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6款消毒酒精樣本含有毒甲醇

2020-04-16
来源:香港商报

 

  消委會測試消毒酒精,發現其中6款含甲醇。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新冠肺炎肆虐,不少人都用酒精消毒。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24款消毒酒精樣本,發現當中6款含有微量有毒的甲醇,另有七成半樣本的實際酒精濃度比聲稱的低,差異最大的一款較聲稱濃度少超過兩成。消委會提醒市民,長期使用含有毒甲醇的產品,有機會造成慢性中毒,建議市民購買消毒酒精前留意包裝上的資料說明,及避免選擇來歷不明及資料不詳的消毒酒精等。

  皮膚或呼吸攝入或慢性中毒

  消委會公布的測試消毒酒精樣本數據發現有6款含有微量有毒甲醇,分別為「小野田Onoda 消毒酒精 Rubbing Alcohol75%」、「護安身消毒火酒75%」、「浮來春 75%酒精消毒液」、「Toppa 消毒酒精Rubbing Alcohol75%」、「SONYAU 75% External Spray Compound alcohol disinfectant」及「免洗手酒精消毒噴霧75%」。

  該會指,雖然該6款樣本的甲醇濃度不會引發急性中毒,但應用於洗傷口的過程中,有機會直接進入血液或從皮膚或呼吸攝入,長期使用有可能慢性中毒或引致健康問題。

  多數樣本酒精濃度低於聲稱

  另外,有22款樣本標示酒精含量為75%,1款標示為70%,另有1款標示為95%。但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標示75%酒精的樣本中,有16款的乙醇及異丙醇含量不足75%,有3款樣本的實際酒精含量更少於70%,乙醇或異丙醇含量由62%至69.1%不等;標示70%的「天然乙醇 Ethyl Alcohol 70% Solution」實際濃度只有65.7%;標示95%酒精的樣本「醫藥酒精95%乙醇」的實際濃度則只有89.3%。值得留意的是,消委會發現其中一款「浮來春 75%酒精消毒液」消毒酒精的包裝與一般礦泉水十分相似,有機會增添小朋友誤食的風險。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提醒市民購買及使用消毒酒精時,應留意包裝上的資料說明;避免選擇來歷不明及資料不詳的消毒酒精;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及有信譽品牌的消毒酒精;切勿靠近熱源或火源;使用後必須立即把容器瓶蓋關緊,以及不要將酒精放在小朋友能夠觸及的地方,以免發生意外。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