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中深圳機場首家融入國家鐵路幹線

2020-04-1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姚志東報道:記者昨日獲悉,交通運輸部正式公布全國14個城市通過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驗收,深圳市名列其中。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介紹,自2016年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創建以來,深圳牢固樹立交通服務城市發展理念,以客運銜接便捷化、物流產業高端化、信息服務智能化為目標,推動運輸方式由相對鬆散向綜合高效轉變,致力打造銜接順暢、服務優質、支撐有力、管理規範的國際化現代化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記者了解到,未來,深圳機場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融入國家鐵路幹線。
 
  充分發揮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
 
  據了解,深圳綜合運輸一直在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總體框架下高效穩步發展,海、陸、空、鐵、口岸等對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升級。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創建期間,福田綜合交通樞紐地下輻射能力繼續增強,目前是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全地下高鐵站,日均人流量達20萬人次。深圳機場通過地面交通中心(GTC)實現與軌道交通無縫銜接,引入穗莞深城際鐵路,實現1小時直達廣州市中心,未來更有新建深茂鐵路接入,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融入國家鐵路幹線的機場。為打造形成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深圳正加快軌道交通三期、四期工程建設,全市軌道運營里程達303公里,同步實施軌道網-公交網-慢行網三網融合工程,全面完善樞紐交通接駁體系,基本實現了交通樞紐步行換乘時間小於5分鐘,推動樞紐服務水平和服務品質不斷提升。
 
  創建期間,深圳着力打造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樞紐標杆項目,信利康全球供應鏈服務物流中心、中外運平湖綜合保稅物流中心、泛亞國際生鮮冷鏈物流中心、深國際黎光物流園等一批物流樞紐重點建設項目全面開展,現代物流骨幹基礎設施體系逐步完善。具備海鐵聯運優勢的平湖南物流樞紐項目已被列入國家首批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正在持續加快推進。
 
  深圳成全球新能源公交車輛規模最大城市
 
  作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排頭兵,深圳早在2018年實現了公交車、的士營運車輛100%電動化,也是全球新能源公交車輛應用規模最大、車型最齊的城市。目前正在福田區推動建設國內最大規模新能源公交車機械智能立體停車庫。
 
  深圳目前全市共有新能源物流車約7.2萬輛,是全國新能源物流車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同時,用好用足政策「組合拳」,在實施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的基礎上,率先啟動純電動物流車運營資助工作。給予純電動新能源配送車輛通行路權,出台了市區道路已劃定路內停車位對新能源配送車輛首小時免費等政策。
 
  周邊地市建立起28座城市候機樓
 
  深圳積極推進各類運輸方式的融合發展,不斷創新旅客聯程聯運服務模式。在周邊地市建立起28座城市候機樓,實現遠程為旅客提供候機、購票、值機辦理、行李託運等服務。引導企業開展自主組客、個性化出行、聯程聯運等改革試點項目,部分航空公司在深圳機場試行「通程航班」業務,中轉進出境旅客可享受「一票到底、行李直達」的高效、便捷通關服務。進一步完善深圳鐵水聯運和跨境運輸的結構體系,開通深圳港至八省市地區海鐵聯運線路14條。持續推進「深圳組合港-綠色港口鏈」項目,深圳港與18個內河碼頭和6個內陸無水港簽訂組合港協議,開通華南快線駁船航線60條,覆蓋泛珠三角52個碼頭,延伸擴大深圳港腹地範圍。
[责任编辑:李振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