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猶豫阻慢接種率 群體免疫需要快打針

2021-06-08 01:09
來源:香港商報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已經逾年,世衛與醫衛專家一直都說至少需要70%到85%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才能達致群體免疫。惟隨着人們經歷疫情的不同階段,「疫苗猶豫」現象卻成為達成群體免疫的絆腳石。因此,如何努力讓盡可能多的民眾放下偏見且盡快打針至關重要。惟其如此,人類社會才能盡快恢復正常運作,重拾往日繁榮,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每個人出自己一分力。

 疫苗猶豫涉各種複雜因素

 何謂「疫苗猶豫」?世衛的定義是,「儘管有疫苗服務,但延遲接受或拒絕安全疫苗」。疫苗猶豫,係由複雜的、特定於環境的因素而引起,這些因素因時間、地點和不同的疫苗而異。

 疫苗猶豫也可能與經常在網上傳播的錯誤信息和陰謀論有關,包括通過社交媒體傳播。此外,健康不平等、社會經濟劣勢、系統性種族主義和獲取障礙等結構性因素,同樣是導致人們對疫苗缺乏信心和接種率低的關鍵驅動因素。

 當前,疫苗猶豫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問題。新近有一份調查報告稱,全球受訪者中,有50%至60%的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但各國差異很大。在英國,調查發現不同種族之間接種疫苗的意願存在差異。去年11月,英國調查訪問了12035名參與者接種疫苗的可能性。總體而言,有18%的受訪者選擇猶豫(回答不太可能或非常不可能);相比之下,黑人(72%)及混合種族的人更加猶豫不決(32%),而華裔受訪者的疫苗猶豫程度與白人相若。

 資料還顯示,不同類別的群組結果也不一樣:女性(女性21%,男性15%)、年輕群體(25至34歲為28%,55至64歲為14%)和教育水平較低的人群(24%的中學畢業生;13%的大學畢業生)相比之下更加猶豫。

 在宗教團體之間,也可看到疫苗接種率的差異。與基督教(91.1%)相比,穆斯林(72.3%)、佛教(78.1%)、錫克教(87%)和印度教(87.1%)群體的疫苗接種率較低。

 去除雜念破解打針偏見

 事實上,新冠疫苗的到來被認為是健康和經濟苦難的終結,以及旅遊業和許多其他行業的重生,但在世界某些地區推廣疫苗卻頗具有挑戰性。

 一方面,不斷變化的指導方針讓民眾感到緊張,民眾會因副作用而對接種疫苗持觀望態度。另一方面,很難改變那些本身就堅決反對接種疫苗的人。還有一部分是因天生害怕針頭或嘔吐等副作用,或者天生害怕進入疫苗診所而「迴避」打針。

 英國傳染病專家史蒂文醫學博士喜歡用駕駛汽車的類比來解釋為什麼疫苗是結束新冠疫情的重要工具:洗手、戴口罩和與他人保持距離就像防御性駕駛。疫苗的作用就像安全帶——非常有效,但需要佩戴才能發揮作用;藥物的作用就像安全氣囊,但它只會在撞擊後對您有所幫助;新冠病毒就像一個在您穿過十字路口時闖紅燈的人。如果被擊中,您可以同時使用所有三個安全工具來避免最大傷害。

 更多新冠疫苗接種意味着社會活動有機會恢復正常。經過一年多的關閉、取消和推遲,每個人都渴望考慮重返工作、學校、體育、家庭慶祝和社交活動。儘管沒有人能確定新冠疫情何時會結束,但每個通過接種疫苗而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都有助於我們更接近正常生活。

 美日接種率差異頗具代表性

 為鼓勵民眾盡快打疫苗,各國出台了各種利民刺激政策,普通的有送各類型消費券,進階的則推出疫苗假、送現金抽獎,更有送獎學金、甚至送樓來吸引民眾接種疫苗。然而,在如此具有吸引力的谷針措施下,也並不是所有民眾都願意打針。截至6月6日,阿聯酋每100人中接種疫苗劑量為134.63,美國為90.19,中國有54.04,日本僅為13.64。

 對比全球其他先進國家,儘管日本各界亦推出優惠政策,政府還擬推疫苗假,但截至2日,日本至少接種過一劑新冠疫苗的人數剛過1000萬,只相當於總人口的約8%。接種率始終無法明顯提升,這令外界好奇:為什麼日本人寧可社交活動處處受限,也不願去接種疫苗?據《每日新聞》稱,除了接種醫護人員不足外,相較於其他國家人民,日本民眾對疫苗安全性與有效性都非常存疑。另外,因日本都依賴國際藥廠,但不巧的是,目前全球大鬧疫苗荒,而日本國產疫苗前景也未有明確答案。在疫苗需求減少下,一些大藥廠陸續棄守日本市場。所以,與美國等先進國家比較起來,無論在新技術或研發起步上來看,日本都慢了好幾拍。

 反觀美國,各州相應推出各類抽獎計劃和獎勵機制,效果喜人。5月初,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表了有7.5萬美國人參與的社調結果:資金獎勵可使有意接種疫苗者人數增加三分之一。據Gallup問卷調查,2月美國民眾疫苗接種意願上升至71%。美國目前已接種一劑的民眾佔51.9%,民眾疫苗接種猶豫的人數比例從去年10月的46%下降到今年3月的35.2%。而英國、以色列等國接種率比美國還要高。

 專家政府籲港人莫再等

 至於香港,特區政府疫苗接種計劃高效、免費且疫苗廣泛可用,惟接種疫苗人口比例仍一直偏低,疫苗開始接種1個月後接種率僅佔本港總人口的6%左右。所幸,疫苗接種計劃進入第四個月之際,接種率開始有了起色。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陳基湘指,儘管與天花和伊波拉病毒病等致命疾病相比,新冠病毒致死率較低,但對社會經濟運作的破壞卻是巨大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呼籲大家為了自己和他人,請不要再猶豫,盡快接種疫苗。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亦表示,「市民大規模接種疫苗是唯一可以走出疫情的有效途徑,建立全社會保護屏障。」

 截至6月7日,本港7日平均接種劑次達39867次,已接種第一針的人數佔23.7%(逾155.7萬人),已接種第二針的人數佔17.1%(逾112.2萬人)。

 林鄭月娥表示,未來3個月將是本港防疫的關鍵時刻,會繼續致力大幅度提升接種疫苗率,令各行各業即使面對第五波疫情也不至於受到太大影響。她說,疫苗接種將是日後市民更便利地返回內地、海外旅遊和公幹必不可少的要求。(記者戚瀚丹)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