新發展2020”衝刺之年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深圳建市40周年和市委確定的“城市品質提升年”,還是“文化創新發展2020”的衝刺之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省重要講話和對深圳市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的要求,採取一系列新措施,進一步鞏固提升品牌效應,以更好地服務市民群眾,服務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具體來說,今年市民文化大講堂的工作重心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擬定了新的目標。今年的大講堂將堅持創新發展,確保在穩定中提升品質。在舉辦傳統精品文化講座同時,繼續推出大講堂“滔客(talker)”版講座,每週六、周日下午在主會場舉辦一場講座,全年舉辦現場講座52場左右,逢國家法定節假日不安排講座。“滔客(talker)”版講座全年擬推出10期左右。
 
  二是安排了新的內容。今年,市民文化大講堂將結合時事熱點和歷史節點,按照“主題系列化”要求,計畫舉辦以下7個系列的講座:4月為先行示範區和強國城市範例(以全面推進先行示範區和強國城市範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新時代改革開放等為主要內容);5月為科學·自然(以自然科學普及、生態文明建設等為主要內容);6月為文學·藝術(以文學、影視、音樂、歌劇、美術、建築等為主要內容);7月為養教·育才(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法治教育等為主要內容);8月為軍事·體育(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第30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女足世界盃、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等為主要內容);9月為經濟·歷史(以經濟高質量發展、澳門回歸20周年、中外歷史等為主要內容);10月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生、國際外交等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為主要內容)。
 
  三是增加新的傳播形式和途徑。今年,我們將繼續與《深圳特區報》《深圳商報》《深圳晚報》《晶報》,以及都市頻道、移動視訊頻道、深圳106.2交通電臺合作,對每月的講座安排進行預告,並對後續講座情況進行跟蹤報導。同時,我們還將製作大講堂短視頻和音頻,與今日頭條、抖音、喜馬拉雅等影響較大的APP合作推廣,加強宣傳力度,增強傳播力。
 
  吳院長講話之後,首場講座由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倪鵬飛帶來《經濟學家視角下的深圳崛起故事》,剖析深圳40年的發展特點與轉型經驗。
 

  剖析“深圳奇跡”背後的動因
 
  倪鵬飛表示,今年迎來建市40周年的深圳,已經完成了全球產業鏈的底端到高端的過程,深圳從基礎設施匱乏的農業小鎮到基礎設施完備的現代都市,從2萬人小城鎮到千萬人的大都市,從傳統農漁小鎮發展到全球科技中心,從國家的邊陲小鎮變成國家的經濟科技中心引擎,創造世界城市史的重要奇跡。他介紹,中國社科院和聯合國人居署發佈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8-2019》顯示,深圳經濟競爭力世界第五,中國第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機構發佈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指出,全球熱點地區創新集群中深圳居第二,僅次於東京,領先矽谷。在講座中,倪鵬飛分析了中國城市發展經濟學的動力、機制和模式。他認為,制度創新、非農聚集、全球分工和城市經營四大引擎相互耦合、相互競爭和不斷轉換,決定中國城市整體崛起和時空格局演化。在他看來,在40年裏,深圳正是順應城市發展的規律,巧妙實現四大引擎的耦合和輪換。他以時間為軸,將深圳經濟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1978-1992年是勞動密集型階段,深圳開始加入全球產業鏈體系並處於底端。1993-2002年是資金密集型發展階段,邁入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2003年-2012年,是土地等資源要素成本倒逼產業轉型,進入全球產業鏈中端,2013-2018年是創新密集型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深圳正在邁向全球產業鏈的高端。深圳為何能取得這些成就?倪鵬飛認為,這可以歸結為深圳發展的四大特點:以不斷深化的制度創新為引領不斷形成新優勢,形成吸引力和輻射力,形成發展和創新動力與條件;以不斷升級的對外開放吸引和充分利用香港、內地和全球的要素、市場和產業;以要素聚集、環境創造和初始產業選擇鑄就深圳持續發展和創新條件和路徑;以政府的巧作用應對外部壓力,引導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促進產業鏈不斷攀升。正是這些特點讓深圳能夠成功轉型,在全國發揮先行引領作用。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