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馮煒強報道:5名病人接受器官移植後證實感染戊型肝炎,初步懷疑捐贈的器官是傳染途徑,其中一位受贈病人早前因其他疾病離世。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指出,今次是全球首宗因器官捐贈引起的戊肝爆發個案,影響多達5名病人。
不移植很「浪費」呈兩難局面
他坦言,因為戊型肝炎對一般人而言是很輕微的病,形容是一個「兩難局面」,如果不移植會是很大的「浪費」!醫管局對事件表示關注,將會成立專家小組檢視,及進一步提升器官移植服務的安全。
事源一名29歲女病人,於今年2月底急性腦出血死亡後捐出器官,5名分別接受死者器官的病人其後感染戊型肝炎,其中一人死亡。袁國勇及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陸志聰昨日召開記者會交代事件始末。
其中一名男病人併發腦炎死亡
袁國勇說,7月初發現其中一名接受肝移植的66歲男病人肝功能不正常,確認感染慢性戊型肝炎;本月8日,又發現另一名接受肺移植的59歲男病人肝功能不正常,他在10日後因環狀?疹感染併發腦炎死亡,同日化驗證實他感染戊型肝炎。
團隊追蹤另外3名接受器官捐贈的病人,包括接受腎臟移植的54歲女病人及6歲男童,及接受心臟移植的49歲女病人,發現三人都在4至5月開始肝功能不正常,血液及糞便內含有大量戊型肝炎病毒。由於上述病人並無乙型、丙型或藥物等引起的肝炎,因此相信他們都是從器官捐贈者感染戊型肝炎。
袁國勇指利巴韋林可預防感染
袁國勇說,4名仍在生病人已接受抗病菌藥物「利巴韋林」治療。由於身體可以自行抵禦戊型肝炎,已建議向病人減少抗排斥藥劑量,減低對免疫系統的抑制。
陸志聰指,專家小組研究將來是否需要檢查器官捐贈者是否戊型肝炎帶菌者、及其器官應否繼續用於捐贈。
袁國勇直言,戊型肝炎對一般人而言是很輕微的病,除了對進食藥物影響免疫系統的病人外,其他人的影響不大。至於是否要檢驗器官捐贈者有無戊型肝炎,他形容是一個兩難局面:「有合適的捐贈器官很難得,如果不要會是浪費」。即使帶有戊型肝炎亦應繼續使用,向受贈者處方「利巴韋林」則可預防感染。
醫管局稱,事件中接受心臟、肝臟及兩個腎臟移植的4名器官受贈者,已獲告知有關發現及獲安排適切的抗病毒治療。4名病人情況穩定,其中3名病人已出院,有關醫院會密切監察各病人的情況。而早前離世的肺部移植患者個案,將會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