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廣州「硬核」科技悉數上陣

2021-06-09 17:32
來源:香港商報網
    金域醫學在廣州的日檢測量已突破35萬管;萬孚生物的新冠流感三聯檢和新冠變異株多聯檢試劑,可檢測出Delta株、Alpha株、Beta株等多種新冠變異株樣本;達安基因研發的「新冠病毒變異株(B.1.167)核酸檢測試劑盒」;無人駕駛汽車保障封控區物資供應……。6月9日,廣州市舉行的第76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介紹廣州科技「戰疫」的硬核實力。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孫翔表示,在前期組織的180餘項疫情應急項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廣州研發出了一大批「硬核」科技武器,迅速投入到此次戰「疫」中,確保廣州疫情防控比以往跑得再前一點、跑得再快一些,及時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切斷感染鏈條。
 
金域醫學廣州日核酸檢測量達35萬管創全球新高,其中,「獵鷹號」氣膜實驗室24小時兩班倒檢測,日檢測量達12萬管

    核酸檢測實力展開全球最大規模的病毒阻斷行動
 
    記者從廣州市舉行的第76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上獲悉,根據病毒的傳播速度快、傳播力強的特點,要阻斷病毒傳播,比病毒跑得更快,廣州在短時間內完成迄今全球城市最大規模的核酸檢測行動,這背後是廣州科技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
 
    據悉,廣州擁有55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總數高居全國第3;擁有生物醫藥領域高新技術企業1000多家,當中有不少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
 
    此次疫情發生後,截至6月7日24時,廣州市累計核酸採樣2798.55萬份,這是目前為止全球城市中最大規模的全員核酸檢測。如此大規模的核酸檢測,離不開廣州生物醫藥企業的共同努力。
 
    目前,廣州具備核酸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共有23家,每日核酸檢測能力排前5位的企業依次是金域醫學、華銀健康、達安臨檢、凱普醫學、中鑫醫學。其中,金域醫學在廣州的日檢測量已突破35萬管,是全球新冠核酸檢測日單產冠軍,核酸檢測樣本累計超過8000萬人份,單機構檢測量居全球第一;萬孚生物是全國最大的抗體檢測試劑盒生產企業,研發的新冠抗體和抗原檢測設備均為全國首批獲證,多個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和相關進口方當地資質,近日其抗原自測產品也獲得了CE證書。
 
    記者了解到,為了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廣州市建成全省首個氣膜實驗室。與先期投入的「獵鷹號」檢測車等設備以及廣州金域實驗室,形成了「大型檢測基地+移動檢測點」的高效檢測模式,組成了檢測能力達35萬管/天的「應急先行軍」,若採用10混1混采技術,每日最高可檢測350萬人份核酸樣本。
 
    為高效完成新冠變異毒株精準檢測產品研發,達安基因研發的「新冠病毒變異株(B.1.167)核酸檢測試劑盒」,可針對基因序列點突變進行精準識別,檢測靈敏度高,特異性較好;萬孚生物運用新冠流感三聯檢和新冠變異株多聯檢試劑,可檢測出Delta株、Alpha株、Beta株等多種新冠變異株樣本。
 
    萬孚生物推出的現采、現檢、現報「三現」新冠抗原檢測數智化防控方案,可對疑似人群進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並通過數碼化手段迅速上傳檢測結果,極大地提升檢測防控效率;達安基因研發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場景解決方案,可高效運用高通量自動化設備集群,提高大規模核酸檢測效率。

    新冠檢測試劑日產能730萬人份
 
    「目前各種防疫物資產能充沛,能夠滿足全市需求」。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陳鍵華介紹,截至6月8日,廣州市新冠檢測試劑日產能達730萬人份、口罩日產能9100萬隻、醫用防護服日產能10萬件、防護面罩日產能38萬個、醫用手套日產能50萬雙。
 
    廣州市已建立防疫物資生產保障體系,做好防疫物資產能儲備。其中,利用1.9億元中央直達資金生產動員能力建設專項資金,與9家企業簽訂產能儲備協議,涉及產品包括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和手套、紅外測溫儀以及熔噴布等防疫物資;同時,通過技術改造等方式,提升企業產能。重點以項目為抓手,支持企業不斷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生產能力,目前廣州市新冠檢測試劑日產能已超730萬人份,已能完全覆蓋全員檢測所需的試劑需求量。

    無人車設備自動駕駛技術助力封控區域物資保障
 
    為提高物資配送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廣州發動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技術企業參與到封控區域的物資保障工作,解決物資配送存在的「封控區中間斷層」問題。
 
    目前,純無人車輛運輸隊伍已覆蓋白鶴洞街和中南街兩個高風險地區的各分派點,東漖街等中風險地區也正在逐步開展。另外,南沙區珠江街中風險地區在周日當天也實現了純無人車輛物資配送。與此同時,我們還利用可上電梯的服務機械人,解決因人手緊張無法及時將生活物資從樓下運到樓上的問題,嘗試用高科技打通「最後一百米」。截止6月8日,共有23輛自動駕駛汽車、13台小型物流配送車進入封控區域開展配送服務,運送各類物資次數近千次,累計64.2噸。(記者 朱樺 賴小青)
 
[責任編輯:薛正軒]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