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究發現抗癌藥物或可減輕新冠病毒炎症反應

2021-04-01 16:25
來源:香港商報網

  港大指醫學院科學家與美國西奈山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一種常見而價格低廉、針對炎症基因藥物「托普樂肯」可減低感染SARS-CoV-2小鼠之發病率與死亡率,小鼠在感染病毒4日後仍可抑制其炎症基因,對治療人類亦有一定潛在價值,而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期刊《細胞》發表。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科學主任、研究共同第一作者莫頴兒表示,「托普樂肯」由來自喜樹樹皮之喜樹鹼衍生而成、價格便宜,而它獲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批准使用作抗癌藥物,至於研究發現「托普樂肯」可以減輕感染新冠肺炎倉鼠的過度炎症併發症或細胞因子風暴。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Jessica Sook Yuin Ho指,感染了SARS-CoV-2病毒後,多個炎症基因及其細胞信號傳遞途徑會出現異常,而研究結果顯示,無論炎症基因或其引發途徑是甚麼,第一型拓撲異構酶抑製劑也可以在動物模式中使其廣泛地平靜下來。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研究高級作者Ivan Marazzi表示,研究是尋求一種適用於病發後期仍可使用的治療,而團隊發現第一型拓撲異構酶抑製劑在病發後多天仍能抑制受感染動物肺部之炎症基因,防止過度炎症情況出現。

 港大透露科學家尚未完全理解SARS-CoV-2病毒的病理,但科學家已觀察到病毒會引發細胞激素及趨化因子過量產生,而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在新冠肺炎病人肺部尤其常見,可導致受感染部分白血球泛濫,造成炎症,甚至肺部組織受損、器官衰竭及死亡;因此減輕病人炎症反應,有助改善其臨床治療效果。

 港大表示,這項治療方案對人體的安全和效用快將於包括印度在內的全球多個臨床地點進行測試及評估,研究團隊期望世界衞生組織也會在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

[責任編輯:鄭嬋娟]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