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19

嶺英村校殺校邊緣大翻身

2014-09-25
来源:香港商报

 

  跨境學童湧入北區就讀

  嶺英村校殺校邊緣大翻身

  【香港商報訊】記者呂文蕙、王珈莉報道:香港早年因為出生率下降,教育局曾要求收生不足的學校停辦,掀起一片「殺校潮」,位處新界偏遠地區的村校更是首當其衝。但是隨着近年跨境學童湧往北區入學,北區學額嚴重不足,令部分面臨殺校的村校「起死回生」。

  04年起88所公營小學被殺

  教育局由2003/04學年起在官立及資助學校實施「統整使用率低的小學」政策,至今共有88所公營小學因未能符合小一收生的最低人數而按該政策停辦,其中40所為「鄉村學校」,當中有10間位於北區。根據局方紀錄,現時仍然運作的「鄉村學校」共有20所,主要位於新界及離島區。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位於新界北區的打鼓嶺週田村,佔地約12萬平方呎,位處禁區位置。校長朱國強表示,由於校舍位於禁區,為招生帶來許多不便,校方須預早一星期向家長索取身份證,以辦理禁區紙,而校舍設施亦相當差:「乜室都冇,只係得課室及禮堂,是傳統村校模式。」

  校長稱今年報名人數爆額

  他回憶2009年初接任校長時,局方要求學校必須在9月份收取13名小一學生,否則便有機會被殺校,但當時校方收生人數在11至12名間徘徊,令他面臨巨大的壓力。校方為保生存,北上主動接觸內地幼稚園及派發傳單,才捱過「殺校潮」一役。

  校方新學年跨境學童比例將由2009年的九成大幅降至六成,並由上學年起開始擴班,收取兩班小一學生,每班25人。朱國強說,今年約有175名學生前來報名,另有近200人前來叩門「博一鋪」,校方作部分篩選後,決定收取五班小一,共125名學生,並將增聘老師,應付教學需 求。

  校址位禁區將明年底解封

  早前民建聯北區支部表示,收到20宗上水及粉嶺的家長求助個案,不滿其子女被派往位處禁區的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朱國強表示,去年家長反應較為激烈,有家長甚至以粗口責罵校方職員,今年情況已稍為收斂。他表示,絕對理解家長的心情,但部分家長對學校存有誤解。

  他強調,所有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家長,可辦理全年禁區紙,方便接送子女,而校方亦有為學生提供校車接送服務,由上水火車站到校址僅需12分鐘,車程與粉嶺到上水相若,而校址亦預計於明年底前,解封為非禁區。

  家長愛郊區空氣質素較好

  居於羅湖的謝太育有兩名子女,分別於新學年升讀嶺英的小一及小二。她表示,大女早年於上水幼稚園就讀時,校方派員進行介紹,而她亦認為村校學生較少,可得到老師較多關愛,而且郊區空氣質素較好,活動空間大,所以安排子女到嶺英就讀。

  她又說,明顯感到競爭較去年激烈:「個仔間幼稚園有好多同學仔都派到去屯門和天水圍區(的小學),佢娴有好多人想入哑(嶺英)都入唔到。」她表示,子女每天由家中出門到學校只需約一小時,時間較到上水或其他區小學就讀更短。

  促教局設跨境學童專責組

  保安局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指,政府在2008年公布,將邊境禁區的陸地範圍由當時的2800公頃大幅縮減至約400公頃,而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位處的地段,擬於第三(最後)階段「梧桐河至蓮麻坑段」的邊境禁區範圍縮減,預料可於2015年實施。

  長遠而言,朱國強認為解決跨學童湧到北區的問題,可以興建臨時課室暫時性解決問題,至於復辦村校非不可行,促請教育局應成立跨境學童專責小組,商討可行方案。教育局回覆本報查詢指,小一學位的需求受「雙非」兒童數目及2012年龍年效應的影響,預計 2018/19學年達到高峰後會逐漸回落到一個穩定的水平。

  料2019年學額需求漸回落

  局方與小學有共識,盡量避免興建新校來應付過渡期的學位需求,以減低學位需求回落後對小學平穩發展的影響,並會繼續積極探討使用空置校舍和擴建臨時課室,以增加學位的供應。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