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腸胃動力學會拆解胃酸倒流「非典型症狀」 延醫可致癌

2020-09-02 13:54
来源:香港商報網

  經歷近50日食肆晚市不准堂食的日子後,社交距離措施近日終逐步放寬,食肆可提供堂食,不少港人已急不及待相約親友外出大快朵頤。香港腸胃動力學會今日(2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的數據,揭港人胃酸倒流發病率飆升,又提醒市民頻頻進食大餐或會引發胃酸倒流,不要為享受美食而犧牲了健康。

  學會指出,胃酸倒流乃在港甚為普遍的都市病,發病率更不斷上升。據本港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本港胃酸倒流發病率(定義為每星期最少一次因胃部內的食物或物質反流至食道引致不適),由2011年的4.1%,飆升至2017年的5.7%,短短6年間大幅增加39%,推算香港有約42.8萬名患者,即每17人便有1人受胃酸倒流困擾。是次研究亦發現香港每4個患者當中,有3人未有發現自己已患上胃酸倒流。

  香港腸胃動力學會幹事陳萍兒醫生(腸胃肝臟科專科)表示,胃酸倒流會刺激食道內壁,引致發炎,若不及早處理,胃酸倒流可引致食道出血、食道癌等不能逆轉的惡果。肥胖、胃部膨脹至橫膈膜、胃部排空速度過慢、懷孕或患有硬皮症等結締組織失調的人士,均有較高機會出現胃酸倒流。若患者有吸煙、進食大餐、太夜進食、進食高脂或油炸等會引發胃酸倒流的食物、飲用酒或咖啡等飲料,或服用某些藥物,均會加劇胃酸倒流情況。

香港腸胃動力學會幹事陳萍兒醫生(腸胃肝臟科專科)指,若不及早正確治療胃酸倒流,可引致食道出血、食道癌等不能逆轉的惡果

  除了為人熟悉的「火燒心」外,胃酸倒流患者亦會出現胃酸上湧或過多、吞嚥困難、以及感覺喉嚨有腫塊等。雖然有外國研究指出,約有23%患者會出現火燒心症狀,但在香港,僅12.1%患者出現中等或以上程度的火燒心症狀;臨床上所見,不少患者均沒有火燒心症狀,反而會出現胸痛、咳嗽、喉炎、哮喘、牙齒酸蝕等「非典型症狀」,故容易被忽略或誤當其他健康問題。

  陳萍兒表示,目前治療胃酸倒流的藥物,包括抑酸劑、H2受體阻斷劑,及質子泵抑制劑,分別有中和胃酸、抑制胃壁細胞分泌胃酸、減少胃酸倒流及酸蝕的效用。當中質子泵抑制劑已獲國際醫學指引建議,作為確診後的一線治療藥物;不過,部分已服用質子泵抑制劑的患者,用藥後仍然出現症狀,如服用至少8周標準劑量的質子泵抑制劑,症狀仍然持續,便屬頑抗性胃酸倒流;主要原因為藥物劑量不足或藥物依從性低。另外,雖有七成患者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後,症狀得以舒緩,但分別有近半患者於晚間仍會出現症狀,或需要接續接受其他治療才能舒緩症狀。

 受胃酸倒流困擾多年的李先生,改善生活習慣及服用改良型釋放質子泵抑制劑後,終可淺嘗最愛的糯米雞

  現年60多歲的李先生,多年來一直受胃部健康問題困擾,他於2013年被確診為胃酸倒流,獲處方質子泵抑制劑,但情況一直未見顯著改善。直至2015年,李先生獲醫生處方改良型釋放質子泵抑制劑,胃酸倒流的情況終於大為改善,症狀出現的次數大幅減少。此外,李先生跟從醫生給予的建議,改善生活習慣,例如不要吃太飽,盡量提早晚餐時間,睡覺前不要進食以及減少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李先生亦特別提到,在服用改良型釋放質子泵抑制劑後,終可淺嘗最愛的糯米雞,之前因胃酸倒流已戒食多年。

[责任编辑:徐麒釗]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