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本地新闻

武国定:合作共赢 创造中德发展创新新机遇

2018-04-1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王皓萍报道:4月17日下午,作为第十二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头戏”的中德企业合作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他倡议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河南省与德国企业在各领域的合作,合作共赢,创造中德发展创新新机遇。

  武国定说,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中国经济体量较大的省份之一。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5万亿元,粮食产量接近6000万吨,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89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2万亿元。按照习近平主席为河南经济发展指明的前进方向,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0.4%,拥有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服务业成为拉动增长的第一动力;打好“创新驱动发展牌”,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院士工作站292家,可见光通信、新能源客车、硬岩盾构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牌”,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连通所有县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直送京津;打好“新型城镇化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全省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开放的动力、活力持续增强。目前,河南省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值达到5232.79亿元,增长10.9%。其中,出口总值3171.81亿元,增长11.8%;进口总值2060.98亿元,增长9.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72.2亿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9106.8亿元,每年实际吸收境外省外资金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在豫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27家,国内500强企业达到158家。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7.71亿美元。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17.58亿美元。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明显提速,跨国并购亮点频出。”

  他表示,河南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中部内陆大省,以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支点,用改革开放的智慧和勇气,连天接地的务实思维,漂亮的下了一步先手棋:郑州至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连接亚欧经济体,“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卢货航货运量从2014年的1.4万吨增至2017年的14.7万吨,每年增长幅度在40%以上,形成“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以郑州为中心的亚太集疏分拨基地的地位日益稳固,带动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跻身全球50强。郑州至德国汉堡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直达欧洲,“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从“有去无回”到“去四回四”再到如今的“去八回八”,中欧班列(郑州)是中欧班列中率先实现高频次往返满载、均衡对开的班列,货源地遍及24个国家,累计开行总量突破1000班。EWTO(电子世界贸易组织)核心功能集聚区买卖全球商品,“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1210”监管模式、“秒通关”通关模式、“海淘不用等、现场提货走”销售模式,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三个独创”的全国领先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实现每秒500万单的海外通关效率,让世界商品“一站到家”。河南空中、陆上、网上丝绸之路“三路并举”,正释放出“乘数效应”,形成了河南发展国际多式联运的新优势,郑州将很快成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国际物流中心,河南正向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稳步迈进。

  他强调,河南省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立足河南实际,乘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春风,依托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原城市群等一批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更加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空中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更加友好的营商环境,广迎四海宾客,共商合作大计,打造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河南的发展,必将为推进中外合作创造更多机遇,带来更多精彩。

  武国定对河南与德国的交流和合作充满信心。一方面,德国一直是河南省在欧盟的最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河南与德国进出口总额达16.39亿美元,其中出口10.29亿美元,进口6.1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手机、服装、轮胎、有机化学品等,主要进口商品有光学仪器、机动车零件、发动机、变速箱等。截至2017年年底,德国在河南省累计投资设立企业85家,实际投资12.6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商贸服务业、化工等领域,麦德龙、采埃孚等著名企业已在河南落户。德国同时也是河南企业最为关注的发达国家之一,到2017年年底,河南省在德国累计投资企业超过50家,实际投资达到10.16亿美元,郑煤机、南阳国宇、河南林德物流、许昌大森工程等企业通过投资并购落户德国。郑州国际陆港公司的中欧(郑州—汉堡)国际货运班列自2013年7月18日开通以来,已实现每周“去八回八”常态化运行。河南自贸区依托德国帕希姆国际机场及保税经济合作区设立了首家境外自由贸易合作园区—“河南—帕希姆自由贸易合作区”。河南省在德国挂牌成立了第一个欧洲公共海外仓。德国企业投资设立的中德(许昌)产业园,已成功吸引了一批德国企业入驻。另一方面,河南省将依托现有的3个国家一类口岸、8个功能性口岸、3个综合保税区、2个保税物流中心,遍布全省的29个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32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183个产业集聚区和近200个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等开放载体,承接更多高水平、集群化的德国产业转移。

  他倡议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河南省与德国企业在各领域的合作。河南省和德国要共同挖掘贸易增长潜力,河南省和德国产品各具特色,双边贸易潜力巨大。河南愿与德方一道,共同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鼓励双方企业用好河南自贸区、跨境电商试验区政策和条件,拓宽贸易渠道,扩大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欢迎德国高端工业品、消费品等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商品进入河南市场,也欢迎更多的德方企业来豫举办或参加各种形式的展示展销活动,以提高德国产品在河南市场的知名度和接受度。

  河南省和德国要共同扩大产能与投资合作。河南省1亿人口,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基础能源、原材料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航空物流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德国工业发达,高端制造业研发生产优势明显。双方企业应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和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框架下,加强战略对接,实现互利共赢。欢迎有实力的德国企业加大对河南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投资,同时积极拓展医疗和健康养老、大数据、现代服务、创意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分享河南经济发展的机遇。

  河南省和德国要共同深化人文交流合作。人文交流比政治交往更久远,比经贸合作更广泛。双方应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青年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对方现有的各类平台或共同搭建新的平台,建立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双方经贸合作实现制度化、经常化。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