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公布2021年疫情下清潔工生活處境及意見調查

2021-06-27 18:25
來源:香港商報網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指在1至5月進行「2021年疫情下清潔工生活處境及意見調查」,訪問了5區合共607位外判清潔工人,並發現3項調查重點。

 問卷調查發現有約4000位其他行業人士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加入清潔工行業,其年資不超過1至2年;惟「新工友」要面對「家庭經濟下梳化」現象,因薪金水平較以往從事行業下跌2至4成,他們還要面對租金、防疫與各類家庭雜項開支。

 有受訪者在問卷調查中提到頭半年擔任清潔工覺得較辛苦,因為工作比想像中繁忙而且要清潔整條街道,更有工友提到知道自己年紀大都沒什麼可選擇,但又要賺取收入,所以係見步行步下加入清潔工行業。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其後作出8點建議,分別是放寬「在職家庭津貼」申請門檻、提升援助金額及開設「短期失業津貼」項目;為新入職清潔工人提供正式有薪職安健培訓課堂或課程;政府部門及外判商須遵從職業安全健康指引;提供合適的再培訓課程,讓長期於清潔行業工作工人可考慮轉行以及檢討及制定長遠人口政策,包括實施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或檢討現時只能於65歲才可領取公共福利金安排等。

 據了解,「2021年疫情下清潔工生活處境及意見調查」還發現54%受訪清潔工認為自己有機會因工感染疫症,而只有一半受訪工友表示政府或僱主會每日清潔及消毒更衣室/集散的位置。

 問卷調查亦詢問清潔工人假若不幸染疫時的感受,有工人指自己年紀較大,並不掌握自身身體狀況和體質,更難以估計自己染疫後發生什麼情況和後遺症,因有些新冠肺炎確診者病徵輕微,但有些確診者病情很嚴重。

 問卷調查因應上述結果作出4項建議,分別是政府應為工友額外提供可供每日替換或方便清洗消毒的工作手套及眼罩、政府必須每日清潔及消毒工友上下班指定簽更、集散及休息位置,並每日消毒工作車輛車廂;勞工處應每區設職業健康診所以及職業健康診所和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時間應延長至晚上,以服務日間工作工人。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還發現2成受訪清潔工在疫情下遭受歧視,因市民見到身穿制服的工人時會不敢行近甚至繞路避開,好像覺得工人是帶菌者;更有工人反映工作後坐下休息時竟被食環署人員質疑「偷懶」、險遭署方人員警告,需要管工協助,亦強化將社區衛生責任推卸到清潔工友身上的意識。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提出4項建議,分別是政府可重推「防疫抗疫基金」每月1次的「辛勞津貼」直至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具體訂明清潔工休息時間和空間之指引、檢討現時「即時警告」的監察方式,減緩工人不安感以及檢討現時社區垃圾處理制度,引入有效垃圾和廚餘處理程序,讓居民及工友容易配合。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表示8成受訪清潔工認為社區接納、支持和配合他們的工作,因此建議市民可藉勤作垃圾分類、嘗試與家人認識為自己社區服務的清潔工以及停止不必要猜測和投訴的方法去表達對工友的支持。

[責任編輯:謝燁挺]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