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北京 > 图片新闻

「在希望的田野上」藝術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特展開幕

2024-05-17             北京 > 图片新闻
来源:香港商報網

    用藝術助推鄉村文化建設,用公益促進鄉村美育發展,用文化描繪鄉村振興圖景。5月16日,「在希望的田野上」藝術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特展在北京平谷電站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由北京晨光沐野文化有限公司主辦,北京星辰合力影業有限公司,上海兩山智慧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小紅書「兩山」自媒體)支持,設計科技小院·電站美術館承辦,魚子山村民委員會提供在地支持,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CCE提供策展支持,展覽將從5月16日持續至5月22日。

图2   .jpg

展覽現場

    中央芭蕾舞團發展規劃部(藝術創作部)主任張天羽,《中國文化報》社編輯中心主任李琤,中國煤礦文工團演出中心副主任馬凱瓊,《藝術市場》雜誌社副主編劉禮福、北京晨光沐野文化公司總經理劉智濤,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助理、畫展策展人肖璐然,魚子山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金宇,張家界樟樹營文化公司總經理屈蕾,北京星辰合力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崔海升等嘉賓及媒體朋友參加了開幕式。

    譜寫「田野之歌」 :藝術家聯袂展現鄉村大美

    此次特展共分為「我們的家鄉」、「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未來」三個單元,展陳來自藝術家林海、高良、李洪濤、王伯勛、侯煒國、一節、陳小波、張洪願、廖芸、謝露、陳瑾瑾、秦小繪、西朴、橘青魚、池塘子等人創作的20餘件作品,作品涵蓋了油畫、水墨、裝置、影像乃至民族手工藝等多種藝術門類。

    如同參展藝術家李洪濤《靈境天成》中充滿東方神韻的詩性山水,高良以藍綠色和墨色為主色調繪就的《開滿鮮花的春天》……特展中,參展作品猶如一行行流動的詩歌,讓人看到鄉村的自然與生活之美。「希望的田野」是鄉村田野散發的春天氣息,是生活里一蔬一飯,一築一事,是小鎮上的點點燈光閃爍,也是記憶里難忘的蔥蘢山林,日光下有着斑斕花紋的昆蟲,是雨後傍晚天邊流動的緋色雲霞。

    而本次特展的舉辦地電站美術館,曾是魚子山村的變電站,經改造後成為京郊藝術及設計展覽的新型空間,結合鄉村特色資源及產品業態,構建新型鄉村生活體,打造出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深切情感價值的鄉村新地標,是平谷區唯一入選「北京國際設計周」的項目。

图3_副本.jpg

从左至右依次为展出作品《開滿鮮花的春天》高良 45x65cm紙本、《母與子》李洪濤 100x90cm 布面油畫、作品《路》謝露 60x40cm油畫、作品《鄉愁》廖芸 40x60cm 岩彩木板

    「給孩子們的非遺課」:讓公益力量融入鄉村美育

    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讓公益力量融入鄉村美育。作為特別單元,展覽亦在5月18日同步推出「給孩子們的一堂鄉村非遺課」。

    傳承鄉村文化,在「村莊的新衣裳」(給孩子們的一堂非遺扎染課),課堂特邀北京服裝學院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教師張承來進行課程設計,帶領孩子們感受非遺扎染魅力。張承來曾參與學校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服裝及禮儀小姐服裝、2014年APEC部分領導人及配偶服裝印染工作,作品多次獲得國際大獎。曾參與舞劇《中國革命之歌》、《牡丹亭》、《卡門》,影視劇《十面埋伏》、《西遊記》、《紅樓夢》等作品的服裝染色工作。在張藝謀導演的荷里活大片《長城》中,被荷里活劇組負責人稱讚為全世界染色技術最好的人。在課堂上, 「村莊的新衣裳」通過向孩子們介紹中國傳統印染工藝,詳細講解扎染的基本概念和製作方法,讓孩子們在親手操作體驗扎染中感受民族文化藝術的魅力。

图  4.jpg

展覽現場

    用雙手搭建房子,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在 「我們的房子」(給孩子們的一堂建築設計課)中,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師/項目經理,從業多年,參與多個大型公共建築項目全過程設計及管理;曾在法國讓·努維爾事務所工作一年;瞻星STELLAR青年設計師平台 品牌負責人潘萌;通過引導孩子們動手用積木或建築材料搭建模型等,讓孩子們體驗建築設計樂趣,理解建築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親近大自然,了解鄉村植物多樣性,在「走在田野里」(給孩子們的一堂植物課堂)中,老師們帶領孩子近距離觀察各種農作物和野生植物的生長狀態,引導孩子們思考如何保護和利用植物資源,同時鼓勵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或相機記錄下他們在田野間的所見所感。(記者 楊凌雲)

頂圖:5月16日,「在希望的田野上」藝術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特展在北京平谷電站美術館開幕

[责任编辑:林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