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底氣源自中國模式

2019-10-08
来源:香港商报

        流深

   9月25日,被稱為「北京新地標」的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開航;一天後,連接北京西站與大興機場的高鐵路段開通。這兩項重點基建的順利開通,不僅讓早已不堪重負的北京首都機場緩解了壓力,對雄心勃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來說,也無疑是一劑有力的強心針。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這一承接過往、開啟未來的工程投入運營,也是給國家最好的獻禮。

  回頭再看,京雄高鐵的起點、1996年落成的北京西站,如今不僅顯得有些破舊,甚至還在不斷增加的人潮中顯得有些擠逼。然而,在北京西站20多年前落成的時候,這座當年被稱為亞洲最大火車站的鐵路樞紐,還一度被很多人指責為「大而無當」「不人性化」。但很快中國以急劇高速的發展讓這些負面的評論消失。

  從北京西站到大興機場,20多年來,中國投入運營的大型基建已是數不勝數,讓中國早就獲得了「基建狂魔」的稱號。近期,有官媒匯總了中國近些年落成的20大工程,除了大興機場、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杭州灣跨海大橋等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型基建之外,還包括「中國天眼」FAST、北盤江大橋、浩吉鐵路、拉林高鐵等偏遠地區的大型基建,甚至還有南水北調這樣的遠距離、跨區域的世紀工程,印證了「基建狂魔」的稱號得來不虛。

  基建影響更為深遠

  對很多不了解中國的人,甚至很多國人自己來說,這些大工程常常被妖魔化為「面子工程」「好大喜功」,亦或是指責為「浪費金錢」「大白象」。但事實上,對於中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來說,任何一項大工程都不能從簡單的維度來理解。除了基建本身對就業、投資、上下游產業的拉動之外,從國家資源的潛力挖掘、內部資源整合等層面來看,這些基建的影響更是深遠。「要想富、先修路」,可以說是中國40年快速發展的一大寶貴經驗。

  那麼,「基建狂魔」得以「狂傲」的底氣來自哪裏?一方面,是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大國,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具備極為充分且絕對的自信;另一方面,則是中國政府能夠通過強有力的社會組織網絡,通過各種方式完成各類社會資源的深入整合。所以也可以說,不斷完善的「中國模式」,正是「基建狂魔」的堅實底氣。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