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北 > 本地新闻

巴東:守住長江生態 捧出“綠色”好茶

2018-05-26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杜一可報道:2018年5月下旬以來,湖北省巴東縣溪丘灣鄉白灣村的茶園裏,茶農進入了夏秋茶采摘茶葉的繁忙時節。作為長江自西向東流經湖北的第一站,湖北巴東縣在保護一庫清水、兩岸青山的過程中,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茶農們捧出的一片片好茶,就是最好的例證。

  巴東生態屏障三件寶:柏樹 茶葉 狗牙根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建設長江經濟帶是我國一項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據了解,湖北擁有1061公裏的長江岸線,是長江沿線流域面積最大的省份。巴東,是長江流經湖北的第一站。巴東是“貧困縣”,人均財政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70%。但在生態治理這件關乎子孫後代的大事上,巴東人說:“頭頂鍋兒賣,也要把樹栽”。他們用20年時間,為39公裏的長江岸線種下防護林;用2年的財政收入,解決14公裏護坡的水土流失;尋求社會資本支持,改善汙水和垃圾處理,家住長江邊,就要守好長江水,這種樸素而堅定的信念,守護著幹淨的長江水滾滾東去。

  砂石坡面,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一年來,巴東用生態混凝土修建護坡,還打算引進植物“狗牙根”守護護坡。中交二航局巴東庫岸綜合整治工程總工程師李明介紹,混凝土澆築完成以後,孔隙率達到能夠達到25%, “狗牙根”這種植被,能夠穿過混凝土有效固定底部的沙石泥土。並且它的生命力非常頑強,水退以後,它能夠迅速生長,使整個護岸形成一片綠色,並且能夠有效地降低水土流失率到5%以內。

  巴東縣位於湖北西部,素稱“川鄂咽喉,鄂西門戶”,地處中緯度,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1900㎜,土壤酸堿度適中,產茶曆史悠久。巴東縣農業局負責人王宜說,近年來,巴東縣根據自身土壤的酸堿度,在沿江兩岸將155.29公頃坡地改造成梯田,種上了茶葉、油菜等經濟作物,既護了生態,也美了風景。

  從根源上抓起 保護優質生態

  巴東硒資源豐富,有著“世界天然生物硒庫”之稱。近年來,巴東縣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綠色資源優勢,堅持以生態為基礎,健康為底蘊,綠色為標志,特色為重點,發展生態特色農業。

  據巴東縣農業局副局長徐紅介紹,農業局工作人員到村到戶,對全縣茶葉種植基地農戶們進行科學培育知識講解,免費為村民們提供有機肥,組織村民們去外地進行參觀學習,從思想根源上向農戶們宣傳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理念。

  巴東縣溪丘灣鄉白灣村村民周宗國說,“我們村現在沒有村民使用化肥農藥了,有政府免費發放的有機肥,免費安裝太陽能殺蟲燈。產出來的茶葉質量好了”。

  有了好的生態作基礎,巴東縣委、縣政府出台了《巴東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按照總體部署,推進優質茶葉產業發展。縣委、縣政府落實各項涉農優惠政策,支持茶園基地建設、企業發展和茶文化及品牌建設,把茶葉產業打造成生態產業和富民產業。並全力創建“巴東郡貢茶”公用品牌,現有茶葉基地面積達10.2萬畝,打造“生態、綠色、有機、富硒”重點產茶大縣。

  以茶葉產業引領綠色發展,巴東縣明確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成富硒生態茶園20萬畝,實現產值20億元。今年,巴東計劃新建茶葉基地3萬畝。作為“全國重點產茶縣”,巴東縣強化“從零星分散向集中連片、從荒山荒坡向良田熟土、從適宜區域向優勢區域”三個轉移,搞好“鄉村振興、精准扶貧、生態環境、長江大保護“相合,抓好“品種優良化、基地綠色化、生產機械化、加工清潔化、市場品牌化”五個建設,把茶葉產業鏈建設成為具有巴東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生態產業、綠色產業、富民產業。

[责任编辑:蒋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