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伊春鹿鳴礦業尾礦砂泄漏應急處置進展:呼蘭河鉬濃度全線達標

2020-04-1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4月11日,記者在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伊春鹿鳴礦業鉬礦尾礦砂於3月28日泄漏,經過14天的晝夜奮戰,尾礦砂泄漏的特徵污染物鉬已得到有效控制,依吉密河鉬濃度總體大幅下降,但受清污工程攪動影響微量超標,根據今日凌晨3時的監測數據顯示,呼蘭河鉬濃度全線達標。黑龍江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明春肯定地說,「不讓超標污水進入松花江」的應急處置目標能夠實現。下一步,將繼續監測河流水質,持續關注流域環境質量情況。全面開展環境事件調查,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同步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評估,統籌謀劃生態修復治理工作,並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問責。
 
發佈會現場
 
  李明春:應急措施得力 主要特徵污染物數據呈向好態勢
 
  封堵漏點、築壩截污、絮凝沉降、全面清污、保障居民飲水安全……李明春表示,3月31日早6時45分,成功封堵漏點,切斷污染源。目前正對4號溢流井進一步加固封堵,確保尾礦庫安全。在這次事件處置中,指揮部在依吉密河和呼蘭河兩個戰場,分別實施了「污染物控制」和「污染物清潔」兩大工程,指揮部統籌調度省直各部門以及伊春、綏化市政府等各方力量,晝夜奮戰,目前看,應急措施得力,成效明顯。
 
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明春
 
  李明春稱,在此次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過程中,始終堅持信息公開透明,沿整個河道設置了13個監測斷面,每天通過網絡平台公布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大家可以看到,主要特徵污染物鉬的數據每天都在發生向好變化。
 
國家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
 
  宋永會:應急處置投放藥劑 不會對水環境造成影響
 
  國家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表示,事件發生後,生態環境部應急指導組在處置此次事件中全程參與、紮實工作,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由翟青副部長帶隊,第一時間趕到伊春尾礦泄漏事故現場,與黑龍江省應急指揮部一起,指導推動應急工作。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國家環境應急專家組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放
 
  一是成立了專家組,負責研判事件污染形勢、研究制定污染控制方案、指導幫扶現場應急治污;二是加強應急監測,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松遼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指導幫扶應急監測工作; 三是成立綜合協調組,保障國家與地方工作形成合力。
 
  宋永會稱,對於在應急處置過程中,為了去除污染物,經研究,採取投加絮凝劑沉澱懸浮物和鉬污染物的應急技術路線,篩選的絮凝劑聚丙烯酰胺和聚合硫酸鐵都是飲用水處理使用的藥劑,不會對水環境造成影響。
 
  馬放:鉬的含量小於0.07mg/L  不會影響居民飲用水安全
 
  國家環境應急專家組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放稱,伊春鹿鳴礦業尾礦泄漏的泥漿液中主要含有鉬、礦渣、有機物等,導致水體污染的特徵污染物確定為:鉬、油和COD。根據水質綜合分析結果表明,按照飲用水水質標準衡量,除了鉬元素有所超標外,油和COD均滿足要求,其他物質未檢出或者痕量,沒有發現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鉬是生物必須的微量元素,少則有益,多則有害。根據大量的監測數據表明,應急處理後的水中,鉬的含量小於0.07mg/L,符合飲用水的標準,不會影響居民的飲用水安全。
 
伊春市政府副秘書長閆立海
 
  閆立海:加快河道清污工作 抓好受過水影響農戶備春耕生產
 
  伊春市政府副秘書長閆立海表示,事件發生後,伊春市委書記趙萬山、市長韓庫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迅速調集力量,全力開展應急搶險和處置工作。採取建立應急指揮體系、爭分奪秒封堵泄漏點、全力實施攔截導流削污、千方百計保障供水、全面啟動河道清污工作等五項措施。
 
  閆立海稱,下一步,伊春市將加快河道清污工作,確保汛期到來之前完成任務,達到環保標準,不發生次生災害。全面抓好受過水影響農戶備春耕生產,逐戶逐地開展精準排查,採取有效措施,搶抓農時、不誤春耕,最大限度減少農業生產損失。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監管,統籌推進河道、林地、農田修復治理,全力把環境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綏化市政府副市長王雪峰
 
  王雪峰:全力以赴參加應急工作 實現了呼蘭河鉬濃度全線達標
 
  針對如何保證春耕生產及開展控制和清污工作問題時,綏化市政府副市長王雪峰稱,綏化市委市政府及沿線各縣區主動參戰,在省指揮部的指揮下,全力以赴參加應急工作,連續日夜奮戰,配合專家組,實現了呼蘭河鉬濃度全線達標。
 
  王雪峰表示,得知險情消息後,立即組織幹部群眾奔赴一線,在依吉密河流域與伊春幹部群眾匯合共同開展阻水、築壩、投放藥劑、檢測等工作。在綏化行政區域內,在綏化應急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實施「污染物清潔工程」,進行阻水、阻礦渣作業;對污染物進行沉降處理;加大水斷面檢測。同時,水質監測指標向社會公開。(王琳)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