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特别报道

破壁2020:從信貸下鄉到要素下鄉,探源壽光鄉村振興「財金」融合之道

2020-07-0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鄉村振興是場持久戰,「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已「拼」多年。如果你的印象還停留在菜販遍地、菜農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印象,那麼現下的壽光,是你很難想像的全新模樣。
 
  作為總書記先後兩次肯定的「壽光模式」,是鄉村振興的先行先試。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過程中,如何打造新時代的「壽光模式」,實現鄉村振興的升級?近日,本報記者隨同山東省財政廳調研組走入正在試點開展財政金融融合支持鄉村振興的壽光市,發現財金融合發揮財政槓桿作用,正是破解現實瓶頸的有益嘗試。
 
壽光農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壽光綜合運用擔保、貼息、獎補等政策推動財金深度融合,不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涉農主體投放力度,積極推進「農業園區+金融」、「農村信用+金融」等模式,引導撬動金融「活水」流向農業高端產業,藉助金融、技術、大數據等要素下鄉做強產業鏈,實現了三產融合從「1+2+3」進化到「1X2X3」的新六產生產格局。

  從低頭種地到構建平台
 
  改革開放40年,擁有近1000個行政村的壽光無疑是「為先者」,它所走的每一步,都凝縮着一處古縣的千年沉澱。20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無數個體在社會分工中追逐夢想,藉由一個個歷史細節呈現着蔬菜之鄉的內涵。
 
  數字表明,壽光瓜菜年播種面積達到60萬畝,據當地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瓜菜年總產量達到413萬噸。但農民多是選擇初級農產品作為產業切口,精深加工不足、產業融合不夠緊密。
 
  如何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實踐中,作為農聖賈思勰的故里——壽光市委、市政府決策層一直在思考這道千年命題,他們引導農戶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從「低頭耕地」到「抬頭看天」,改變着傳統農業發展意識。
 
壽光着力解決農業短板問題
 
  記者從省財政廳了解到,去年年底,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省財政廳牽頭有關部門建立財政金融融合支持鄉村振興工作機制,通過公開答辯確定14個試點縣,壽光即是其中之一。壽光市委、市政府決策層充分利用之一良機,大力爭取中央、省、市財政支持,增加涉農資金預算,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下鄉」。
 
  「目前,壽光市財政共整合安排涉農資金11.8億元,其中安排財金融合支持鄉村振興的專項資金達到2.1億元。」壽光市財政局局長李建東告訴記者,這些資金的投入,構建的是政府、農民、企業和資方共融共贏的「內生動力平台」,只有如此,方能實現 「四兩」撥動「千金」的鄉村振興新格局,才能跑出產農互促、城鄉互補的「加速度」。

  從田間賣菜到標準輸出
 
  無土栽培、水肥滴灌、放心農場……在壽光金投集團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範園區,每一個角落都在講述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作為壽光市財政局注資5億元設立的國有獨資金融控股企業,壽光市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按照「金融創新、資本運作、產業培育」的發展定位,積極引導建設農業園區,進行規模化運營。
 
  「目前壽光已建成現代農業園區近百處,其中國有企業為主體建設的現代蔬菜示範園12處,面積已經達到1.1萬畝。」李建東說,這些農業園區正在進行 「金融+項目建設」、「金融+農戶入駐」、「金融+運營服務」的探索,由金融機構為各大園區建設提供信貸資金,建成後由運營主體統一建設,並向租賃的農戶提供統一的技術支持和後期銷售,實現農業生產的工廠化。
 
  當地舉例道,租賃一個標準大棚的綜合費用為4萬元左右,而小番茄一茬的畝均收益就可達5萬元,小黃瓜一茬畝均收益可達4.5萬元,農戶一年可種兩茬,當年租賃當年就可獲利。
 
  這種規模化生產,實現了「從只管賣菜到標準輸出」的轉變。在全國蔬菜標準中心智慧農業產業園,能清楚看到果菜生產過程中水肥的點滴精確控制,他們將來所要實現的,則是「統一農資、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檢測、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六統一」標準化管理。
 
  據介紹,壽光依託雄厚的蔬菜產業基礎優勢,已承擔起全國蔬菜質量標準的制定修訂任務,現在已在標準研製、示範推廣、信息交流、技術服務、品質認證和品牌培育方面實現了突破。未來,「壽光標準」將成為「國家標準」。

  從信貸下鄉到要素下鄉
 
  以往,農村金融支持只停留在信貸支持上,而在壽光,能看到大數據現代要素與土地、資本、人才等傳統要素在腳下田間的集聚。
 
  在蔬菜小鎮智慧物聯平台,本報記者看到,作物種類、病蟲害種類、專家人員、農資和銷售渠道以及日常用電量等數據,在大屏幕上不斷閃現。每一項田間數據,都會為種地育菜提供關鍵性的支持;每一項數據的變化,都將為農業產業的結構升級烙下時間印記。
 
  在擁有226戶村民的崔嶺社區,有一張信用榜單張貼在社區廣場,原來這是村民按照「AAA、AA、A」三個級別自己投票選出的各戶居民信用榜單,壽光農商行會根據這個榜單進行信貸審批和投放。2013年,該社區改建,不少居民「腰包」緊張,壽光農商行為該村進行了貸款集中審批發放,又為復墾的大棚農戶發放了信貸資金,而該村無一戶逾期的信貸記錄,也讓整村授信實現了良性循環。
 
  壽光市副市長周岩說:「壽光以整村授信為契機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金融模式,把整村授信和鄉村振興相結合,下沉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在975個村莊開展了整村授信工作,授信金額已經達到121億元。」
 
  此外,農村產權抵押貸款、完善涉農融資擔保、推動涉農基金+上市等財金深度融合的舉措,都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石。
 
  在寨里村,幾位「網紅」讓大家看到了鄉間人才要素的集聚。她們一手拿着直播設備、一手拿着農產品,通過直播平台,將農產品的營銷附加上了新亮色。在這個村,將來有望吸引30至40名網紅常駐寨里開展農產品線上直播,力爭打造全省網紅電商直播第一村。
 
  壽光藉助大數據、資本、人才等田間要素市場的培育,逐步建立起了與農民聯繫緊密的利益共享機制,有效盤活了資源,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推動了城鄉融合發展。(孫珂 周雪)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