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商报专稿

砥礪奮進貴州觀察之二 修成一條公路、帶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百姓

2017-09-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涵坤 報道:近年來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有力助推了貴州省脫貧攻堅工作,各地打造了一批集產業致富、旅遊發展功能的“產業路、致富路、景觀路、旅遊路”,形成了“工農旅融合、產城景互動、山水田一體”的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成為“交通+旅遊”、“交通+產業”、“交通+扶貧”最生動的寫照。

  9月19日-22日,貴州省交通廳組織采訪團,就農村公路“雙通”建設發展課題,赴黔南、黔東南、銅仁基層采訪,記者選取幾個采訪片段,以餐讀者。

  石阡:山路彎彎景如畫,致富大道通農家

  從石阡縣城往東,經縣道,換鄉道,便可來到新華村。這裏雲霧繚繞,景色宜人,是中國苔茶之鄉的核心區。日前,記者跟隨貴州省農村公路“雙通”集中采訪團走訪了銅仁市石阡縣五德鎮新華村,真切地感受了鄉村路來給人們的實惠。

  走進新華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嶄新的小樓房、寬敞的文化廣場和整潔的街道。在通村公路修好以前,這樣的景象在新華村是難以看到的。農村道路的硬化,使新華村告別了泥濘和塵土飛揚,也帶動了村民致富奔小康。

  “以前一天最多跑兩趟,現在一天能跑六趟。路面好了,運輸成本低了,效率更高了,收入自然也增多了。”運營農用車的新華村村民龔思喜說道。冒著間歇性中到大雨,采訪車隊走村竄寨,暢通無阻。身臨其境,記者對龔思喜的說法很認同。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五德鎮小雞公至涼水井通村水泥路全長9.5公裏,2015年建成,總投資約600萬元,是連接五德鎮集鎮到桃園的產業路,建成後從五德集鎮到萬畝桃園只需要10分鍾車程。

  五德鎮小雞公至涼水井通村水泥路建成後,著力改善了小雞公村、團結村1200名以上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帶動了沿線3000畝以上桃子、李子、獼猴桃等水果,和800畝以上烤煙產業的高效發展,為此當地政府也加大產業發展投入,大力創建農業園區,被貴州省農委授予全省100個現代高效農業園區之一,隨後繼續圍繞園區作農旅一體化發展文章,2015年被省旅發委評定為3A級旅遊景區。

  隨著園區交通區位的改善,農旅一體化的現代高效農業初現雛形,前來旅遊休閑度假的遊客絡繹不絕。當地村民紛紛搶抓機遇,發展產業與服務業,以農家飯菜留住了客人,去年收入高達50多萬元。同時,通村公路的建成,還帶動了沿線水果、茶葉、烤煙和林下種養等產業發展,沿線群眾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

  目前,石阡通過深入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已帶動引領全縣19個鄉鎮(街道)建成省、市、縣三級農業園區25個,實現了“鄉鄉有園區、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的產業發展格局。

  福泉市雙穀:交通引領成就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20日,記者一行來到雙穀村,雙穀位於福泉市西南部郊區,距市區6公裏,是貴州省“高效農業產業示范園區”,是貴州省15個新型農村建設示范點之一,總面積39.6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942畝,轄16個村民組,共有農戶1166戶。近年來,雙穀村始終將“百姓富、生態美”作為經營鄉村的最終目標,在做大做強“金穀福梨”優勢產業的同時,堅持走農旅、體旅、文旅相結合的美麗鄉村發展之路,成功打造了集現代農業產業園、鄉村休閑旅遊、田園社區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形成了“春賞花、夏納涼、秋摘果、冬踏雪”的四季鄉村旅遊新業態。

  雙穀村村主任姚奇學種植了十多畝果園,小別墅式的他家周圍是一片片果園,開了農家樂,年均收入十多萬元,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讓團內記者好生羨慕。姚奇學告訴記者,

  20年前的雙穀,貧困偏僻,行路難、飲水難、產業結構調整難,群眾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改善,特別是2015年的通村油路貫通,為雙穀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雙穀采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社和農戶參與”的模式,即“園區+企業+合作社+農戶”的“3+1”運作模式,圍繞“金穀春雪·花海雙穀”——田園綜合體創建這一主題,整合各級各類項目資金,組織招商引資,進一步增強發展後勁,以此來實現企業帶動農戶增收。

  2016年,雙穀村水果年產值在1.5萬元以上,雙穀農民人均純達11680元,通過做強“金穀福梨”優勢產業,發展配套其他經果林種植增加群眾收入。“金穀福梨”品牌獲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稱號。在農業休閑觀光區,遊客可以通過自助燒烤、休閑垂釣、野外露營、篝火晚會、摘果勞動等豐富多彩的項目,感受“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鄉村樂趣。

  福泉市金山街道辦事處蘭娟書記告訴記者,通過近20年的發展,雙穀村先後被授予或命名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農業旅遊示范點、國家3A級景區,貴州省十佳美麗鄉村、最具魅力特產鄉村、貴州省生態體育公園、貴州省新農村建設樣板村、黔南州集體經濟強村、黔南州基層黨建示范點等殊榮。雙穀田園綜合體已成為省內外遊客前來觀光、休閑、度假的聖地。

  麻江:中國藍莓的四大產區之一

  在貴州,說起藍莓產業,可以說,麻江是當仁不讓,在1999年,麻江舉全縣之力發展藍莓產業,經過十多年時間,如今種植面積已達58000畝,產值上億元,涉及全縣5個鄉鎮近40個村,藍莓果實主要銷往貴陽、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縣內參與藍莓產業開發的企業共29家,涉及苗木生產、種植、加工和銷售等方面,種植合作社15家,大戶52戶,種植戶1670戶(其中貧困戶612戶)。該縣已形成了以合作經濟組織為紐帶、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為骨幹、龍頭企業為支撐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有效提高了藍莓產業規模化、標准化、組織化和專業化水平。

  麻江藍莓種植能有今天的成就,路網建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宣威鎮每個村每個寨都建有標准的通村通組公路,在產業和土地資源較好的區域,還修建了大量的產業路,宣威鎮除了藍莓產業外,西瓜、太子參、葡萄等產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成為了全縣乃至全州的精品水果發展重鎮。

  通過交通路網的建設,同時也加快了宣威小城鎮的建設,因此,該鎮也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全省100個發展重鎮。

  今天,麻江不僅是中國南方人工種植藍莓面積最大的縣、中國藍莓的四大產區之一,也是中國藍莓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

  麻江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湘黔鐵路、滬昆高鐵橫貫縣境,320、210國道和貴新、凱麻高速公路均在縣城郊交彙,4條省道在縣內縱橫,縣、鄉道路阡陌交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使麻江成為貴州乃至大西南南下東進的交通咽喉要塞。

  近年來,麻江縣先後實施產業園區路網、產業互動—縣城城東路、旅遊發展—烏卡坪藍莓生態園旅遊公路及烏羊麻旅遊公路、下司至城中公路、壩芒牛皮坳風力發電場進場道路等5條骨幹產業路網建設,帶動了東部片區藍莓、烤煙、葡萄、卡烏桔子等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西部片區高山冷涼蔬菜、畜牧業生產和風力發電等產業的發展,中部片區優質米、紅蒜種植為核心的路網規劃與建設發展,真正實現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設效益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吴梓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