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2024年中央預算公開答記者問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2024年中央預算公開答記者問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3-26 16:19:0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3月26日,2024年中央部門預算集中向社會公開。就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近年來我國預算公開總體進展如何?

答:預算公開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預算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強化預算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硬化預算約束、加強財會監督的重要舉措,是保障公眾知情權、強化外部監督的機制性安排,對推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預算公開工作。黨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完善標準科學、規範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21〕5號)明確「增強財政透明度」。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提出「健全現代預算制度」。

近年來,財政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推動我國預算公開取得新進展。一方面,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預算公開制度框架。通過推動修訂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報請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關於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建立預算公開的基本制度。報請中辦、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明確預算公開主要任務、具體要求等。另一方面,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有序推進預算公開工作。通過細化要求、完善機制、加強考核等,組織做好中央預算公開,積極指導督促地方做好預算公開,持續提升預算公開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可獲得性。

在中央預算公開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預算公開。2009年首次公開中央政府預算,包括中央財政收入預算表、中央財政支出預算表,中央本級支出預算表以及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預算表等4張表。2010年,中央政府預算公開範圍拓展至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12張表。2018年,進一步將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納入公開範圍。2019年,新增公開42個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項目分地區情況表。2022年,進一步擴大公開範圍,公開46個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項目分地區情況表。二是中央部門預算公開。2008年,選擇科技部等11個部門進行部門預算內部公開試點,將部門預算通過張貼、查閱等形式在單位內部公開。2010年,印發指導意見,要求中央部門落實預算公開主體責任,及時主動公開預算。當年共有78個中央部門公開部門預算。2011年,公開部門預算的中央部門增加到96個,並首次向社會公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2013年,中央部門預算首次做到各部門集中在1天內公開。從2017年開始,將各部門在本部門網站上公開的部門預算,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台」上進行集中展示。

在地方預算公開方面。一是省級政府預算公開。200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施行。自此,各省級政府開始按照條例規定主動公開政府預算信息。目前,各省級政府預算都已主動公開。財政部在門戶網站設立「省級預決算公開專欄」,將各省級預算公開平台或專欄匯集在一起,以地圖連結的形式集中展示。二是省級部門預算公開。2008年,財政部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財政預算信息公開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省級部門預算公開,各省級財政部門也加大組織指導。目前,各省均已向社會集中公開經省級財政部門批覆的部門預算。三是省以下預算公開。2013年,財政部印發《關於推進省以下預決算公開工作的通知》,指導地方推動省以下預決算公開。目前,地方各級政府均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預算公開機制,每年組織向社會主動公開政府預算和各部門預算。四是財政部加強對地方的督促指導。從2015年起,連續多年在全國範圍開展地方預決算公開檢查。完善統計上報和考核機制。每年定期統計地方各級政府、各部門公開情況,並將統計結果納入對地方財政的有關考核評價。目前,地方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基本實現「應公開盡公開」。據統計,地方各級政府2023年預算和2022年決算公開率均為100%,省、市、縣級部門2023年預算和2022年決算公開率均達到99%以上。

二、請介紹一下2024年中央預算公開的基本情況。

答: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預算公開工作意義重大,我們繼續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依法依規認真組織開展預算公開。2024年公開的中央預算包括經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批准的中央政府預算和中央部門預算。中央政府預算由財政部公開。中央部門預算經財政部批覆後,由各部門向社會公開。

中央政府預算公開內容涵蓋中央四本預算情況、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分地區預算情況和有關說明。具體包括:一是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及其變動說明;二是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收、支、余情況;三是政府債務餘額限額情況;四是47個轉移支付項目分地區情況及其說明。

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內容涵蓋部門總體收支預算情況、財政撥款收支預算情況以及重點事項說明等。具體包括:一是部門收支總表、部門收入總表、部門支出總表、財政撥款收支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財政撥款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等9張報表。二是對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機關運行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採購、國有資產佔用、預算績效管理、提交全國人大審議的項目等情況予以說明,並對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

此外,為使公眾找得到、看得懂、能監督,各部門的部門預算除在本部門網站公開外,繼續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台」集中公開,方便人民群眾監督政府財政工作。

三、請介紹一下2024年中央本級預算安排貫徹落實習慣過緊日子要求情況。

答: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各級政府要習慣過緊日子。財政部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將習慣過緊日子作為預算管理的指導方針,認真抓好做好貫徹落實。

首先,集中財力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做到「大錢大方,小錢小氣」。2024年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8.6%,扣除重點保障支出後僅增長0.3%,其中重點保障國防武警支出、科技教育支出、中央儲備支出、國債發行付息支出等支出項目。同時嚴控一般性支出,儘可能壓縮中央部門支出,大力推動各部門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將資金用在刀刃上。

其次,做好部門履職經費保障。堅持有壓有保,積極支持各部門履職盡責,把該壓的堅決壓下來,把該保的保障到位,提高預算精準性。對於中央單位人員工資等支出,按照定員定額管理的要求,嚴格按照工資政策和人數安排;對於必需的水電、物業、採暖等費用,制定完善公用經費實物定額標準,確保相關支出處於合理區間。

再次,強化預算約束防止鋪張浪費。推動中央部門精簡不必要的節慶、論壇和展會,更加節約高效地舉辦會議、開展培訓和調研。從緊從嚴安排「三公」經費預算,實事求是保障合理需求。按季評估中央部門過緊日子情況,將評估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鈎。積極盤活存量資產,加強資產運行維護,推進資產共享共用,對單位新增資產配置加強管理,防止資產閒置浪費。嚴格執行會議差旅等費用開支標準,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嚴控樓堂館所建設。

下一步,財政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始終嚴把支出關口,繼續加強「三公」經費預算管理,督促中央部門和地方財政履行主體責任,強化預算約束,嚴肅財經紀律,進一步落實好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的要求。

四、請介紹一下近年來中央部門績效目標管理和公開方面的情況。

答:績效目標管理是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推動績效目標公開是增強預算可讀性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財政部高度重視績效目標管理工作,指導督促中央部門科學合理設定績效目標,嚴格績效目標審核,做好績效目標公開。

一是完善績效目標管理制度。制定印發《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中央部門項目支出核心績效目標和指標設置及取值指引(試行)》等制度辦法,明確績效目標設定思路和原則,規範指標類型、設定要求、設定方法等。

二是指導中央部門科學設定績效目標。通過培訓等多種方式,指導督促中央部門落實績效目標管理要求,提高績效目標設定質量,使績效目標能夠涵蓋政策與支出的主體內容,體現項目主要產出和核心效果,與預算金額相匹配。

三是加大績效目標審核力度。將績效目標審核嵌入中央部門預算編制流程,在審核績效目標形式完整性的同時,強化對內容相關性、適當性、可行性的審核,組織專家開展績效目標重點審核,將審核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

四是做好績效目標公開工作。自2017年起,持續推進績效目標公開工作。今年要求公開部門預算的中央部門,原則上應將一般公共預算一級項目、政府性基金預算項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表按照不低於項目數量60%的比例向社會公開。

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紮實做好績效目標管理工作,夯實部門和單位主體責任,強化績效目標審核,推進績效目標向社會公開,促進績效目標質量進一步提升。


責任編輯:林鏗泓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2024年中央預算公開答記者問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