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金融時報:未來三年美國銀行將面臨2萬億美元地產債務壓力

金融時報:未來三年美國銀行將面臨2萬億美元地產債務壓力

責任編輯:徐樂釗 2024-04-03 18:10:51 來源:香港商報網綜合

據金融時報報道,房地產諮詢和經紀公司紐馬克(Newmark)估計,約2萬億美元的房地產債務在未來三年內到期,其中有6700億美元的債務「可能存在問題」。

紐馬克稱,由於未來三年內將到期的2萬億美元的房地產債務「牆」,各銀行將不得不減少對商業房地產的敞口。

紐馬克行政總裁巴里-戈辛(Barry Gosin)說:「銀行將面臨壓力。」據悉,紐馬克為破產的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處理了500億美元的貸款銷售。

他補充道,金融危機後的監管意味着一些貸款機構需要「清算貸款或尋找其他方法來降低其在房地產領域的比重」,無論是通過聯合債務還是進行風險轉移交易,即其他投資者同意承擔損失風險,或停止向該行業提供新貸款。

紐馬克預計今年至2026年到期的美國商業房地產債務將達到20億美元,必須以更高的利率進行再融資。 

根據紐馬克提供的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數據,僅今年就有9290億美元的商業地產債務需要償還或再融資。

戈辛提到:「我們正處於這堵貸款牆影響的初期。其中一大部分將完全處於水下,一大部分將浮於水面,還有一大部分將(通過)更多股權進行資本重組。」

該公司估計,在2026年到期的貸款中,有6700億美元存在「潛在問題」。房地產投資者一直受到利率上升的衝擊,這增加了他們的融資成本,並壓低了房地產價值。 

而美國商業地產市場的主要問題在於寫字樓和「多戶型」住宅公寓樓--一些運營商利用廉價債務過度擴張,導致運營成本上升。 

戈辛表示,過去五年中大量投資寫字樓(房地產)的人都會遇到問題。  

他說,自疫情居家辦公的風潮興起以來,美國的寫字樓「被拆得差不多了」,有太多不受歡迎的舊樓。儘管市場對最好的建築有需求,但戈辛估計,僅紐約市就有500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應該拆除」。

房地產市場的壓力給繁榮時期提供廉價貸款的銀行帶來了壓力。對於一些賬面上有太多房地產的人來說,出售貸款(有時以折扣價出售)是一種解決方法。 

對於包括富裕個人和私募股權債務基金在內的買家來說,這些出售是搶購貸款或以低迷價格獲得基礎資產控制權的機會。 

世邦魏理仕貸款銷售業務副主席帕特里克-阿蘭焦(Patrick Arangio)表示,即將到期的貸款數量較高,部分原因是疫情、烏克蘭戰爭和利率的不確定性導致2020年至2023年期間出現短期延期。

他表示,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需要解決的貸款數量龐大,將導致近期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上貸款銷售產品的數量增加。

同時,由於逢低買進的買家和不願承擔損失的賣家之間存在差距,相關房產市場陷入停滯。根據MSCI的數據,去年美國商業房地產交易量下降了51%。 

戈辛說:「我們已經觸底。」他預計,2024年將是「從谷底過渡的一年」,但並不會是「全速前進」。(編譯:徐樂釗)

頂圖來源:路透社

責任編輯:徐樂釗 金融時報:未來三年美國銀行將面臨2萬億美元地產債務壓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