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7

香港:墳山圍城 死亡無處安放

2015-12-17
来源:觀察者網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是購物與旅游者的天堂,但這個彈丸之地同時也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香港一直面臨著土地嚴重短缺的問題,如今,除了房價不斷攀升,墓地也已告急,很多私人墓地的價格已經超過了住房價格。墓地緊挨住宅、足球場而建,香港已被墳山包圍,而死亡將在何處安放,是所有香港人現在和將來都要直面的難題。

  一處高層居民樓前的山坡被墓地覆蓋,密密麻麻(AP Photo/Kin Cheung)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死去的人對活著的來說也是麻煩事。據騰訊圖片16日報道,Chui Yuen-sing是位已經退休的大學老師,他的母親于今年4月份去世,在給母親舉行了火化儀式后,他一直在努力尋找能永久安放骨灰的地方。他打算在一處紀念館排上18個月的隊,希望能得到一個鴿舍大小的骨灰龕位。如果到時仍不能如愿,他打算把母親的骨灰送回內地,與父親團聚。

  一名男子經過一處香港公共墓地的骨灰龕位墻

  Chui說,他還可能采取更大膽的方式,“我可能會把骨灰拋灑在公園,但如果真這么做的話,可能我心里會很過意不去。”中國人對死亡始終都有敬畏之心,入土為安是最好的方式。

  墳山緊挨足球場和公寓而建

  Chui所面臨的問題,其實也正是香港720萬人口面臨的或生或死的問題。沒有足夠的建筑用地,不斷上漲的房價沖擊著人們在祭祀死者上的傳統。

  一處高層公寓燈火通明

  同時,香港的老齡化問題也將更嚴重。政府預測,老年人數量將從2014年全香港的15%,在2024年上升至25%,而每年的死亡人口也將從2010年的42700人上升至2020年的50300。

  一輛公車駛過香港九龍一處公共墓地

  香港政府管理的骨灰安置所只有8處,如今有不少已近乎滿員。而私營的骨灰堂往往價格昂貴,又讓普通人卻步。

  行人在旺角穿行,這里是香港最繁華的街區之一

  在安置去世的親人方面,香港人一直遵循一種慣例。他們在山上和海邊爭奪最好的墓地,或花一筆數目不小的錢買個玉質骨灰罐并辦一場復雜的喪事。

  一名婦女拿著即將焚燒的紙錢為父親祈福,父親的骨灰就存放在她身后的龕位中

  政府正竭力打破這些風俗。香港行政長官從1960年英屬殖民地時期起就鼓勵遺體火化,以此來減輕人口激增對墓地的需求。據報道,上世紀70年代末,土地的短缺迫使香港禁建新的永久性土葬墳場,公共墓地被嚴令確保埋葬了六年后的遺體要挖出火化,以便給新的逝者騰地兒。

  九龍一處墓地的墓碑

  這種殯葬政策造成火化人數大幅增加——2013年,香港90%的死者實施了火化,比1975年增長了38%,然而,火葬卻解決不了墓地緊張的問題。如北京人買車要搖號一樣,香港人想在公共墓地求得一個安置骨灰盒的龕位可能要等上長達五六年的時間。

  一家殯葬用品店的老板在殯儀館為逝者上香

  不愿耐心等待的人不得不支付高達100萬港幣在私人經營的墓地購買一個差不多A4紙大小的骨灰龕位。而在龍山寺粉嶺區的風水寶地,一個私人骨灰龕位最高價格高達180萬港幣。

  一處私人墓地的骨灰龕位前,香火繚繞

  報道稱,香港房價大約為每平方米15.1389萬港幣,這意味著死人的墓地價格比活人的住房價格還要高。

  九龍一處墓地緊挨著公寓

  除此以外,香港還有超過120個非法墓地,萬佛寺就是其中一個。這座寺廟是當地旅游景點之一,由于違反城市規劃和土地使用條例,被政府列為了違法墓地。

  從2007年開始,政府開始倡導“綠色殯葬”,提倡將骨灰拋灑至11個悼念公園。但這樣的行為又與中國人安葬要選如高山靠海的吉地觀點相沖突。

  一些商家想出了創意的解決方案。Sage殯葬服務機構通過韓國的一個實驗室在3年前就開始用高壓將骨灰制成寶石。這家公司的銷售總監Betsy Ma表示,最開始人們都認為這個想法太瘋狂。許多中國人覺得攜帶死者的物品會招來鬼魂,但隨著人們思想的開放,骨灰寶石還是慢慢流行了起來。

  Chui Yuen-sing認為,等待政府龕位和公共住房一樣,“永遠都難以滿足需求”。但Chui是幸運的,他得到了一個家庭龕位,他還計劃把安葬在內地的父親骨灰接回香港。然后對于更多的香港人來說,想要為逝去的親人覓得一處安寧一所,卻并非易事。

  據報道,排隊等候購買龕位的逝者超過了2.18萬人。公共墓地每個龕位的價格超過了3000港幣。提供殯葬服務的商家說,全香港的殯儀館里另外還存放有約10萬個骨灰盒。

  但上月有香港媒體報道,香港骨灰壇供不應求,但原來有公營骨灰壇位內甕位未被善用。

  香港審計署公布最新一份《審計報告》,當中有關土葬及火葬服務部份,指骨灰壇位短期供應嚴重短缺,公營骨灰壇位在2016至2018年間幾乎沒有供應,未來幾年骨灰壇都會供不應求,要待至屯門曾咀項目于2019年完成并提供16萬個骨灰壇位,方能應付市民需要。

  審計報告亦指,地區公營供應進度緩慢,港府在全港物色合共24幅可供發展骨灰壇用地,但直至今年7月,只有兩個小型項目完成,尚有16個項目仍未制訂咨詢相關區議會的確實時間表,而進度緩慢主要因為交通影響評估需時,以及缺乏措施推動當區居民接受計劃。

  骨灰壇供不應求,但原來有公營骨灰壇位內甕位未被善用。審計報告指,截至2015年6月,已安放骨灰的公營骨灰壇位有20萬多個,提供43萬個甕位,但根據食環署紀錄,約77%、即15萬個已安放骨灰骨灰壇位有未用甕位。

  審計署又說,這些潛在甕位可供實時使用,應付市民對龕位的部分需求。對于甕位空置原因,審計署估計是市民不知道在龕位加放骨灰甕的服務、市民不愿加放骨灰甕及未有這個需要,審計署建議食環署推廣加放骨灰甕服務。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