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湖南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50%

2016-10-27
来源:香港商報

新聞發布會現場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勇平 實習記者張燕燕報道:10月27日上午,記者從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湖南兩房兩棚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城鄉居民住房條件顯著改善,截至今年9月底,湖南已累計完成投資520.3億元,占規劃總投資的77%;建成317個項目,360個項目開工在建。供水水質、燃氣普及率、污水垃圾處理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等主要指標穩步增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顯著增強。

  “湖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截至2015年底,湖南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89%,較2011年提高5.79個百分點。”27日,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袁湘江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一是頂層設計日臻完善。近年來,湖南先后出臺了《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4-2020年)》、《湖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修訂了《湖南省實施< 城鄉規劃法>辦法》,以及戶籍改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等一系列新型城鎮化配套政策,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二是城鎮化空間格局不斷優化。據了解,目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以省會長沙為龍頭,長株潭城市群為核心,區域中心城市為依托,縣城和中心鎮為基礎的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城鎮體系。截至2015年底,該省共有設市城市29個,71個縣城和998個建制鎮,城鎮登記結構逐步優化,城鎮功能日益完善,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三是新型城鎮化試點有序開展。“長沙市、株洲市、資興市、津市市、澧縣、芷江縣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長沙、常德分別被列為國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和全國海綿城市試點,瀏陽市獲批全國土地制度改革試點……”袁湘江介紹,湖南新型城鎮化試點正在有序開展,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我們鼓勵有能力的人舉家搬遷至城鎮,同時實行居住證制度改革,來解決進城人口的6項服務、7項便利,另外對城市進行生態修復,改善城市功能。

  四是新型城鎮化的智力支撐得到強化。在全國率先舉辦了由市長參加的全省推進新型城鎮化研討班。省委書記杜家毫、副省長張劍飛率省直有關部門和市州政府主要負責人到香港新市鎮進行了學習考察。今年,從廳機關挑選4位處長并邀請有關專家組成宣講團,在市州巡講,目前共培訓3400余人。推出了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6部新型城鎮化標準圖集,并在住建廳門戶網站免費公開發行。

  創新體制機制,是湖南新型城鎮化取得重大進展的重要因素。據湖南省住建廳城鄉規劃處處長易小林介紹,湖南省實行“三掛鉤”與“三退出”機制,即財政轉移支付、城鎮增加建設用地規模、中央、省預算基本建設投資都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實行依法自愿有償退出,同時運用PPP模式,有效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快速發展。

  “新型城鎮化歸根結底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提高質量為關鍵。”袁湘江表示,城鎮人口不是一種機械增長,而是遷移、轉移進來,要讓他們享受到與原有居民同等的教育、醫療等各方面的權利,幫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實現共同發展。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