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中醫】中醫推拿溯源

2021-06-28 17:20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中醫推拿醫術,在中華大地流傳了幾千年,它是中華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醫者僅憑自己的雙手,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用雙手為人治病、病後康復、養生保健事業上作出了重大貢獻,從上古開始,經歷了歷朝歷代,儘管發展有高潮,有低沉,跌宕起伏,憑著它優良的醫技、治療的效果,一路奮進,發展與流傳至今。

 中醫推拿的發源地

 《素問‧異法方宜論篇》中述:「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亦從中央出也。」中央,即是現今河南一帶。《呂氏春秋》和《路史》中則有上古時期這一地區水泛成災,百姓多患筋骨之病,而以導引法來治療的記載。殷商甲骨卜辭也有不少按摩的史料。所有這些都證明,中國中原地區是按摩和導引的發源地。

 甲骨文中的推拿

 殷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可考的朝代。其文字刻在龜甲獸骨上而得以傳世,通稱甲骨文。

 甲骨文中推拿手法被稱為「拊」。在甲骨卜辭中多次出現一個象形文字「付」,為「拊」的初文。此字本義是一個人用手在為另一個人腹部作撫摩動作。《說文解字》中雲:「拊,揗也」。「揗,摩也」。甲骨文中還有一個「疛」字,《說文解字》解釋是「小腹病也」,故㾈、付連文,意思為按摩治腹疾。《靈樞‧經筋篇》中述:「卒口僻,為之三拊而已」。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甾川王患病,「蹶上為重,頭痛身熱」,以「以寒水拊其頭,刺足陽明脈」而愈。在那個年代,在甲骨文中還未找到藥物與針灸治病的具體紀錄,這說明中華醫學最早治療工具是醫者的雙手,而於治療的醫療工具,藥物與針灸還尚未出現,因為用手來治病發源於人的本能,所以說推拿療法的出現應該早於藥物與針灸。

 1984年,在湖北出土西漢竹簡《引書》,其內容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代的導引與養生的成就。《引書》是一部導引術的專著,「引」指導引,據唐代《一切經音義》解釋是「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講述了導引與自我按摩的內容。在《引書》中還記有手法治療下頜關節脫位及落枕、腸澼(痢疾)、腰扭傷疾病。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五十二病方》,成書於初漢,內容早於《黃帝內經》。《五十二病方》中記載按摩手法有10多種,還記載了推拿治療「嬰兒瘛」(小兒驚風),這是我國最早的小兒推拿記載。《五十二病方》還記有推拿治療皮膚瘙癢、凍瘡、癃閉、腹股溝疝、白癜風、疣、蟲咬傷等。

 《黃帝內經》中的推拿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二大部分,成書年代經過戰國至秦漢的漫長時期,至隋唐還有醫家參與修訂和補充。

 確立手法醫學正式名稱為「按摩」

 《素問‧血氣形老篇》:「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這裏,首次明確指出按摩是一種醫療方法。從此手法醫學正式名稱被確定下來,並講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機制,《素問‧舉痛論篇》中說:「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說明推拿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素問‧舉痛論篇》說:「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即通過推拿的溫通經絡作用,活血止痛。在《素問‧玉機真藏論篇》提出了按摩的適應症與禁忌症。《靈樞‧官能篇》中記有什麼樣人材可從事按摩醫療工作。「爪苦手毒、為事善傷者,可使按積抑痹。」爪苦指的是手指有勁、能深透,手毒是指手心熱者。所以,《黃帝內經》中的理論與實踐為我國中醫推拿體系奠定了基礎。據《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在《黃帝內經》成書的同期,出現了《黃帝岐伯按摩》一書(可惜已失傳)。標誌着中國古代推拿醫學體系的建立。

 隋唐時期推拿醫學教育與醫療體系的建立

 在隋代,政府設立了正規的宮廷醫學院——「太醫署」。據《唐六典》介紹,隋代太醫署按摩科設有按摩博士120人,按摩師120人,按摩生100人。此時在太醫署還尚無針灸科,而按摩已與醫、藥、祀禁並列,從此可以推想當時按摩科在宮廷和醫學界的地位。到了唐朝,唐承隋制,只是按摩科裁減人員,同時增設了針灸科,按摩科人員官銜「並從九品下」。

 宋元時期的推拿

 在宋代,太醫局取消了按摩科,推拿醫學在民間得到了發展,這一段時間,在《宋史》載有按摩專著《按摩法》和《按摩要法》。《太平聖惠方》是對唐宋醫藥成就的一次總結。其中推拿醫學主要體現在對膏摩、藥摩上的收集,其數量有近百首。《聖濟總錄》是宋代大型官方修書,推拿醫學的資料十分豐富。有對推拿理論的論說,有重視膏摩的理論、膏摩用藥介紹、手法操作。

 元代醫籍中的推拿

 講述推拿摩腰法的《御藥院方》的摩腰丹的中藥藥物,製作及操作治療手法。《飲膳正要》中的揉眼養生的推拿手法。《永類鈐方》中的脊柱復位手法。《回回藥方》中的腳踏法,治療脊柱骨折。

 明代的中醫推拿

 明代是推拿醫學再度發展的時期,明代初,按摩科重新合法化。明啟唐制,重設按摩為醫學13科之一,「推拿」這一名詞正式出現,最早記載於明代兒科醫家萬全的《幼科發揮》一書,述:「一小兒得真搐,予曰不治,彼家請一推拿法者掐之」。從此推拿一詞,成為推拿學科的代名詞,一直流傳至今。明後期小兒推拿興起,小兒推拿體系建立的標誌是《小兒按摩經》的問世。小兒推拿除了採用一些成人的手法與腧穴外,明代形成了自己體系,獨特的手法、特定的穴位,還逐漸形成了體系理論。

 清代的中醫推拿

 推拿在清代步入緩慢發展期,清代太醫院不設按摩科,推拿治療骨傷科疾病的手法只能寄生於當時的正骨科內,成為治療各種骨折、損傷的「正骨八法」,清代太醫院教科書《醫宗金鑒》對正骨八法有全面總結。推拿在治療中取得的效果是深入人心,廣受大眾歡迎,在清代的許多醫書可以反映,例如《動功按摩秘訣》成書於1696年,全書分三部,第一部為成人推拿治療,論述了內、外、婦、五官科病證的推拿各種療法。反映推拿療法在民間廣泛流傳。

 近代的中醫推拿

 辛亥革命後,當時的政府對中醫及推拿還是限制,推拿還是在民間流傳,形成了地區性的民間推拿流派。在醫界有影響的流派有一指禪推拿流派、㨰法推拿流派,內功推拿流派、臟腑推按流派、腹診推拿流派等。

 進入上世紀50年代之後,1958年,政府在上海成立了中醫推拿門診部,還成立了上海中醫學院推拿學校(為現在的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的前身)。目前中國全國中醫藥大學都設有針灸推拿學院,推拿學在中醫學中佔有一席之地,還有全國許多中醫醫院都設有推拿科,全國各地都舉辦了推拿學術交流會,使推拿醫學得到進一步發展。

筆者簡介:吳文豹教授,前香港大學中醫學院副教授,從事中醫臨床、醫學教學55年。曾在滬時從業西醫骨科臨床經驗達17年。在中醫骨傷、推拿、針灸及中西醫結合領域頗有造詣。對臨床、教學有獨特見解與理論學說。

[責任編輯:副刊]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