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深圳海關三大「黑科技」助商品檢驗提質增效

2019-10-2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姚志東 報導:再生塑料粒初篩讓「洋垃圾」鑒定周期更短,電子封志監管更智能,「互聯網+網上稽核查」使企業生產更方便。2019年以來,深圳海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運用三大新技術,優化商品檢驗監管,縮短企業的通關時間,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監管質效,為深圳外貿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再生塑料粒初篩 壓縮檢驗周期
 
  再生塑料固體廢物屬性鑒別是打擊「洋垃圾」走私的重要手段,但一直以來「洋垃圾」的鑒別存在樣品來源廣泛、結論不一、周期長等突出問題,對通關效率產生了一定影響。
 
  今年年初,海關總署印發《進口再生塑料顆粒固體廢物屬性現場快篩檢驗方法(試行)》,為提高固廢鑒別效率提供了執法依據。深圳海關迅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口岸海關以及及技術檢測中心在蛇口海關召開現場會,推廣口岸現場前置篩選的做法。現場會就提高再生塑料粒現場查驗工作水平,提高查檢命中率,加快通關效率等開展交流。深圳海關試行再生塑料粒初篩機制從實驗室開始,在原有的固廢鑒定之前設立初篩環節,以提高精準度。
 
  據了解,1-9月,深圳海關檢測技術中心固體廢物鑒定實驗室共受理初篩鑒定申請683批,確定疑似固廢35批,超過90%的送檢批次通過該初篩機制被排除,不再進入固廢屬性鑒別程序。這樣一來既提高了鑒定效率、節約了口岸隸屬海關行政執法資源,又降低企業鑒定費用成本和時間成本。
 
  根據相關評估,推廣該機制可使再生塑料顆粒屬性檢驗鑒別周期由原來的十幾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 將大大提升再生塑料顆粒屬性鑒別的時效性。
 
  電子封志代替人工 縮短通關時間
 
  深圳蛇口口岸是國家生態環境部和海關總署批准可以進口廢物原料的18個限定口岸之一。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要求,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深圳海關對進口廢紙實施嚴格監管,進口集裝箱由境外裝運前檢驗機構施加的封識號,必須與裝運前檢驗證書一致。
 
  據統計,2018年深圳口岸進口廢紙集裝箱達8萬餘個,按照海關檢驗工作規定,其中一半必須實施開箱檢驗,不開箱的另外一半集裝箱則需逐一弔櫃進行封識核查。傳統的人工物理封志查驗速度慢、工作強度大,通關效率不高。
 
  為此,今年年初,深圳海關把探索解決人工封識查驗問題列入了年度工作重點,成立攻關小組推進電子封志對物理簽封的替代工作。通過對進口廢紙集裝箱電子封志以物聯網傳感技術實現封識號自動比對,不再需要針對人工封識核對號進行吊櫃,大幅減少碼頭找櫃、吊櫃作業操作。
 
  深圳海關聯合深圳市專業集裝箱科技公司,以及香港的境外裝運前檢驗機構,經過半年多的開發和反覆測試,電子封志產品實測於今年10月順利完成並取得了成功。下一步,深圳海關將在來自香港的進口廢紙集裝箱上正式開展電子封志試運行。經估算,以一年可替代人工查驗4萬個集裝箱物理封識計,僅吊櫃費用一項即可節省成本600萬,同時查驗效率大幅提升,縮短了貨物通關時間。
 
  「互聯網+」網上稽核查 減少核查時間
 
  隨着貿易的發展,一些大型企業有「零庫存」的生產需要;大量的出口工業產品有被進口國退運的可能,而對於被退運的工業產品,通過稽核查開展追溯調查也是海關的監管內容之一。針對部分大型企業因為出口工業產品退運貨物批次多,海關需要對部分貨物進行下廠核查, 從時間上很難滿足企業的「零庫存」生產需要的問題。
 
  對此,深圳海關使用「互聯網+網上稽核查」系統開展出口工業產品退運貨物追溯調查核查作業,通過視頻等網絡方式代替下場調查,把核查時間由至少半天縮短為1小時內,既節約了人力資源,又提高了監管效能,也方便了企業。
 
  深圳海關商品檢驗處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深圳海關將繼續加強創新,藉助新興科學技術,改善監管服務方式,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助力深圳外貿發展助力添彩。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