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今日热点

南京GDP首居前十 進一步全面建設創新名城

2021-01-04
来源:香港商報網
    1月4日,2021 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舉行,發佈南京市委一號文件《關於新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聚焦創新發展。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年南京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經濟總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十強。
 
2021 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舉行,會上頒發2020年創新名城建設突出貢獻獎
 
    求高峰力突破 打造更強磁場
 
    「創新名城的深入推進、創新動能的成長壯大,成為城市強勁活力和強大韌性的核心支撐。」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表示,2020年南京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5%,增速位居同類城市前列,經濟總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十強,研發投入強度達3.38%,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6%。
 
南京市委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進一步建設創新名城舉措。
 
    張敬華坦言,南京創新有高原、無高峰,科創企業有規模、缺尖兵,科技體制改革有亮點、待深化的現象仍然存在,創新發展到了最需要發力的關鍵時期。必須奮力實現五大新突破:立足更高站位,在提升創新能級上取得新突破。着眼更優質量,在培育創新主體上取得新突破。跑出更快速度,在厚植產業優勢上取得新突破。培育更濃氛圍,在優化空間佈局上取得新突破。打造更強磁場,在聚集高端要素上取得新突破。
 
    會上,南京市市長韓立明發佈創新名城建設成績單。據介紹,以紫金山實驗室、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為關鍵支撐,南京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重大創新平台成為「南京新標誌」;探索成果轉化新機制、實施科創森林培植工程、建設城市矽巷,多維創新要素構築「南京新生態」。6名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98名中外院士參與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7年的284.75億元提升至2020年超65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超6500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38%。

    2025年高企數突破20000家
 
    會上發佈南京市委一號文件《關於新發展階段全面建設創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張敬華表示,今年南京的 " 一號文 "  框架體系新,着眼於創新環境的發展變化,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城市創新需求,構建了一套全新的解決和實施方案;覆蓋領域全,圍繞原始創新、企業創新、金融創新等九個方面,創新提出了 20 條具體措施,涵蓋了創新的全要素、全鏈條和全周期;內容舉措實,整合推出了七大計劃,制定了專項的配套文件,涉及到市場主體倍增計劃、科創森林成長計劃、知識產權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空間要素保障創新計劃、紫金山英才計劃、人才安居保障提速計劃、生命健康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文件明確,到2025年南京高新技術企業要突破2萬家,培育打造40家國際一流的新型研發機構,每年發佈1000個「科技創新+場景應用」應用場景。記者注意到,此次南京「一號文」除了傳統的創新要素支撐,在全域創新方面,提出強化生命健康科技創新支撐。實施「生命健康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組織實施生命健康科技專項,推動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制度創新方面,提出建立「秒觸發」政策服務系統、「一站式」政策兌現平台、「好差評」政策落實制度,強化創新名城建設「硬考核」。完善創新激勵包容制度。探索對政府投資基金的整體綜合評價和對國有創投企業的監管創新,建立針對國有創投的盡職免責機制,營造激勵創新、主動作為,保護創新、寬容失敗的鮮明導向。
 
    南京市副市長沈劍榮向媒體介紹,自2018年起,南京先後出台了三個市委 " 一號文 ","10+18+18" 共 46 條有分量的政策舉措,推動創新名城建設走深走實,實現從 " 舉措創新 " 到 " 制度創新 "、從 " 科技創新 " 到 " 全面創新 "、從 " 對標創新 " 到 " 引領創新 " 的逐步跨越,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創新成效,創新名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快速提升。連續四年聚焦創新名城建設,出台「一號文件」,一方面中央有部署,南京要落實,一方面,南京有需求,在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上形成南京樣板。
 
    沈劍榮介紹,今年的「一號文」不局限於對科技、人才、產業等方面支持,而是進一步拓展到空間要素、金融創新、民生應用、社會治理等各個領域,真正將創新貫穿到南京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讓創新成為南京最鮮明的城市氣質。(記者 杜林 宋璟)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