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人士:推行「港區健康碼」儘快恢復本港與內地經貿往來

2020-12-18 19:26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第四波疫情嚴峻,各行業營商困難,民間對早前擬安排推出的「粵港澳健康碼」渴求殷切,期盼三地盡早通關,恢復正常往返。由香港商報、經濟導報及全球商報聯盟舉辦的「港區健康碼」論壇今日下午在香港商報大廈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商界代表、社會賢達及與會者分享了對「港區健康碼」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會上各界人士均一致認為「健康碼」的推行可令粵港澳三地在聯防聯控的基礎下,互認有效核酸檢測結果,能恢復本港及內地的跨境營商往來,對行業救亡及經濟復蘇起關鍵作用,而「健康碼」的延展效益亦會對全球的抗疫帶來啟蒙。

 香港商報董事總經理張介岭致歡迎詞表示,是次十分榮幸能邀請各行各業的商界翹楚和領軍人物就「港區健康碼」的設立,推進香港防疫體系建設發表真知灼見。「港區健康碼」論壇是對特區政府排除干擾、盡快建設並完善疫情防控體系的有力支持,是對港人的福祉的真正關心,是愛港護港的具體體現。他續說,「健康碼」作為內地防疫體系的重要一環,經過多個省市、數億民眾的實踐使用,證明在溯源傳染起點、防止疫情擴散、便利健康出行、科學協調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成效。

 張介岭指「健康碼」是一個被億萬個樣本證實安全高效的機制,並不如反對人士所言會侵犯隱私及限制自由。因「健康碼」紀錄的僅是一條線路或是某一聚集點出現的人流,無從紀錄或發現市民個人出行的規律和目的。他認為被小部分質疑和反對的聲音裹挾及束縛,令一整套完備的香港防疫抗疫體系進展工作變得緩慢,對於香港一個國際大都市長達十個月不能正常通關及生活,才是最大的不自由。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指出,香港旅遊業由於沒有出入境旅行團,旅行社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整個產業都接近冰封狀態。早前大部分旅行社希望透過推出「綠色生活本地遊」保持業務,但隨着疫情反覆,限聚令收緊本地團 30人的豁免措施亦告取消,儼如成為壓垮旅遊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危機當前,不僅特區政府要隨疫情變化適時調整防疫策略,社會各界的支持配合亦不可缺少,以科學理性態度,思考「健康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健康碼」的推出是為方便粵港澳三地可互認,作為通過病毒檢測的證明,為旅遊業復蘇創造條件,因此實施「港區健康碼」是刻不容緩。

 香港工會聯合會九龍東總幹事鄧家彪稱,「港區健康碼」的實行有助恢復粵港澳三地間正常往來,重振旅遊、零售、酒店等多個行業及推動商務往來盡快回復正常。對於大灣區發展亦有長足幫助,「港區健康碼」的實行能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下早日實現大灣區人流物流正常化。他建議港府需有步驟「清零」,儘快進行強制全民檢測、制定全民抗疫路線圖,訂立分階段抗疫指標並嚴格執行及優化「安心出行」程式並強制安裝使用,在多管齊用下全力抗疫才會行之有效。

 香港保險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張偉良指,香港社會過去兩年遭受社會事件以及全球新冠肺炎的雙重打擊下,最新失業率已達到6.3%,約24萬人失業。香港保險業的銷售情況是重災區,不少保險公司在今年首10個月的業績已錄得下跌近50%,國內業務有些公司更下跌近8成,團體保險下跌近4成。他建議實行全民自願檢測,並安排自願檢測人士優先接種最新疫苗,給予「健康碼」方便出入境無需隔離,盡快實行有關措施,使三地同胞盡快回復正常的生活。

 國際中小企聯合商會會長羅志光称,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企業家可以和政府一起合作,同心同德去抗擊疫情。只有這樣才能更快的抗疫成功。現在香港經商環境正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地方健康碼是在疫情清零之後才推出。事實上,香港的疫情一直反覆,大家有不同的訴求,很多市民對於健康碼也是一知半解,政府應該讓他們了解知道,健康碼並不會破壞大家的隱私。希望當局加快推出措施,讓香港加快恢復,並和國際接軌。

 ​聯合國亞太區經濟及社會委員會/可持續商業網絡綠色經濟小組主席汪振富称,政府在抗疫上必須奉行「生命至上」原則,落實健康碼不存在自由問題,其他人有免受感染的權利。西方國家只眼經濟,無把生命放在第一位。所有防疫抗疫措施的成效都要講科學數據,健康碼在中國內地已得到充分數據證明有效,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亦認同中國內地在防疫抗疫上的顯著成果。香港只要成功和內地通關,經濟才可馬上恢復。香港不應只眼自己,也應幫助全球經濟恢復,用成功的經驗,告訴全世界健康碼是一套可行有效,可令社會真正恢復的方案。

 出席論壇嘉賓包括香港商報董事總經理張介岭、助理總編輯胡茵、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香港工會聯合會九龍東總幹事鄧家彪,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會長林和忠、香港經濟師學會副會長古兆勛、香港保險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張偉良、大灣區工商聯總會創會主席彭華雄、國際中小企聯合商會會長羅志光、香港中廚師協會會長馬榮德,聯合國亞太區經濟及社會委員會、可持續商業網絡綠色經濟小組主席汪振富、中小企國際聯盟主席屈國良等。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