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胡秀英植物標本館(標本館)日前舉行第十三屆胡秀英日,以紀念胡秀英教授對植物研究的貢獻。作為年度活動,胡秀英日每年均以不同主題推動植物教育和研究。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植物學繪圖,內容包括植物學繪圖座談會、繪圖示範及「植物藝術繪畫比賽2025」頒獎典禮。活動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藝術家、植物學學者、中小學生及公眾逾百人參與,促進多元創意交流,展現植物藝術與科學的融合魅力。
(左起)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朱利民教授及馮明釗教授、俄羅斯植物博物畫家 Maria Oktyabrskaya 女士、中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浩然教授,以及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胡秀英植物標本館館長劉大偉博士合照。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胡秀英植物標本館館長劉大偉博士致歡迎辭,並展示今屆植物藝術繪畫比賽部分優秀作品,以及植物繪圖在日常應用的例子。
標本館館長劉大偉博士於活動上致歡迎辭時表示,感謝參賽者對比賽的支持,比賽近年吸引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可見比賽已發展成一個能展示植物藝術魅力的知名平台。他分享大師級植物繪圖師曾孝濂和馬平透過繪圖獲得平靜和愉悅的故事,鼓勵公眾以繪畫探索植物世界的意義和樂趣。
植物學繪圖座談會由劉大偉、植物繪圖師王家怡,以及來自俄羅斯的植物博物畫家、「植物藝術繪畫比賽2024」公開組冠軍Oktyabrskaya Maria女士主持,分享植物學繪圖的經驗及趣味。Oktyabrskaya女士談及其學習植物繪畫的經歷,並表示俄羅斯的植物繪畫日益受歡迎,催生更多相關學會及活動,樂見科學繪圖的蓬勃發展。
在繪圖示範的環節中,Oktyabrskaya女士即席以塑膠彩繪畫植物玉蘭,其獨創的繪畫手法令現場觀眾嘆為觀止,讓觀眾近距離體驗植物繪圖的創作過程和技巧。
活動的壓軸節目是「植物藝術繪畫比賽2025」頒獎典禮。比賽是科普、教育及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不但致力培養植物科學繪圖人才,更期望提升公眾對植物繪圖的認識,推動科學繪圖的發展。今年比賽共收到逾700份參賽作品,來自香港和全球超過17個國家及地區的122所學校及畫室參與,充分體現本地和國際參賽者對植物學藝術的熱愛。
頂圖圖說:全體得獎者、領獎代表與一眾嘉賓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