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88

無利差經營的挑戰

2015-10-23
来源:香港商報

  易憲容

  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各國央行都在采取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貨幣政策寬松了再寬松,利率沒有最低,只有更低。而這種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既把利率降低到零水平,也讓傳統銀行的利差水平急劇下跌,以致無利可圖,生存艱難。這些傳統銀行縱持有龐大的資產,但無法獲得收益,不得不轉向以大量衍生金融工具作為銀行收益的重要來源。而過度的金融操作或依靠金融衍生工具生存,不僅容易造成銀行利潤水平劇烈震蕩,也容易引發操縱市場的非法行為,導致巨額刑事犯罪罰金與民事賠償。這就是當前傳統銀行業面臨的生存環境,也使全球金融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傳統銀行生存不易

  比如,德意志銀行10月8日意外宣布第三季度稅前虧損將達到62億歐元或70億美元,主要原因就是投資銀行業務下滑。因為,今年8月份的全球股災,使全球金融市場過度震蕩,股市、匯市、大宗商品價格急度暴跌,而德意志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也在這次全球市場極度震蕩中面臨巨大的虧損。對於傳統銀行來說,一旦利差降到極低水平,如果僅靠投資銀行業務來增長利潤,當然要面對全球市場極度震蕩的巨大風險。

  還有,由於傳統銀行過度依靠投資銀行業務,一旦市場震蕩,為了保持利潤或不出現虧損,投資銀行業務隨時都可能引發操縱市場的非法行為,導致巨額的刑事犯罪罰金和民事賠償。比如,今年5月,包括德意志銀行在內的多家歐美銀行,與英國、歐洲聯盟監管機制及美國的金融監管機構達到認罪和解,賠償對倫敦貨幣市場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的不當操控行為,認罪和解金額達到60億美元。還有,全球最大國際銀行匯豐,這幾年之所以業績一直不能重振,最大的原因就是各種違規操縱罰款巨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銀行又不得不全面收縮投資銀行業務。

  比如德意志銀行在繳付巨額賠償之後,也大手筆地裁減金融交易部門,出售大量的衍生商品投資組合,同時宣布大量裁員。豐銀行的情況也是如此。可見,低利率時代、無利差經營給傳統銀行已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將全面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利益格局及行為方式。

  內銀無利差經營

  同樣,以往無風險經營、躺著賺大錢的內地銀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化,隨著中國央行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利差也急劇下降,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比如,從2014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已經進行5次降息與4次降準,8月份股災發生之後,央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更是沒有最寬松,只有更寬松。但是由於產能過剩的問題還在持續,制造業的緊縮及房地產投資全面萎縮,使得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十分氾濫。這些流動性又無法進入股市,擁有大量流動性的傳統銀行,只好鼓勵企業大量發行公司債。

  最近,內地公司債的瘋狂與當前金融市場這種狀況有關。根據WIND數據,截至10月13日,2015年共發行公司債414隻,發行規模達到4287億元。而2014年同期發行規模僅有367隻,發行規模共計1058億元,相差4倍。據報道,今年10月份就有將近10家大型企業發行公司債,融資金融高達300億元,單月發行金額超過2014年全年的總額。公司債的瘋狂到了這種地步,與上半年的股市瘋狂毫無二致。

  而在當前公司債「井噴」中,房地產企業是主力,其次是類平台公司。公司債所融資的資金基本上流入房地產企業及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而公司債的瘋狂是與其利率一再降低有關。9月底萬科發行規模50億元的5年期公司債,利率競爭低到3.5%,只是比同天期的國債3.13%高37點。而且10月14日發行的10年期國債中標利率為2.99%。這是2008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3%,意味著10年期國債時隔7年後重新回到「2」時代。整個內地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已經推到歷史以來最低。而金融市場利率全面降低,使內地銀行業也進入無利差經營的時代。

  也就是說,由於實體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持續下行,中國央行不得不讓貨幣政策寬松了再寬松,傳統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氾濫不可避免,銀行利差也跌到最低水平。利差一直保持在3%水平的傳統銀行,因經營環境突變陷入了「資產配置恐慌」,出現了京東「白條ABS」(接近無擔保的房地產債券)被搶購一空、萬科公司債與國債信用比肩的怪現象。對內地銀行業來說,這當然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面對無利差的經營環境,內地傳統銀行有沒有準備好?如果內地銀行業的經營方式及業務全面轉型,相應監管部門有沒有準備好?無利差經營可能讓傳統銀行業的利潤全面下跌,內地投資者對此又有沒有準備好?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