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肩負光榮使命的中國(山西)第五批援吉布提「消除白內障致盲項目」醫療隊帶着祖國親人和朋友的祝福,踏上了非洲這個有蔚藍天空與海洋的國家,開始了為期60天的衛生援外任務。
據了解,在香港共享基金會的組織下,根據各級衛健部門安排,晉城市眼科醫院共選派8名優秀醫護人員整建制組建國際醫療隊,其中6名女性,2名男性黨員,00後護士張詩琦則是刷新了援非醫療隊最年輕的紀錄。
在吉布提塔朱拉,香港共享基金會人員、志願者和醫療隊,這群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膚色的年輕人共同組成一個密切協作的大家庭,他們將在2個月時間內為當地群眾完成逾1000例白內障復明手術。
開展工作近一個月來,面對簡陋有限的醫療條件,醫療隊員們克服設備不足、藥品短缺、病人角膜病變等多重醫療困難,每天都是「滿格」狀態。隊長田妍及孔雲雷副主任醫師用精湛的醫療技術,在有限的器械下完成一個又一個合併氣候性滴狀角膜變性、黑核等高難度白內障手術;胡冬生、趙強兩位醫生精心細緻的篩查,盡最大條件留下滿心歡喜前來就診的患者,給他們以復明的希望;張娟護士長精準的術前生物測量為手術安全和療效護航;護理人員王貝貝、張龑、張詩埼用自己的行動和微笑,給予患者力量和安慰,讓非洲百姓感受到來自中國護理的溫暖。
晉城市眼科醫院眼二科副主任孔雲雷作為第五批援吉布提「消除白內障致盲項目」醫療隊的一名眼科醫生,剛到塔朱拉的時候,就接診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一名志願者的媽媽,這是一名68歲的大媽,因白內障導致雙眼幾乎看不見,由家人背着前來就診。
大媽看不見已有數年,但由於懼怕手術,一直未行手術治療。最終,在志願者的鼓勵下才來檢查。經詳細檢查,大媽雙眼白內障5級,術前視力也只能看見眼前的幾根手指,情況非常嚴重,再不治療則會失明。
了解情況後,孔雲雷只用了一場10分鐘的手術,就快速解決了大媽忍受多年的視力模糊。術後當天復查,摘下紗布後,患者不僅視力恢復到了1.0,原來的近視和散光問題也一併消失了。「沒想到看得這麼清楚,要是早一點做就好了!西諾瓦!中國醫療隊真了不起!」大媽和志願者都很激動,在與孔雲雷醫生合影時不禁脫口而出。
72歲的噠噠(叔叔)坐輪渡來塔朱拉手術,術前視力僅存光感,讓大家吃驚的是,因老先生拖延的時間過長,其雙眼白內障實在「太老」,晶體已經發黑,屬於「黑核」白內障,需要立即進行白內障手術。
據孔雲雷醫生介紹,「黑內障」常見於超高度近視患者,其混濁現象主要發生在晶狀體的核,初時核心顯黃褐狀混濁,病情逐漸發展後,顏色慢慢加深,最後可變成深棕色、棕黑色甚至黑色,形成黑色內障,這時的晶狀體變得又黑又硬,和石頭一樣。
經過手術,老先生的裸眼視力恢復至0.8,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患者非常高興。
16歲的庫伊娜因先天性白內障幾乎失明——右眼只能看到1米內晃動的手指,左眼僅能感知手部輪廓。中國援非醫療隊為她實施高難度手術,克服囊膜鈣化等挑戰,成功植入人工晶體。
術後第一天,庫伊娜的視力從「手動/眼前」提升到0.04。當她第一次看清周圍的世界時,激動得流下淚水:「我能看見了!謝謝醫生!」
在塔朱拉,中國(山西)第五批援吉布提「消除白內障致盲項目」醫療隊全體隊員們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為患者揭開紗布,看到他們重新煥發光彩的笑臉,感受他們內心的喜悅和激動。
走在塔朱拉的街道上,當地民眾總會用燦爛的笑容和熱情的問候向隊員們示意,豎起大拇指的溫暖場景日日可見。這份真摯的情誼,不僅僅是對醫療隊的認可,更是對中國援非醫療事業的由衷信任與讚許。此刻,「大國外交、醫者無國界」的崇高使命有了更切身的感悟。(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