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增發國債1萬億元 超出市場預期 中行研究院:建議2024年財政赤字率目標適當提高

增發國債1萬億元 超出市場預期 中行研究院:建議2024年財政赤字率目標適當提高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3-10-25 14:08:0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確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認為,本次增發國債和調整預算超出市場預期,具有穩增長、穩預期、補短板、防風險的重大意義。未來財政政策仍需加力提效,建議2024年財政赤字率目標設定可適當提高,並在財政赤字分配上中央財政赤字目標可多設定一些。

 料未來基建投資有望加快增長

 范若瀅分析,隨着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顯效,我國經濟已呈現企穩回暖態勢,但經濟恢復基礎仍較為薄弱,需求不足仍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本次增發國債1萬億元,全國財政赤字將由38800億元增加到48800億元,預計赤字率將由3%提高到3.8%左右。這是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的重要體現,有利於進一步推動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穩增長、擴內需。同時,在資金的使用安排上跨越了今明兩年,也更有利於推動項目形成實物工作量的連續性。預計未來基建投資有望加快增長,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回暖的重要支撐。

 本次增發國債重點用於災後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作、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等八大方面。范若瀅認為,今年以來我國華北、東北等地區先後遭受極端災害影響,給居民生活、經濟運行等帶來較大影響,本次增發國債將助力災後重建。隨着全球變暖趨勢持續且進程加快,未來極端天氣頻發或將成為常態,同時我國降雨帶北擴趨勢也逐漸凸顯,我國城市規劃系統、糧食生產等領域均面臨巨大挑戰。完善相關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既有利於強化我國極端天氣的應對能力,還能帶來較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體現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給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范若瀅認為,今年以來,由於經濟疫後恢復不及預期,我國經濟市場主體信心與預期持續疲弱。居民部門來看,由於收入增長放緩、資產價格下跌,居民消費意願不足,消費傾向持續低於疫情前水平。企業部門來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背景下,企業經營困難加大、效益下降、投資意願減弱,尤其是民間投資表現疲弱。8、9月以來中國經濟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主要指標均有所改善,但宏觀經濟表現與微觀主體感受間仍存在一定溫差。經濟基本面的回暖並未反映到資本市場,上證綜合指數持續探底並跌破3000點大關。本次增發國債的舉措超出了市場預期,強烈釋放了政府穩增長信號,給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范若瀅同時表示,由於收入增速下行、支出剛性不減,我國財政收支壓力進一步凸顯。一方面,疫後經濟恢復緩慢、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減稅降費力度持續加大,影響財政收入增速;另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仍需要繼續發揮逆周期調控作用,同時地方政府在就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剛性支出壓力仍然較大,存量債務還本付息支出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本次增發國債計入中央赤字,但資金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這加大了地方政府在穩增長中可發揮作用的空間,也有利於緩解地方財政壓力,通過優化中央與地方債務結構,降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建議打破3%赤字率約束

 展望未來,范若瀅認為,我國經濟將從疫後修復的非常態向常態化增長轉變,國內外形勢不確定性依然較大。從國外看,主要經濟體緊縮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或將顯現,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這將制約出口的恢復。從國內看,隨着穩增長政策的持續顯效,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將繼續改善。房地產市場有望邊際好轉,但市場預期低迷的問題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扭轉,仍將對經濟形成一定拖累。

 「考慮到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財政政策需要持續加力提效,在穩增長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范若瀅建議,一是打破3%赤字率約束。從國際對比來看,我國中央政府槓桿率仍處於較低水平,可通過中央政府加槓桿來實現地方政府、居民部門槓桿轉移的效果,為未來經濟發展拓展空間。2024年財政赤字率目標設定可適當提高,並在財政赤字分配上中央財政赤字目標可多設定一些。二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支出效率。推動財政支出更多向民生、科創、綠色等領域傾斜。在人口結構變化的長期趨勢下,加大對醫療、教育、社保等方面的財政投入,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可由財政直接為二孩、三孩家庭發放生育津貼或育兒補貼。三是全力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考慮主要通過債務置換來降低地方債務風險,優化信用、利率和期限結構。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探索區域特色化債模式。強化地方政府自律約束和嚴肅財經紀律。

 「值得注意的是,宏觀政策是一個有機體,未來需要加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之間的協同配合,形成更大的政策合力。」范若瀅表示,長期要堅持改革開放大方向不動搖,進一步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尊重市場規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記者張麗娟)

責任編輯:程向明 增發國債1萬億元 超出市場預期 中行研究院:建議2024年財政赤字率目標適當提高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