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时政要闻

快遞小哥楊銘:青春擔當正當時 逆行擺渡顯真情

2020-04-3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4月30日,在第53場黑龍江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系列新聞發佈會上,作為「快遞小哥」代表、申通快遞公司快遞員楊銘,與大家分享了疫情期間城市「擺渡人」的心聲,他說,「我們最樸素的想法是,讓客戶少出門,我們多走動,做好防疫工作就是給國家作出了一份貢獻。」
 
發佈會現場  申通快遞公司快遞員楊銘(右二)
 
  每個人都要出一份力量
 
  楊銘從事快遞行業將近6年,從一名普通的快遞員做起,對快遞行業從業者這一平凡的職業有着深刻地感受,更有着奔波忙碌的快遞小哥特有的職業情懷和驕傲。在今年3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中通快遞北京廠窪路網點「快遞小哥」李傑說,面對疫情這麼大的事情,每個人都要出一份力量。
 
  平凡人的逆行讓力量更磅礴
 
  楊銘稱,在疫情防控期間,無數平凡的遞小哥奮不顧身地投入戰「疫」,受疫情影響,很多快件被積壓在中轉倉庫,在沒有得到復工復產的指令時,全體員工就積極準備,將積壓快件加班加點分類整理,為的就是能在得到復工批覆後,將所需所急物資第一時間送達居民手中。復工之後,快遞小哥日均派件量激增到400件以上,日均工作時長13個小時,很多快遞小哥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還只是泡麵,忙起來連一口水都喝不上。楊銘的母親深知身邊同事們的辛苦,連續一個月每天凌晨兩三點就起床,蒸兩大籠包子,讓楊銘帶給同事們作為午餐。很多快遞小哥吃着還保持着溫度的包子,默默流下了想家、想媽媽的淚水。疫情期間快遞小哥們克服了社區封閉、社交距離等困難,嚴格按照防疫要求,自覺做到不進社區、不與居民直接接觸,保護好群眾、防護好自身。
 
申通快遞公司快遞員楊銘
 
  同時,楊銘積極響應團省委號召,主動請戰社區防疫一線,為抗疫青年突擊隊捐贈醫用防護口罩1000個,在駐守南崗區榮市街道社區防疫卡口期間,他嚴格執行防疫工作有關政策規定,為進出群眾量體溫、做記錄,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排查漏洞問題、解決疑難雜症。主動參與清理社區冰雪、樓道消殺,為隔離群眾配送生活物資,深入社區困難家庭慰問,幫助排憂解難。楊銘發揮自身職業優勢,主動協調申通快遞黑吉省公司,幫助團省委配送支持市地團委抗疫物資,免費向全省13個市地配送口罩100萬個。
 
  平凡人的奉獻更加篤實厚重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區一線服務的社區志願者、義務接送醫務工作者上下班的「愛心車隊」、參與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工人、奔波忙碌的快遞小哥等等,雖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迹,但是在祖國有召喚、人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都主動擔當、自願付出,在平凡崗位上出力出汗。在特殊時期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逆行而上,是新時代平凡人、新時代青年家國情懷的一種升華,是無數普通人內心深處舍小家為大家的樸素情懷的集中展現。4月27日,團省委發起了為快遞小哥贈送口罩活動,讓楊銘和他的同事們感覺特別溫暖和感動,對於這個行業來說,平時大家送給我們的一杯水、一個微笑、一句感謝都會讓他們感覺得到了肯定、讚揚和鼓勵,更別說為全省所有的「小哥」們送急需和緊缺的口罩,這麼大的一個實實在在的舉動了!這更加讓楊銘覺得堅守、汗水、辛苦和付出都值得。楊銘說,過去是一份職業、工作,現在更是一份使命、責任,為了讓大家少出門,我們一定當好城市的「擺渡人」,保證群眾生活的「末梢神經」和區域連接的「毛細血管」健康運轉,堅決完成保障物資供應的「最後一公里」的神聖使命!(王琳)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